首页 理论教育 别克君威、凯越车系完全维修手册:诊断信息与程序

别克君威、凯越车系完全维修手册:诊断信息与程序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车身控制模块监测蓄电池电流信号和电流极性。如果高于规定范围,则测试信号电路是否对电源短路。

别克君威、凯越车系完全维修手册:诊断信息与程序

2011款别克凯越传承别克家族外观设计理念,完美展现意大利顶级设计大师的审美品位,将创新美学与简雅格调完美融合,从容气度自然彰显。座舱内部的设计,一路承袭双“H”理念,着力缔造和谐一体的宽适驾乘空间。在改观呈现的外表下,凯越搭载全新底盘系统,同步提升驾驭乐趣和安全性能,令科技魅力触手可及。

别克凯越的动力总成(发动机和变速器)和悬架底盘,是其高效的心脏和坚韧的脊柱,由世界级高手鼎力打造。百年澳大利亚车坛霸主———Holden(霍顿),作为通用汽车动力总成的全球主力供应商,为凯越匹配全新一代Twin-Tec发动机。

别克凯越的底盘系统以全球车的Twin-Link四轮独立悬架为基础,采集中国的路况、气候、油品数据进行重新调校,演绎出“全球车中国版”的精髓。变速器采用HOLD电子档位锁定装置,当档位锁定装置启动时,自动变速器会保持限定在比正常运作低一档位,以提供强大而经济的动力输出,在湿滑泥泞的路面起步,有效防止打滑。同时还采用ASCL自动逻辑适应控制模式,依据各种路况条件和个人驾驶习惯,可自动调整换档时机,提高行车效率、节省油耗。

别克凯越的独到之处在于引入诸多高档车装备,令座椅、空调、音响等最常见配置都卓尔不凡,如8向电动驾驶座椅、4向调节保护头枕(Active Headrest)和腰部支撑,给驾驶者最妥帖的保护;高性能自动恒温空调,拥有16档风力精确控制,更匹配空气质量感知模块(Air Quality System)、湿度传感器(Humidity Sensor)两大法宝,可根据外界空气质量、车内湿度自动调节循环模式、湿度控制,保持健康清新的车内环境音响系统配备内置式6CD播放器,还引入CD数字化(Digital)伺服处理等新技术,对抗各种杂音,从而保持音乐的原汁原味。此外,雨伞烘干槽、冷藏功能杂物箱、雨量感应式刷水器、行李箱及燃油门内开装置等在中级车上难得一见的配置,以高度人性化的特色带来了高档车的享受。

本车系发动机主要为1.6L排量和1.8L排量两款发动机。

2011款别克凯越1.8L/1.6L直列4缸发动机采用DOHC16(V)气门双顶凸轮轴设计的Twin-Tec技术,其中1.8L的动力输出与老款一样,最大功率119.6bhp(6000r/min),峰值转矩16.1kgf·m(4400r/min);而1.6L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则比老款略有提升,最大功率仍旧为106bhp(6000r/min),但峰值转矩则由原来的14.5kgf·m提升至14.9kgf·m,并且峰值转矩输出点也由原来的4000r/min提前至现在的3600r/min,更适合日常城市驾驶的需求。两款发动机配合精心设计的进气歧管,增加发动机的进气效果及燃烧效率,高效省油、宁静顺畅且排放达到欧洲III号标准。除拥有4气门发动机所普遍具备的“高转速高功率”特点外,还采用VGIS可变几何进气系统(Variable Geometric Intake System),令别克“低转速高转矩”的一贯优势得到延续。

ECU控制模块为Delphi新一代发动机控制模块,处理遍布于发动机上的各种传感器输入信号,精确控制每一气缸的点火时刻和喷油脉宽,从始至终使发动机发挥最佳效能。

起动和充电电路图(图10-1-1)

978-7-111-41753-8-Part02-1.jpg

10-1-1 起动和充电电路图

1.蓄电池检查/测试

注意

用J42000测试蓄电池时,需要正确连接到蓄电池端子上。如果在测试时连接不正确,完好的蓄电池也可能测试不成功。

1)检查蓄电池壳体是否断裂、折断或损坏,表现为蓄电池酸液泄漏。

蓄电池是否完好?

是→转至第2)步;

否→转至第19)步。

2)将蓄电池的冷起动电流(CCA)和储备容量(RC)与原装蓄电池或原装设备(OE)规格进行比较。

蓄电池是否符合或超过规格?

是→转至第3)步;

否→转至第19)步。

3)液体比重计是否显示一个黄点?

是→转至第4)步;

否→转至第5)步。

4)用小螺钉旋具手柄轻击液体比重计顶部,排除蓄电池内部的气泡。

液体比重计是否显示一个黄点?

是→转至第19)步;

否→转至第5)步。

5)断开点火开关,用手轻轻顺时针旋转蓄电池负极电缆插接器。

负极电缆插接器能否旋转?

是→转至第6)步;

否→转至第7)步。

6)用扭力扳手松开蓄电池负极端子螺栓,检查力矩

力矩是否等于规定值5N·m?

是→转至第8)步;

否→转至第7)步。

7)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

电缆是否断开?

是→转至第9)步;

否→转至第8)步。

8)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检查如下状况,必要时进行维修:

①电缆螺栓过长或端部变形。

②蓄电池端子螺母内有异物。

③蓄电池端子面或电缆插接器圈损坏。

修理是否完成?

是→转至第9)步;

否→转至第12)步。

9)轻轻用手顺时针旋转蓄电池正极电缆插接器。

正极插接器能否旋转?

是→转至第10)步;

否→转至第11)步。

10)用扭力扳手松开蓄电池正极端子螺栓,检查力矩。

力矩是否等于规定值5N·m?

是→转至第12)步;

否→转至第11)步。

11)断开蓄电池正极电缆。

电缆是否断开?

是→转至第13)步;

否→转至下一步。

12)断开蓄电池正极电缆,检查如下状况,必要时进行维修:

①电缆螺栓过长或端部变形。

②蓄电池端子螺母内有异物。

③蓄电池端子面或电缆插接器圈损坏。

修理是否完成?

是→蓄电池连接正常;

否→转至下一步。

13)检查如下状况,必要时进行维修:

①清洁并用钢丝刷清理两个蓄电池端子的引线接触面和两个电缆插接器上的金属接触环。

②必要时从电缆插接器上拆卸螺栓,以操作插接器环。

③如果蓄电池端子或电缆环严重损坏或腐蚀,必要时更换。

修理是否完成?

是→转至第14)步;

否→重新执行第13)步。

14)把蓄电池正极电缆连接到蓄电池正极端子,紧固电缆螺栓至规定力矩。

电缆螺栓是否正确紧固?

是→转至第15)步;

否→紧固电缆螺栓。

15)把蓄电池负极电缆连接到蓄电池负极端子,紧固电缆螺栓至规定力矩。

电缆螺栓是否正确紧固?

是→转至第16)步;

否→紧固电缆螺栓。

16)确保所有电气负载均关闭。

①安装J42000数字蓄电池测试仪。

②按照测试仪提供的指南进行操作。

蓄电池是否通过了测试仪测试?

是→转至第17)步;

否→转至第18)步。

17)显示数字是说明特定蓄电池在特定时刻测试数据的唯一代码。重新测试同一蓄电池时,测试代码可能偶尔重复。但通常每次测试有不同的测试代码。

①按J42000上的“CODE(代码)”按钮

②在维修工单上记录显示的代码。

是否完成修理?

是→蓄电池完好;

否→转至第18)步。

18)注意事项:务必在维修工单上记录测试器上显示的测试代码,用于保修。显示数字是说明特定蓄电池在特定时刻测试数据的唯一代码。重新测试同一蓄电池时,测试代码可能偶尔重复。但通常每次测试有不同的测试代码。

①按J42000上的“CODE(代码)”按钮。

②在维修工单上记录显示的代码。

③更换蓄电池。

是否完成更换操作?

是→蓄电池完好;

否→转至第19)步。

19)更换蓄电池。

是否完成更换操作?

是→蓄电池完好;

否→更换蓄电池,故障排除。

2.充电系统测试(表10-1-1)

10-1-1 充电系统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2.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3.jpg

3.发电机噪声诊断(表10-1-2)

10-1-2 发电机噪声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4.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5.jpg

4.起动机电磁开关卡不住(表10-1-3)

10-1-3 起动机电磁开关检查表

978-7-111-41753-8-Part02-6.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7.jpg

5.起动机电磁开关卡住使发动机曲轴不能转动(表10-1-4)

10-1-4 发动机曲轴不能转动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8.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9.jpg

1.起动机的更换

1)拆下起动机搭铁线与下安装双头螺柱之间的固定螺母,然后拆卸搭铁线,如图10-1-2所示。

978-7-111-41753-8-Part02-10.jpg

10-1-2 拆卸起动机

2)拆下起动机下双头螺柱/焊接螺母总成。

3)拆下起动机电磁线圈螺母,断开电缆。

4)拆卸起动机总成。

5)安装时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

2.发电机的更换

1)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

2)从进气管上断开进气温度(IAT)传感器电气插接器。

3)从空气滤清器出口软管上拆卸所有卡箍,将管放到一旁。

4)举升并妥善支承车辆。

5)从发电机背部断开线束插接器和发电机至蓄电池的引线。

6)降下车辆,顺时针转动自动张紧轮螺栓,释放传动带张力,拆卸动力转向泵传动带。

7)向上推动力转向储液罐并将其搁置一旁。

8)拆卸发电机上部与发动机连接的支架螺栓,如图10-1-3所示。

978-7-111-41753-8-Part02-11.jpg

10-1-3 拆卸发电机

9)举升并妥善支撑车辆,拆卸支承发电机下托架至发电机螺栓的螺母和垫圈。松开螺栓并拆卸发电机。

10)拆卸发电机下支架螺母、螺栓和垫圈。

11)安装时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

1.充电系统说明与操作

(1)发电机 发电机具有内部调节器。定子、整流电桥和带滑环电刷的转子。采用常规带轮和风扇。

与三相发电机不同,发电机只用两个接头:蓄电池正极和一个与充电指示灯连接的L端子。

与其他充电系统一样,将点火开关拧到RUN(运行)位置时充电指示灯亮,发动机起动后熄灭。如果在发动机运转时充电指示灯亮,表明充电系统有故障。当存在多种故障时以及系统电压过高或过低时,指示灯点亮。

调节器电压设定值随温度变化,通过控制转子磁场电流,限制系统电压。在高速时,接通时间可能占10%,非工作时间占90%。在低速、高电气负载时,接通时间可能占90%,非工作时间占10%。

(2)充电系统 CS发电机采用了一种新型调节器,调节器采用了一个三重二极管组。定子、整流电桥和带滑环和电刷的转子。

2.起动系统说明与操作

(1)起动机 线圈磁场起动机有电极块,分布在电枢上,通过线圈磁场线圈励磁。

变速杆曲轴电动机具有变速杆机构和电磁线圈铁心,两者封装于传动箱内,以防接触灰尘、结冰和飞溅。

在基本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电磁线圈通电。随后铁心和变速杆位移,使小齿轮与发动机飞轮齿圈啮合。电磁线圈主触点闭合。然后曲轴转动发动机。

当发动机起动时,小齿轮超速保护防止电枢过速,直到开关断开,此时回位弹簧使小齿轮分离。为防止过速,应在发动机起动后立即松开开关。

(2)起动系统电路由下列部件组成

1)蓄电池。

2)起动机。

3)点火开关。

4)所有相关电气导线。

发动机控制系统部件视图如图10-2-1所示。

1.故障诊断(DTC)类型定义

类型A

1)设置故障诊断码后采取的操作:

①在第1个点火循环出现故障后,故障指示灯(MIL)点亮。

②发动机控制模块将保存故障诊断码仅设置为“Failure Records(故障记录)”数据时出现的故障条件。这些信息将保存在“Freeze Frame(冻结故障状态)”数据中。

③保存故障诊断码历史记录。

2)清除故障指示灯/故障诊断码的条件:

①如果诊断连续运行3个点火循环而没有故障,故障指示灯将熄灭。

978-7-111-41753-8-Part02-12.jpg

10-2-1 发动机结构电路图

1—蒸发排放炭罐(车辆下部、右后轮后部) 2—数据链接插头(DLC) 3—故障指示灯(MIL) 4—熔丝板(2个) 5—车速传感器(VSS) 6—主继电器 7—燃油泵继电器 8—发动机控制模块(ECM) 9—冷却风扇继电器(高速) 10—空调压缩机继电器 11—冷却风扇继电器(低速) 12—冷却风扇控制继电器 13—曲轴位置(CKP)传感器 14—氧传感器(O2S) 15—后加热型氧传感器(HO2S2) 16—凸轮轴位置(CMP)传感器 17—空气滤清器 18—进气温度(IAT)传感器 19—主节气门怠速执行器(MTIA) 20—进气歧管绝对压力(MAP)传感器 21—喷油器(4个) 22—可变几何形状进气系统(VGIS)电磁阀 23—蒸发排放(EVAP)控制清污电磁阀 24—发动机冷却液温度(ECT)传感器 25—爆燃传感器 26—点火线圈 27—排气再循环(EGR)阀 28—发动机机油压力开关

②如果连续40次预热循环后仍未出现故障,故障诊断码的历史记录将被清除。

③可用故障诊断仪清除故障诊断码。

类型B

1)设置故障诊断码后采取的操作:

①在第2个点火循环出现故障后,故障指示灯点亮。

②发动机控制模块将保存故障诊断码仅设置为“Failure Records(故障记录)”数据时出现的故障条件。这些信息将保存在“Freeze Frame(冻结故障状态)”数据中。

③保存故障诊断码历史记录。

2)清除故障指示灯/故障诊断码的条件:

①如果诊断连续运行3个点火循环而没有故障,故障指示灯将熄灭。

②如果连续40次预热循环后仍未出现故障,故障诊断码的历史记录将被清除。

③可用故障诊断仪清除故障诊断码。

类型C

1)设置故障诊断码后采取的操作:

①在诊断测试报错的第一个驾驶循环中,故障即被ECM确认,故障指示灯不点亮。

②发动机控制模块将保存故障诊断码仅设置为“Failure Records(故障记录)”数据时出现的故障条件。这些信息将保存在“Freeze Frame(冻结故障状态)”数据中。

③保存故障诊断码历史记录。

2)清除故障指示灯/故障诊断码的条件:

①如果连续40次预热循环后仍未出现故障,故障诊断码的历史记录将被清除。

②可用故障诊断仪清除故障诊断码。

2.故障诊断码(DTC)表(表10-2-1)

10-2-1 DTC

978-7-111-41753-8-Part02-13.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4.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5.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6.jpg

3.故障诊断仪数据列表

正常工作的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仪值可以用于与受诊断的发动机进行对比。“发动机故障诊断仪数据列表”中的值表示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数据值,见表10-2-2。

注意

不要使用显示数据不正确的故障诊断仪。使用有故障的故障诊断仪会导致误诊断和不必要的零部件更换。

10-2-2 故障诊断仪数据列表

978-7-111-41753-8-Part02-17.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8.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9.jpg

4.曲轴位置(CKP)系统偏差读入程序

注意

如果没有执行曲轴位置系统偏差读入程序,将可能发生错误的缺火检测并设置DTC P0300。如果设置了DTC P0300,需要执行曲轴位置系统偏差读取程序。

1)安装故障诊断仪:用故障诊断仪监测发动机控制模块是否有故障诊断码。如果设置了除DTCP0300和DTCP0315以外的其他故障诊断码,则依据“故障诊断码(DTC)表”了解设置的相应故障诊断码。

2)使用故障诊断仪,在特殊功能菜单下选择曲轴位置系统偏差读入程序。

3)具操作步骤如下:

①加速至节气门全开位置(WOT)。

②当发生断油时,释放节气门。

③观察并记录发动机发生断油时的转速。

④发动机转速不应超过断油转速标定值以上。

⑤若转速超过标定值,应立即释放节气门。

⑥挡住驱动轮。

⑦将车辆变速器挂驻车档。

⑧不要使用制动踏板。

⑨将点火开关从断开位置转至接通位置。

⑩踩住驻车制动踏板。

(11)起动发动机并怠速运行。

(12)关闭空调(A/C)。

4)使用故障诊断仪执行曲轴位置系统偏差读入程序需要完成下列要求:注意

当执行曲轴位置系统偏差读入程序过程时,保持节气门在全开位置(WOT)直到发生5次断油循环,读入程序必须确定在发生的这5次断油后,进行正确的测试。

①加速节气门体至全开位置(WOT)。

②当断油发生时,保持加速踏板。

5)在此次点火故障诊断仪显示“Learn Status:Learned(读入状态:已读入)”。若故障诊断仪指示DTCP0315已运行并通过,则曲轴位置偏差读入程序完成。

6)在读入程序成功结束后,断开点火开关30s。

5.发动机控制模块的编程和设置

(1)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更换 如果发动机控制模块被更换,必须执行下列步骤:

1)怠速学习程序。

2)曲轴位置偏差系统读入程序。

3)防盗系统接收到密码信息后,发动机控制模块将学习燃油码。更换发动机控制模块后,发动机控制模块必须进行燃油码学习程序。

(2)发动机控制模块重新编程 对控制模块编程前,确保已满足以下条件:

1)车辆系统电压:

①充电系统应没有故障。在对控制模块编程前,必须先排除充电系统故障。

②蓄电池电压应大于12V但小于16V。如果蓄电池电压过低,在控制模块编程前,蓄电池必须充电。

③蓄电池充电器不得连接到车辆蓄电池上。不正确的系统电压或蓄电池充电器引起的电压波动会导致编程失败或控制模块损坏。

④关闭或禁用车辆蓄电池的所有电气负载,包括以下部件:

a.弱光感应传感器。

b.车内灯。

c.日间行车灯(DRL),对大多数车辆来说,接合驻车制动器就可关闭日间行车灯系统。

d.暖风、通风与空调(HVAC)系统。

e.发动机冷却风扇、收音机等。

2)点火开关必须置于正确位置。在编程过程中,切勿改变点火开关的位置,除非有相关指示。

①保证所有工具的连接是牢靠的,包括以下部件和电路:

a.控制模块串行数据链路测试仪。

b.RS-232通信电缆端口。

c.数据链路插接器(DLC)处的连接。

d.电源电路。

②编程时切勿扰动工具线束。编程意外中断会导致编程失败或控制模块损坏。

③如果编程意外中断或失败,切勿断开点火开关。

④确保所有控制模块和数据链路插接器(DLC)的连接是牢靠的,并且TIS终端操作软件是最新的。试着重新编程控制模块。如果控制模块不能被编程,则更换控制模块。

1.进气系统说明

曲轴箱强制通风(PCV)系统的作用是使曲轴箱蒸气被完全利用。来自空气滤清器的新鲜空气进入曲轴箱。新鲜空气与漏气混合,然后通过真空软管进入进气歧管。

定期检查软管和卡箍。按规定更换任何曲轴箱通风部件。曲轴箱通风软管堵塞可导致如下故障:

①怠速不稳。

②失速或怠速过低。

③机油泄漏。

④空气滤清器中出现机油。

⑤发动机油泥。

2.可变进气歧管控制阀系统

可变进气歧管(IMT)控制阀系统采用可变进气技术使发动机在不同运转速率下达到工作性能和效率的最大化。IMT控制阀常用来改善进气歧管的腔体结构。当IMT控制阀断开时,进气歧管内形成一个较大的腔体。当IMT控制阀闭合时,进气歧管内形成两个较小的腔体。两种腔体尺寸导致了不同的转矩曲线,以此来改善发动机处于低速或高速时的工作性能。

在低速、高负载情况下,IMT控制阀闭合,此时腔体内形成一个较长的进气通道,以此增加转矩。在高速、高负载情况下,IMT控制阀断开,此时腔体内形成一个较短的进气通道,以此增加功率。当点火开关闭合时,电流流向IMT控制阀线圈。IMT控制阀线圈常闭时空气无法通过阀体。当发动机的速度和负载增加至设定的阈值时,IMT控制阀线圈通过发动机控制模块(ECM)接地,同时被触发,并通过控制阀执行器向控制阀的气腔进气。随后,执行器将进气歧管打开至预期的工作状态。可变进气歧管控制阀系统是由下列组件构成的:

①可变进气歧管控制阀系统线圈。

②可变进气歧管控制阀气腔。

③可变进气歧管控制阀空气执行器。

④可变进气歧管控制阀。

⑤进气歧管。

3.发动机控制部件的说明

(1)曲轴位置传感器 曲轴位置传感器通过其支座伸出曲轴变磁阻转子约1.3mm以下。变磁阻转子是一个特殊的转轮,连接在曲轴或曲轴带轮上,上面有58个机加工槽,其中的57个槽按6°等间隔分布。最后一个槽较宽,用于生成同步脉冲。当曲轴转动时,变磁阻转子中的槽将改变传感器的磁场,产生一个感应电压脉冲。第58槽的脉冲较长,可识别曲轴的某个特定方向,使发动机控制模块可随时确定曲轴的方向。发动机控制模块使用此信息生成正时点火和喷射脉冲,然后发送给点火线圈和喷油器。

(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凸轮轴位置(CMP)传感器将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发送给发动机控制模块。发动机控制模块将该信号用作同步脉冲,按适当顺序触发喷油器。发动机控制模块利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指示做功行程期间1号活塞的位置。发动机控制模块由此可计算实际的顺序燃油喷射操作模式。如果在发动机运转时发动机控制模块检测到不正确的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将设置DTCP0341。如果在发动机运行时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丢失,燃油喷射系统将转换到根据最后一个燃油喷射脉冲计算的顺序燃油喷射模式,而发动机将继续运行。只要故障存在,发动机就可重新起动。发动机将运行在计算的顺序模式中,同时喷油器顺序的正确率为1/6。

(3)怠速空气系统的操作 怠速空气系统的操作由节气门体和怠速空气控制(IAC)阀的基本怠速设置来控制。发动机控制模块利用怠速空气控制阀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怠速。发动机控制模块利用不同输入信号(如冷却液温度、歧管真空等)有效地控制怠速。

(4)发动机冷却液温度(ECT)传感器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是一只热敏电阻,即阻值随温度而改变的电阻器。它安装在发动机冷却液液流中。冷却液温度较低时电阻值较高,在-40℃时电阻值为100000Ω;而温度较高时会导致低电阻值,在130℃时,电阻为70Ω。

发动机控制模块通过其内部的一个电阻器向ECT传感器提供5V电压,并测量电压变化。当发动机冷机时电压升高,当发动机热机时电压降低。通过测量电压变化,发动机控制模块可以确定冷却液温度。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影响由发动机控制模块控制的大多数系统。ECT传感器电路出现故障时会设置一个故障诊断码。

(5)节气门位置(TP)传感器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一个和节气门体的节气门轴相连的电位计。TP传感器电路包含一个5V电源线路和一个接地线路,两者都由发动机控制模块提供。发动机控制模块通过监测此信号线路上的电压来计算节气门的位置。TP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随加速踏板的移动而变化,导致节气门开度变化。在节气门关闭时,TP传感器输出电压较低,约0.5V。随着节气门的开启,输出电压增加,在节气门全开(WOT)时,输出电压将升到约5V。

发动机控制模块能根据节气门的开度即驾驶员的要求来确定供油量。TP传感器断裂或松动,可导致燃油从喷油器间歇喷出和怠速不稳,因为此时发动机控制模块认为节气门在移动。只要任一TP传感器电路出现故障,就会设置DTCP0121或P0122。一旦设置了故障诊断码,发动机控制模块将使TP传感器替换为默认值,直到故障排除,车辆性能才得以恢复。

(6)催化剂监测系统氧传感器 三元催化转化器用于控制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合物(NOx)的排放。转换器内的催化剂会加快化学反应。该反应使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被氧化,将其转换为无害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催化剂还可降低氮氧化物含量,将其转换为氮气。发动机控制模块利用加热型氧传感器1(HO2S1)和加热型氧传感器2(HO2S2)监测上述过程。这些传感器产生一个输出信号,指示进出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废气中的氧含量。这表示催化剂具有有效转换废气的能力。如果催化剂有效工作,HO2S1传感器信号将比HO2S2传感器产生的信号更有活性。催化剂监测系统传感器的运行方式与燃油控制传感器一样。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催化剂,但也有一定的燃油控制作用。如果传感器输出信号指示出现长时间的高于或低于450mV偏置电压,发动机控制模块将对燃油调节进行微调,确保供油量符合催化剂监测要求。

HO2S2加热器元件或其点火供电或接地电路出现故障将导致氧传感器的响应速度降低。这可能引起催化剂监测诊断结果出错。

(7)排气再循环(EGR)阀 排气再循环系统装备在具有自动变速驱动桥的发动机上,用于降低因燃烧温度过高导致的氮氧化物排放水平。EGR阀由发动机控制模块进行控制。EGR阀将少量废气输送到进气歧管,以降低燃烧温度。进行再循环的废气量由真空和排气回压的变化进行控制。如果进入的废气过多,将无法进行燃烧。为此,仅允许少量废气通过该阀,特别是在怠速时。

EGR阀通常在如下条件下开启:

①发动机暖机运行。

②高于怠速转速时。

(8)进气温度(IAT)传感器 进气温度传感器是一个热敏电阻,根据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温度的变化改变其阻值。低温时阻值较高,在-40℃时电阻值为4500Ω;高温时会阻值会降低,在130℃时,电阻为70Ω。

发动机控制模块通过其内部的电阻器向IAT传感器提供5V电压,并测量电压变化以确定进气温度。歧管空气温度低时电压较高,空气温度高时电压较低。发动机控制模块通过测量电压来获得进气温度。当歧管气温较低时,IAT传感器还用于控制点火正时,IAT传感器电路出现故障时会设置DTCP0112或P0113。

(9)怠速空气控制(IAC)阀

注意

①切勿推拉已经投入使用的IAC阀上的IAC阀心轴。移动心轴所需的力量会损坏蜗杆传动装置上的螺纹

②切勿将IAC阀浸于任何液体清洁剂或溶剂中,否则会导致损坏。

IAC阀安装在节气门体上,它在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指令下控制发动机怠速转速。发动机控制模块将电压脉冲发送到IAC阀电动机绕组,使IAC阀芯轴随每个脉冲向里或向外移动一定距离(一步或一个计数)。心轴的移动控制绕过节气门的气流量,进而控制发动机怠速转速。

所有发动机运行状态的期望怠速均通过编程设定到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校准程序中。这些设定的发动机转速基于冷却液温度、驻车/空档位置开关状态、车速、蓄电池电压和空调系统压力。

发动机控制模块读入正确的IAC阀位置,以达到不同条件下期望的稳定的暖机怠速转速。该信息储存在发动机控制模块的保持活性存储器中。即使点火开关关闭后,也能保持该信息。所有其他IAC阀的定位均根据这些存储值进行计算。该系统在所有条件下都能提供正确的怠速控制,但断开发动机控制模块电源后将导致怠速控制不正确,或者需要在起动时将加速踏板踩到一半并直至发动机控制模块重新学习怠速控制。

(10)进气歧管绝对压力(MAP)传感器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测量因发动机负荷和转速变化而导致的进气歧管压力变化。它将这些变化转换为电压输出。

发动机减速滑行时节气门关闭将产生一个相对较低的进气歧管绝对压力输出。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与真空度相反。当歧管压力高时,真空度低。MAP传感器还用于测量大气压力。此测量是作为MAP传感器计算中的一部分来完成的。在点火开关接通且发动机未运行的情况下,发动机控制模块将进气歧管压力读作大气压,并相应调节空燃比。这种对海拔的补偿,使系统可在保持低排放的同时保持操纵性能。在稳定行驶或在节气门全开时,大气压力函数将定期更新。当MAP传感器的大气压部分出现故障时,发动机控制模块将设定到默认值。MAP传感器电路出现故障时会设置DTCP0107或P0108。

新型自动变速器AISIN(81-40LE)是一种具有锁止机构的电子控制4速自动变速器。其中主要包括带锁止离合器的变矩器、新开发的4速行星齿轮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

1.液压控制系统

变速器控制模块(TCM)基于机油泵产生的液体压力向电磁阀发送信号,液压控制系统根据车辆行驶条件控制作用在变矩器、行星齿轮、离合器和制动器上的油液压力。

2.电子控制系统的部件

1)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2)换档电磁阀(SS1和SS2)。

3)压力控制电磁阀(PCS)。

4)锁止电磁阀。

5)输入轴速度(ISS)传感器。

6)输出轴速度(OSS)传感器。

7)变速器油温度(TFT)传感器。

8)驻车/空档位置(PNP)开关。

1.紧固件紧固规格(表11-1-1)

11-1-1 紧固件紧固规格

978-7-111-41753-8-Part02-20.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21.jpg

2.变速器一般规格(表11-1-2)。

11-1-2 变速器一般规格

978-7-111-41753-8-Part02-22.jpg

3.变速器齿轮传动比(表11-1-3)

11-1-3 变速器齿轮传动比表

978-7-111-41753-8-Part02-23.jpg

4.换档速度

(1)经济模式(图11-1-1)

(2)动力模式(图11-1-2)

(3)爬坡模式1(图11-1-3)

(4)爬坡模式2(图11-1-4)

(5)下坡模式(图11-1-5)

978-7-111-41753-8-Part02-24.jpg

11-1-1 经济模式换档图

978-7-111-41753-8-Part02-25.jpg

11-1-2 动力模式换档图

978-7-111-41753-8-Part02-26.jpg

11-1-3 爬坡模式1换档图

978-7-111-41753-8-Part02-27.jpg

11-1-4 爬坡模式2换档图

978-7-111-41753-8-Part02-28.jpg

11-1-5 下坡模式换档图

5.管路压力(表11-1-4)

11-1-4 管路压力

978-7-111-41753-8-Part02-29.jpg

1.变速器控制模块(TCM)电路驻车空档位置开关(图11-2-1)

978-7-111-41753-8-Part02-30.jpg

11-2-1 驻车空档位置开关电路图

2.变速器控制模块(TCM)电路车速传感器仪表组(图11-2-2)

978-7-111-41753-8-Part02-31.jpg

11-2-2 车速传感器仪表组控制电路图

1.故障诊断码(DTC)(表11-2-1)

11-2-1 故障诊断码(DTC)表

978-7-111-41753-8-Part02-32.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33.jpg

注:类型A:当变速器控制模块(TCM)在第一个点火周期内检测到故障时,将请求点亮故障指示灯(MIL)并存储故障诊断码(DTC)。

类型B:当变速器控制模块(TCM)在连续两个点火周期内检测到故障时,将请求点亮故障指示灯(MIL)并存储故障诊断码(DTC)。

类型D:当变速器控制模块(TCM)在第1个点火周期内检测到故障时,将不会请求点亮故障指示灯(MIL)或保持灯,但是会存储故障诊断码。

2.管路压力检查程序

1)楔紧4个车轮并拉紧驻车制动,将车辆的位置锁定。

2)安装DT46450以检测孔口1的管路压力,如图11-2-3所示。

3)左脚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分别挂上D位和倒档并测量管路压力怠速/失速状况,如表11-2-2所示。

注意

①不要连续操作5s以上,机油温度可能会迅速升高。

②确保两次失速测试之间间隔1min以上。

③确保检查安装DT46450之后无机油漏出。

978-7-111-41753-8-Part02-34.jpg

11-2-3 安装专用检测工具

11-2-2 管路压力规格

978-7-111-41753-8-Part02-35.jpg

4)测试结果如表11-2-3所示。

11-2-3 测试结果

978-7-111-41753-8-Part02-36.jpg

3.路试程序

1)路试之前确保机油温度为50~80℃。

2)驱动档(D)测试

①在换档规范中显示的换档点,检查加档、减档、强制降档和锁止操作。

②检查发动机制动操作。

③检查是否存在不正常振动、噪声和运转不平稳。

3)驻车档(P)测试 将车停放在坡面上,超过5°,挂上驻车档并松开驻车制动器。通过操作驻车制动器,确保车辆不会移动。

4.功能测试程序

失速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测量驱动档(D)和倒档(R)时的失速速度,检查自动变速器和发动机的整体性能。

1)楔紧4个车轮并拉紧驻车制动器,将车辆的位置锁定。

2)左脚将制动踏板踩到底。注意

不要连续操作5s以上,机油温度可能会迅速升高。

3)分别挂驱动档(D)和倒档(R),右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失速速度为2240~2540r/min,确保两次失速测试之间间隔1min以上。

4)失速测试结果如表11-2-4所示。

11-2-4 失速测试结果

978-7-111-41753-8-Part02-37.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38.jpg

5.时滞测试

时滞测试可以检查液压状况和离合器/制动器状况,操作如下:

1)楔紧4个车轮,并拉紧驻车制动器并将车辆的位置锁定。

注意

确保测量3次并取平均值。

2)使用秒表测量变速杆从空档(N)切换至驱动档(D)以及从空档(N)切换至倒档(R)能够感觉到轻微冲击时的时滞,从空档(N)到驱动档(D)的时滞低于0.7s;从空档(N)到倒档(R)的时滞低于1.2s。

3)在两次时滞测试之间,确保停顿时间超过1min,以释放离合器/制动器残余压力。

4)测试结果如表11-2-5所示。

11-2-5 时滞测试结果

978-7-111-41753-8-Part02-39.jpg

6.手动换档测试

手动换档测试的目的是确定故障症状属于电气故障还是机械故障。断开换档电磁阀导线束。在使用手动换档进行驾驶的过程中,根据表11-2-6检查档位和档位齿轮。

11-2-6 手动换档测试

978-7-111-41753-8-Part02-40.jpg

7.壳体孔隙修理

1)确定泄漏部位。

2)用溶剂清洗泄漏部位,并晾干。

3)按使用说明书,混合足够修理用的环氧粘结剂。

4)趁变速驱动桥壳体还没有冷却时,用清洁、干燥的焊酸刷涂环氧粘结剂。

5)等候环氧粘结剂干燥3小时左右,然后再起动发动机。

8.自动变速器油泄漏

1)检验泄漏物是否为变速驱动桥油。

2)彻底清理可疑泄漏部位。

3)使变速驱动桥能够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80~90℃。

4)将车辆停放在干净的纸张或纸板上。

5)关闭发动机并在纸板上寻找油滴。

6)如果有泄漏,找到泄漏源并进行处理。

7)完成必要的修理,排除泄漏。

1.变速器油温度(TFT)传感器检查

1)在10℃和110℃温度条件下,测量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在变速器油温度插接器端子1和6(1,2)之间的电阻,如图11-2-4所示。

2)如果10℃条件下的电阻测量值不在5.8~7.09kΩ之间,则更换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

978-7-111-41753-8-Part02-41.jpg

11-2-4 检查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

3)如果110℃条件下的电阻测量值不在0.23~0.263kΩ之间,则更换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

2.自动变速器换档控制拉索的调整

换档控制拉索的位置必须与车上的变速杆和变速驱动桥上的选档杆相配合,才能正确换档。将变速杆放在驻车(P)位置并检查选档杆接头,确定其处于最前位置。否则,按如下程序调整:

1)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

2)从地板控制台上拆卸装饰衬板。

3)将变速杆放在驻车(P)位置。

4)松开换档控制拉索调节螺母。

5)逆时针移动驻车/空档位置(PNP)开关杆,直到杆停止,如图11-2-5所示。

6)拉紧换档控制拉索并紧固换档控制拉索调节螺母。

7)安装地板控制台装饰衬板。

8)连接蓄电池负极电缆。

3.驻车/空档位置开关调整

1)将驻车/空档位置开关拆下。

2)将驻车/空档位置开关安装到手动阀杆轴上,并临时安装2个调节螺栓。

3)临时安装控制杆。

4)将杆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然后再顺时针退转2个缺口,如图11-2-6所示。

978-7-111-41753-8-Part02-42.jpg

11-2-5 逆时针移动空档位置开关杆

978-7-111-41753-8-Part02-43.jpg

11-2-6 调整空档位置开关

978-7-111-41753-8-Part02-44.jpg

11-2-7 安装空档位置开关

5)拆卸控制杆。

6)如图11-2-7所示,将槽和空档基线对准,然后安装2个螺栓并将2个螺栓紧固至5.4N·m。

7)使用螺钉旋具,用锁紧垫圈锁紧螺母。

8)安装控制杆、垫圈和螺母并将螺母紧固至12N·m。

9)将控制拉索连接到驻车/空档位置开关上。

10)连接驻车/空档位置开关电气插接器。

11)调节控制拉索。

12)安装控制拉索调节螺母,将控制拉索调整螺母紧固至8N·m。

13)连接蓄电池负极电缆。

4.变速器油液位

1)确保车辆处于水平位置。

2)使发动机怠速运行,换遍从P位到1档之间的所有档位,最后返回P位。

3)拆卸变速驱动桥油尺,检查变速驱动桥油液位,液位必须介于机油尺上的HOTMIN(2)和HOTMAX(1)刻线之间,如图11-2-8所示。

978-7-111-41753-8-Part02-45.jpg

11-2-8 检查变速器油液位

4)如果液位低于MIN刻线,通过加油口加注变速驱动桥油并检查变速驱动桥是否泄漏。

5)如果液面超过MAX刻线,则变速驱动桥油加注过量。通过储液盘放油螺塞放出部分油液,使其达到正确的液位。

978-7-111-41753-8-Part02-46.jpg

11-2-9 内部结构电路图

1.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变速器控制模块主要控制换档点和锁止离合器接合。模块位于驾驶员侧、仪表板下。变速器由电子换档系统控制。变速器控制模块处理输入信号。变速器控制模块利用接收的信息控制变速器液压系统。

电子换档系统包括以下部件:

1)变速器控制模块(TCM)。

2)换档电磁阀(SS1和SS2)。

3)压力控制电磁阀(PCS)。

4)锁止电磁阀。

5)输入轴速度(ISS)传感器。

6)输出轴速度(OSS)传感器。

7)变速器油温度(TFT)传感器。

8)驻车/空档位置(PNP)开关。

2.驻车/空档位置(PNP)开关 驻车/空档位置开关将信息传递给起动机和变速器控制模块,该信息的范围包括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杆(A/T)。

1)只在驻车档(P)和空档(N)位置由驻车/空档位置开关起动发动机。

2)倒车时,驻车/空档位置开关点亮倒车灯。

3)采用驻车/空档位置开关进行换档控制。

驻车/空档位置开关通过起动机电路和倒档电路的组合,直接向车辆侧提供信息,而不通过变速器控制模块,内部结构电路图如图11-2-9所示。

3.换档电磁阀1、2号(SS1、SS2)

阀体上直接安装了2个换档电磁阀。电磁阀通过来自变速器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进行“通/断”操作。2个电磁阀,SS1(2)和SS2(1)一起改变齿轮档位,如图11-2-10所示。

978-7-111-41753-8-Part02-47.jpg

11-2-10 换档电磁阀SS1、SS2

4.正时电磁阀

正时电磁阀直接安装在阀体上。电磁阀通过来自变速器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进行“通/断”操作。该电磁阀改变阀体内的正时阀,通过接合和分离前进档离合器,操纵液压控制。

5.锁止电磁阀

锁止电磁阀安装在阀体内。它接收来自变速器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锁止电磁阀操作阀体内的锁止阀并控制变矩器的锁止功能。

6.压力控制电磁阀(PCS)

压力控制电磁阀位于阀体内,用于调节变速器油压力系统。该阀在变速器控制模块内实现内部搭铁,当蓄电池电压从变速器控制模块通向压力控制电磁阀,再返回变速器控制模块时,该阀工作。

7.变速器油温度(TFT)传感器

如图11-2-11所示,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1为变速器控制模块提供变速器油温度信息。变速器控制模块利用该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信息,计算换档点并接合变矩器锁止功能。

978-7-111-41753-8-Part02-48.jpg

11-2-11 变速器油温度传感器

自动换档锁定控制电路图(如图11-3-1所示)。

1.换档电磁阀插接器端子表(表11-3-1)

11-3-1 换档电磁阀插接器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49.jpg

978-7-111-41753-8-Part02-50.jpg

11-3-1换档锁定控制电路图

2.钥匙互锁电磁阀插接器端子表(表11-3-2)

11-3-2 钥匙互锁电磁阀插接器端

978-7-111-41753-8-Part02-51.jpg

3.钥匙互锁装置插接器端子表(表11-3-3)

11-3-3 钥匙互锁装置插接器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52.jpg

978-7-111-41753-8-Part02-53.jpg

12-1-1 空调系统控制电路图

1.车内过热或过冷

1)车内过热的诊断如表12-1-1所示。

12-1-1 车内过热诊断

978-7-111-41753-8-Part02-54.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55.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56.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57.jpg

978-7-111-41753-8-Part02-58.jpg

12-1-2 低压侧和高压侧压力相交点关系图

2)车内过冷的诊断如表12-1-2所示。

12-1-2 车内过冷诊断

978-7-111-41753-8-Part02-59.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60.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61.jpg

2.空气输送不正常

以下程序测试加热器/除霜器的所有功能。

1)预热车辆。

2)保持发动机运行。

3)执行表12-1-3所示的测试项目并查看指示结果。

4)如果设定没有产生正确结果,则执行表12-1-4和表12-1-5诊断程序。

12-1-3 测试项目

978-7-111-41753-8-Part02-62.jpg

12-1-4 空气输送不正常诊断程序

978-7-111-41753-8-Part02-63.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64.jpg

12-1-5 不正确的控制钮反应诊断程序

978-7-111-41753-8-Part02-65.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66.jpg

(1)空调系统 变排量压缩机及蒸发器上的热膨胀阀组成一个自调节系统。该系统既没有压力切换开关,也没有高压断流开关和低压断流开关。压缩机离合器由电子控制模块控制,电子控制模块从各种发动机系统和高压制冷剂管内的压力传感器接收数据。在正常操作时,离合器处于常接合状态。一旦监测到异常条件,电子控制模块将分离压缩机离合器,直到操作恢复正常。这包括以下情况:

①节气门全开。

②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

③发动机转速过高。

④制冷剂压力过低。

⑤制冷剂压力过高。

(2)压缩机 所有压缩机都是由发动机曲轴通过压缩机离合器带轮驱动。只有在电磁离合器线圈通电后,压缩机带轮才能驱动压缩机轴,否则为空转。当离合器线圈通电时,离合器片和毂总成被朝后拉向带轮。在磁力作用下,离合器片和带轮锁定为一体,驱动压缩机轴。

当压缩机轴受到驱动后,将来自蒸发器中的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为高压、高温蒸汽。用于润滑压缩机的制冷剂油随制冷剂流动。

(3)泄压阀 压缩机装备有一个泄压阀,作为整个系统中的一个安全装置。在一定条件下,排出侧的制冷剂可能会超过设计工作压力。为防止系统受损,将该阀设计成能够在R-134a系统中大约3171~4137kPa的压力下自动打开。应该修正可能导致该阀打开的故障,比如有故障的压力传感器、不能工作的冷却风扇等。必要时,应更换制冷剂油和制冷剂。

(4)冷凝器芯 散热器前部的冷凝器总成由制冷剂输送盘管和快速传热冷却翅片组成。通过冷凝器的空气将高压制冷剂蒸汽冷却,使其凝结为液体。

(5)膨胀阀 膨胀阀和蒸发器芯都位于加热器/空气分配器壳体内部、仪表板下方。

膨胀阀发生故障的位置有三个:

①打开位置:当膨胀阀在打开位置发生故障时,空调压缩机有噪声或不制冷。原因可能是弹簧折断、钢球断裂或空调系统中湿气过多。如果发现弹簧或钢球有故障,更换膨胀阀。如果空调系统中湿气过多,更换制冷剂。

②关闭位置:当膨胀阀在关闭位置发生故障时,将导致吸入压力过低且不制冷。原因可能是动力室有故障或空调系统中湿气过多。如果发现膨胀阀动力室有故障,更换膨胀阀。

③节流位置:当膨胀阀在节流位置发生故障时,将导致吸入压力过低且不制冷。原因可能是制冷剂系统中有碎屑。如果确信碎屑是故障原因,则更换制冷剂、膨胀阀和储液干燥器。

(6)蒸发器芯 蒸发器的作用是在空气进入车辆前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高压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管节流孔流出,在蒸发器中变为低压气体。通过蒸发器芯的空气将热量传递给芯子的冷却表面,使空气制冷。在热量从空气传递到蒸发器芯表面时,空气中的水分或湿气凝结在蒸发器芯外表面上,形成水分流出。

(7)储液干燥器 密封储液干燥器总成与冷凝器出口管连接。它相当于一个制冷剂存储容器,接收来自蒸发器的液体、蒸汽和制冷剂油。储液干燥器的底部为干燥剂,用于除去进入系统的水分。靠近储液干燥器出口管底部有一个排油孔,使润滑油能够返回压缩机。储液干燥器损坏必须整体更换。

(8)加热器芯 加热器芯的作用是在空气进入车辆前加热空气。发动机冷却液通过芯子循环,将通过芯子翅片上方的外部空气加热。加热器芯随时都在工作,可用于在空调、暖风或通风模式下调节空气。

(9)控制器 空调系统的操作由控制台上的开关控制。安装在控制台上的暖风和通风面板包括如下部件:

1)温度控制旋钮

①通过拉索操纵。

②改变车外新鲜空气和车内加热空气的混合气,以满足个人喜好。

③右旋旋钮或旋至旋钮红色部分,提高进入车内的空气温度。

2)模式控制旋钮

①通过拉索操纵。

②调节前风窗玻璃、仪表板和地板换气口之间的气流分配。

3)鼓风机控制旋钮

①接通可使鼓风机电动机以四档速度工作。

②关闭可停止鼓风机工作。

③操作完全独立于调节除霜器门的模式控制钮以及温度控制旋钮。

④在任何模式下和任何温度设定时改变风扇转速,但如果关闭鼓风机控制旋钮,那么不管空调按钮处于何位置,都将关闭空调系统。

4)空调按钮

①控制空调。

②按下该按钮并点亮指示灯时,空调将打开。鼓风机控制旋钮必须处于其4个位置中的一个,空调才能运行。

5)后窗除雾器按钮

①控制后窗除雾器。

②当按下按钮时,将接通后窗除雾器,并点亮指示灯。

6)新鲜空气控制按钮

①用于在乘客舱空气循环模式与换气模式之间切换。

②默认为换气模式,当选择循环模式时,指示灯点亮。

③通过拉索操作进气风门。

当空调打开时,可随时操作电控发动机冷却风扇。这项附加功能属于空调控制器功能,目的是防止压缩机盖温度过高。它还可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冷却风扇由电子控制模块通过冷却风扇继电器进行控制。

(10)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切换功能包括高压和低压断流开关与风扇切换开关的功能。压力传感器位于高压液态制冷剂管中,在右前照灯之后、右前内翼子板与空气滤清器总成之间。压力传感器的输出进入电子控制模块,电子控制模块根据压力信号控制压缩机的功能。

(11)节气门全开(WOT)压缩机切断 当节气门全开加速时,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向电子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来控制压缩机离合器。

1.鼓风机电动机控制电路图(图12-2-1)

978-7-111-41753-8-Part02-67.jpg

12-2-1 鼓风机电动机控制电路图

2.压缩机和温度控制电路图(图12-2-2)

978-7-111-41753-8-Part02-68.jpg

12-2-2 压缩机和温度控制电路图

1.自动空调自诊断功能

全自动温度控制器(FATC)包含自诊断功能,有助于查找任何系统故障。按如下程序进入诊断模式:

①接通点火开关。

②将温度控制设定为26℃。

③在3s内,同时按“AUTO(自动)”和“OFF(关闭)”开关3次以上。

④计算温度指示灯屏幕闪烁的次数。

⑤如果未设置错误代码,屏幕将不闪烁。当控制器指示有错误代码时,从该代码表开始诊断。

⑥按“OFF(关闭)”按钮,使控制器恢复正常功能。

(1)控制器诊断表(表12-2-1)

(2)电动机控制表(表12-2-2)

(3)进气控制表(表12-2-3)

(4)故障码表(表12-2-4)

12-2-1 控制器诊断表(www.xing528.com)

978-7-111-41753-8-Part02-69.jpg

12-2-2 电动机控制表

978-7-111-41753-8-Part02-70.jpg

12-2-3 进气控制表

978-7-111-41753-8-Part02-71.jpg

12-2-4 故障码表

978-7-111-41753-8-Part02-72.jpg

2.故障诊断码1处理程序(表12-2-5)

12-2-5 故障诊断码1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73.jpg

3.故障诊断码2处理程序(表12-2-6)

12-2-6 故障诊断码2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74.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75.jpg

4.故障诊断码3处理程序(表12-2-7)

12-2-7 故障诊断码3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76.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77.jpg

5.故障诊断码4处理程序(表12-2-8)

12-2-8 故障诊断码4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78.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79.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80.jpg

6.故障诊断码5处理程序(表12-2-9)

12-2-9 故障诊断码5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81.jpg

7.故障诊断码6处理程序(表12-2-10)

12-2-10 故障诊断码6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82.jpg

8.故障诊断码7处理程序(表12-2-11)

12-2-11 故障诊断码7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83.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84.jpg

9.空调系统压缩机故障(表12-2-12)

12-2-12 空调系统压缩机故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85.jpg

10.鼓风机电动机有故障不能工作(表12-2-13)

12-2-13 鼓风机电动机有故障不能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86.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87.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88.jpg

11.空气内循环故障(表12-2-14)

12-2-14 空气内循环故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89.jpg

12.控制端照明/显示不正常(表12-2-15)

12-2-15 控制端照明/显示不正常表

978-7-111-41753-8-Part02-90.jpg

(1)控制器 空调(A/C)系统的操作由控制端上的开关控制。安装在控制台上的暖风和通风系统包括如下旋钮和显示:

1)温度控制按钮

①按下顶部开关(红箭头朝上),提高进入车内的空气温度。

②按下底部开关(蓝箭头朝下),降低进入车内的空气温度。

③通过电动机操纵混气风门。

④改变通过加热器芯的空气和绕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混合气比例。

2)功能显示屏

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指示选定控制设定的状态。从显示屏左端开始,显示的字段如下:

①温度设定:指示用温度控制旋钮设定的温度。

②自动状态:指示系统是在全自动模式还是在手动模式下工作。

③除霜器图标:指示全除霜模式的手动选项。

④模式:用图标指示,系统在自动档或驾驶员在手动档选择的模式,显示为指示气路的高亮箭头。

⑤空调:雪花图标指示空调接通还是关闭。

⑥风扇转速:低转速时,通过高亮显示前侧的一个显示段指示风扇转速,高转速时,依次添加额外的显示段,最多可达五个。

3)八个附加按钮

①最大除霜:使模式电动机将所有气流导向前风窗玻璃和侧窗出口,达到最大除霜效果。

②进气:在换气、默认值和循环空气之间切换。显示屏上的气流箭头指示当前工作模式。

③全自动开关:自动保持设定温度。在此模式中,全自动温度控制(FATC)系统控制如下模块:

● 混气风门电动机

● 模式风门电动机

● 鼓风机电动机转速

● 进气风门电动机

● 空调开/关

④关闭开关:关闭自动空调和风扇控制。

⑤模式开关:允许手动选择气流方向。选择结果显示在功能显示屏上。每次按模式开关时,将显示下一功能。

⑥空调开关:允许手动选择和控制空调功能。

⑦风扇控制开关:允许手动选择五种风扇转速中的一种。

⑧除雾器开关:接通后窗和车外后视镜(如果车辆装备了加热后视镜)电动除雾加热器。

(2)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切换功能包括高压和低压断流开关与风扇切换开关的功能。压力传感器位于高压侧液态制冷剂管中,在右支柱之后、右支柱与前围板之间。压力传感器的输出进入电子控制模块,电子控制模块根据压力信号控制压缩机的功能。

(3)节气门全开(WOT)压缩机切断 当节气门全开加速时,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向电子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来控制压缩机离合器。

(4)高转速切断 当发动机转速接近最高转速时,电子控制模块将分离压缩机离合器,直到发动机转速下降。

安全带电路图如图13-1-1所示。

978-7-111-41753-8-Part02-91.jpg

13-1-1 安全带电路图

1.安全带收缩器电路故障(表13-1-1)

13-1-1 安全带收缩器电路故障诊断

978-7-111-41753-8-Part02-92.jpg

2.驾驶员安全带收缩器电路故障(带乘客感知系统,见表13-1-2)

13-1-2 驾驶员安全带收缩器电路故障诊断

978-7-111-41753-8-Part02-93.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94.jpg

3.乘客安全带收缩器电路故障(带乘客感知系统,见表13-1-3)

13-1-3 乘客安全带收缩器电路故障(带乘客感知系统)

978-7-111-41753-8-Part02-95.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96.jpg

1.操作和功能检测

注意

为避免破坏安全带系统,必须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①避免弯曲或破坏搭扣的任何部分。

②在安装安全带固定螺栓时,先用手拧螺栓以免错扣。

③禁止修理收缩器机构或盖板,一旦损坏必须用新的总成更换。

④禁止在装饰板内、衬板和高度调节器和/或转环之间安装任何东西,那会阻止安全带的移动。

检测步骤

1)检查所有安全带固定螺栓和螺钉是否紧固。

2)检查安全带锁扣。锁扣应能轻松上锁和开锁。

3)在将锁板插入锁扣后,用力拉安全带。锁扣不应松开。

4)全部拉出肩带,确定安全带无扭结或撕裂现象。

5)让肩带完全收缩。肩带应容易收缩。

2.乘客感知系统说明和操作

乘客感知系统在前排乘客座椅上装有重力传感器,当人坐在前排乘客座位上时,重力传感器感受压力输出电信号,如果此时前排乘客座上人员未系安全带,则前排乘客安全带提示灯会亮起,当车辆行驶速度超过25km/h,提示灯将闪烁。

装配有乘客感知系统的凯越车型,打开点火开关时,如果驾驶员的安全带尚未系牢,安全带报警钟就会鸣响5声。当车辆行驶速度超过25km/h,报警钟会一直鸣响。听到报警钟后,请驾驶员务必在开车前将安全带系牢。

978-7-111-41753-8-Part02-97.jpg

13-2-1 安全气囊系统电路图

1.故障诊断仪诊断

故障诊断仪可从数据链接插头(DLC)的端子读取串行数据。故障诊断仪用于读取故障诊断码(DTC)和在修理完毕后清除一些故障诊断码。在使用故障诊断仪时,关闭点火开关,将故障诊断仪连接到数据链接插头并接通点火开关。按故障诊断仪手册上的说明操作。

2.故障诊断码(DTC)列表(表13-2-1)

13-2-1 故障诊断码表

978-7-111-41753-8-Part02-98.jpg

3.附加充气保护装置诊断系统检查

诊断任何附加充气保护装置,都必须从附加充气保护装置(SIR)诊断系统检查开始。诊断系统检查借助于故障诊断仪找出故障诊断码。为达到最佳效果,应按如下顺序执行。

1)执行附加充气保护装置诊断系统检查,用故障诊断仪找出故障诊断码。它还可检查气囊指示灯的操作是否正常。

2)按照附加充气保护装置诊断系统检查要求,进行相应的诊断,见表13-2-2。

3)在修理或诊断程序结束后,重复附加充气保护装置诊断系统检查,确保修理正确,而且没有别的故障。

13-2-2 附加充气保护装置诊断系统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99.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00.jpg

1.音响系统(带导航及后视摄像功能)电路(图14-1-1)

978-7-111-41753-8-Part02-101.jpg

14-1-1 音响系统电路01

2.音响系统电路(音响功放)(图14-1-2)

978-7-111-41753-8-Part02-102.jpg

14-1-2 音响系统电路02

1.立体声盒式磁带调幅/调频收音机

1)CD播放机不工作,调幅/调频功能正常,其诊断见表14-1-1。

14-1-1 CD播放机不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03.jpg

2)盒式磁带调幅/调频收音机不工作的诊断见表14-1-2。

14-1-2 盒式磁带调幅/调频收音机不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04.jpg

3)调频不工作,调幅和磁带功能正常的诊断见表14-1-3。

14-1-3 调频不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05.jpg

2.扬声器

1)前扬声器失真(或不工作),音响系统其余部分正常的诊断见表14-1-4。

14-1-4 前扬声器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06.jpg

2)后扬声器失真(或不工作),音响系统其余部分正常的诊断见表14-1-5。

14-1-5 后扬声器故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07.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08.jpg

1.立体声盒式磁带调幅/调频收音机

音响系统分三种。标准和豪华车型配置具有电子磁带弹出功能的立体声数字逻辑盒式磁带调幅/调频收音机。这两种车型具有无线电数据系统,能够在收听到的无线电数据系统电台中选择最佳的电台。行李箱上还安装了CD换盘器。

2.音响安全系统

每当音响系统电路与蓄电池断开时,音响安全系统激活。此时,必须输入四位安全码,音响系统才能恢复功能。安全码印在车辆中的一个卡片上(位于杂物箱中)。必须按步骤输入安全码,才能解开音响安全系统:

1)将音响安全系统与蓄电池连接后,显示屏上将闪烁“CODE”。

2)用预设按钮1至8,输入正确的安全码。

3)例如,如果安全码为“1234”:

①按预设按钮1,显示为“1---”。

②按预设按钮2,显示变为“12--”。

③按预设按钮3,显示变为“123-”。

④按预设按钮4,显示变为“1234”并闪烁三次。

4)音响系统恢复正常,并进入收音机模式。

如果输入的安全码不正确,将在“CODE”后显示“Err”,并发出几声蜂鸣音。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从步骤2)开始重新输入安全码。

3.磁带播放机和磁带的维护

磁头和主导轮是磁带播放机必须清洗的两个零件。磁带播放机应每工作100h清洗一次。用浸入擦拭酒精的棉球清洗磁头和主导轮或按照说明书清洗磁带播放机。禁止用磁性工具接触磁头。如果磁头被磁化,会损坏播放机中播放的磁带。

发动机遥控起动系统电路图如图14-2-1所示。

1.诊断系统检查表(表14-2-1)

14-2-1 诊断系统检查表

978-7-111-41753-8-Part02-109.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10.jpg

978-7-111-41753-8-Part02-111.jpg

14-2-1 发动机遥控起动系统电路图

2.故障诊断仪数据表(表14-2-2)

14-2-2 故障诊断仪数据表

978-7-111-41753-8-Part02-112.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13.jpg

3.遥控门锁不能进行编程(表14-2-3)

14-2-3 遥控门锁不能进行编程

978-7-111-41753-8-Part02-114.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15.jpg

4.发射器编程

注意

欲让遥控门锁接收器(RCDLR)识别发射器必须在单个的编程序列中进行编程。如果系统处于程序模式中,在其接收到第一个发射器的编程信号后,将清除所有先前编过程的发射器。最多可以对4个发射器进行编程。不要在正处于遥控门锁编程模式的其他车辆附近操作发射器或者对发射器编程。这样可避免发射器对不正确的车辆进行编程。

1)打开点火开关,关闭发动机。

2)安装故障诊断仪。

3)从“BODY(车身)”菜单选择“PROGRAMMING KEY FOBS(编程钥匙控件)”。

4)根据故障诊断仪的说明对每个钥匙进行编程,直到所有钥匙都被编程。

5)将点火开关拧至“LOCK(锁止)”位置,断开Tech2并测试所有的钥匙。

6)如果钥匙不能工作,执行“遥控门锁”故障处理。

当按下发射器上的按钮时,发射器发送信号到遥控门锁接收器(RCDLR)。遥控门锁接收器(RCDLR)执行适当的功能:

1.给所有车门开锁的操作

如果车门锁止,暂时按下UNLOCK(开锁)按钮,执行下列功能:

①给所有车门开锁。

②转向信号灯闪烁两次。

③解除防盗系统。

2.所有车门关锁

如果车门开锁,即刻按下LOCK(关锁)按钮,执行下列功能:

①所有车门关锁。

②转向信号灯闪烁一次。

③“唧唧”的警报声。

④启动防盗系统。

3.自动关锁(安全锁)

如果在控制模块/接收器处于启用状态时,用遥控发射器打开车门,则车门将在30s后自动重新关锁,除非发生如下任一事件:

①有人打开车门。

②接通点火开关。

③行李箱盖打开。

④发动机罩打开。

4.行李箱盖释放

按下“TRUNK(行李箱)”按钮1s,打开行李箱。

5.滚动代码

滚动代码技术防止任何人记录从发射器发出的信息并使用该信息进入车辆。滚动代码代表了遥控门锁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式。发射器每次按不同的顺序发射信号。发射器和遥控门锁接收器(RCDLR)的次序是同步的。如果编程的发射器发出的信号同遥控门锁接收器(RCDLR)期望的顺序不一致,那么发射器不同步。上述情况通常发生在发射器按钮按下了255次以后,超出了车辆的范围时。

6.远程起动功能

要使用本功能,需要在发动机未起动、行李箱关闭、钥匙拔出、所有门上锁的情况下,按一下遥控钥匙上的上锁键,进入防盗模式,在进入防盗模式后的5s内快速按下遥控起动键,并持续2s,此时,转向灯闪烁3下,表示启动成功,进入10min远程起动模式。如果按上锁键使得汽车进入防盗模式后的5s内持续按遥控起动键2s,在接下来的20s内如果转向灯不闪烁,表示遥控起动没有成功。

在成功遥控起动以后,按一下遥控起动键,则车自动熄火。如果不做任何操作,超过10min,发动机将自动熄火。如果用发射机或钥匙进入车内,只要点火开关不打开,则遥控起动模式不会被终止。

在成功起动以后,若再执行远程起动动作,则车内将遥控起动模式延时10min,但只能延时一次。在点火开关打开前,只能成功遥控起动两次,或者遥控起动失败两次,则不能再进行遥控起动的操作;如果需要再遥控起动,则需要将点火开关打开一次后方可进行相应的遥控起动操作。在成功遥控起动以后,如果车辆处于防盗警戒模式,则触发防盗后车辆的遥控起动模式立即被终止,也就是说车辆立即停止运转。如果将危险警告灯开关打开或发动机舱盖开关打开则发动机将自动熄火。在成功遥控起动以后,发射机按键可以正常操作并可以实现相对应的功能。

7.空调使用

若是自动空调,在车辆遥控启动后,空调会自动恢复至设置的状态;若是手动空调,需要手动设置为相应的开启状态;下次车辆遥控起动时,空调方可工作。

8.发动机遥控起动条件

1)车辆四门及发动机舱盖和行李箱遥控处于关闭状态。车辆必须处于停车档位。

2)发动机控制模块没有故障码,发动机机油压力正常,空调压力正常。

3)在一个点火循环内,只运行遥控起动两次;或由于没有满足起动条件,进行了两次遥控起动操作,车辆没有遥控起动后,不再进行遥控起动。

9.发动机停止运行条件

1)收到钥匙发射的停止信号。

2)在发动机遥控起动运行时,在破坏车辆警戒模式时,非法打开车门,触发防盗警戒模式。

3)在发动机遥控起动运行时,打开发动机舱盖,发动机将停止运行。

4)在发动机遥控起动运行时,按下危险报警灯开关打开或发动机舱盖开关打开则发动机将自动熄火。

5)在发动机遥控起动运行时,若档位脱离停车档位,则停止。

6)发动机遥控起动运行后,若机油压力低,则停止运行。

7)发动机遥控起动运行后;若发动机控制模块监测到发动机状态不适合遥控起动运行或有DTC出现,为保护发动机,则停止运行。

8)发动机遥控起动时间结束。一次遥控起动,只允许运行10min;两次连续遥控起动运行最长不超过20min。

9)在天气温度过低时,发动机起动时间过长,为保护和维护发动机的寿命,遥控起动功能有可能无法实现,需要用钥匙进行正常车辆起动。

防盗系统电路图如图14-3-1所示。

1.安全防盗系统(CTD)警报模式一直打开的诊断(表14-3-1)

14-3-1 警报模式一直打开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16.jpg

978-7-111-41753-8-Part02-117.jpg

14-3-1 防盗系统电路图

2.安全防盗系统(CTD)警报模式不能工作的诊断(表14-3-2)。

14-3-2 警报模式不能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18.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19.jpg

3.插入钥匙时安全防盗系统不能解除的诊断(表14-3-3)

14-3-3 插入钥匙时安全防盗系统不能解除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20.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21.jpg

4.安全指示灯始终点亮或闪烁的诊断(表14-3-4)

14-3-4 安全指示灯始终点亮或闪烁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22.jpg

5.安全指示灯有故障不能工作的诊断(表14-3-5)

14-3-5 安全指示灯有故障不能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23.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24.jpg

6.防盗警报有故障不能工作的诊断(表14-3-6)

14-3-6 防盗警报有故障不能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25.jpg

7.钥匙状态错误

在发出“FIRST KEY CODING(编码第一把钥匙)”和“KEYADD(添加钥匙)”指令后,故障诊断仪上将显示如下“KEY STATUS(钥匙状态)”信息:

1)IGNITION OFF STATUS(点火开关断开状态),该信息告知技术人员在钥匙编码过程中,点火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在钥匙编码过程中接通点火开关,但不要起动发动机。

2)KEY IS OCCUPIED(没有空钥匙),只能编码5把钥匙。如果需要新钥匙,必须删除原来的钥匙代码。

3)ALREADY AUTHORIZED(已经授权)正在试图编码已经授权的钥匙。

4)ERROR NO.A3,A4,A5(错误号A3、A4、A5),点火钥匙中的收发器与检测线圈之间没有通信。按如下步骤诊断故障:

①试用另一把钥匙。如果另一把钥匙没问题,则原配钥匙有故障。

②如果试用另一把钥匙时出现相同的错误信息,则更换检测线圈。

5)INVALID KEY(无效钥匙)。

6)阻断器控制单元和钥匙收发器之间的通信未确认钥匙有效。按如下步骤诊断故障:

①编码钥匙。

②如果编码钥匙后接收到相同的信息,则检查检测线圈的连接。

③如果检测线圈正常,更换阻断器。

7)点火钥匙收发器、检测线圈或阻断器可能有故障。按如下步骤诊断故障:

①试用另一把钥匙。如果另一把钥匙没问题,则原配钥匙有故障。

②如果试用另一把钥匙出现相同的错误信息,则检查检测线圈的连接。

③如果检测线圈连接正常,断开检测线圈并用电阻计检查检测线圈是否开路。

④如果检测线圈未开路,更换阻断器控制单元。

8.防盗系统部件编程

1)接通点火开关。

2)安装故障诊断仪。

3)从“BODY(车身)”菜单中选择“IMMOBILIZER PROGRAMMING FUNCTION(阻断器编程功能)”。

4)根据故障诊断仪的说明对每个钥匙进行编程,直到所有钥匙都被编程。

5)按照故障诊断仪的指示执行点火循环3次。

6)将点火开关转至“LOCK(锁止)”位置,断开故障诊断仪并测试所有钥匙。

7)如果任何钥匙不能工作,重新对所有钥匙执行该程序。

8)如果任何钥匙不能接受编程,用新钥匙更换并重新对所有钥匙执行该程序。

巡航控制系统电路图如图14-4-1所示。

巡航控制系统不工作/功能失效诊断程序见表14-4-1。

978-7-111-41753-8-Part02-126.jpg

14-4-1 巡航控制系统电路图

14-4-1 巡航控制系统不工作/功能失效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27.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28.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29.jpg

巡航控制系统的目的是自动保持驾驶员设定的车速。当巡航控制启动时,通过连接至加速踏板总成的电气控制电缆来保持或者提高车速。如果车辆必须减速以保持驾驶员设定的速度,巡航控制系统允许节气门回位弹簧关闭节气门。

如果巡航控制设定后,驾驶情况需要突然加速,可以在通常模式下手动按下加速踏板实现加速。如果使用带有手动变速驱动桥的制动器或者离合器,巡航控制不启用。

巡航控制最小的设定速度是29km/h。当巡航控制工作时,组合仪表的“CRUISE(巡航)”指示灯点亮。

巡航控制系统能够监测内部的软硬件故障,以及插接器和线束的外部故障。如果监测到故障,巡航控制立即中止,且程序逻辑电路和硬件逻辑电路分别阻止巡航控制打开节气门。

(1)巡航控制执行器

1)巡航控制执行器是单个部件系统。电子控制同机械部件组合在同一个壳体内。执行器安装在乘客室。主要机械部件包括:

①永磁直流电动机。

②单级传动带传输齿轮。

③芯轴。

④电磁离合器。

⑤连接拉索的离合器片。

⑥尾部开关。

⑦带有减噪护罩的塑料壳体。

⑧减振装置。

2)巡航控制系统的电子部件包括以下单元:

①一台微处理器,控制速度调节并监测输入信号。

②离合器激活电路,为离合器磁铁供电。

③驱动电路,在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起动直流电动机。

(2)巡航控制开关

1)开(ON):要操作综合巡航系统(Global Cruise),把电源按钮打到“开(ON)”的位置。

2)设置速度(SET SPEED):要操作该系统,以29km/h以上的任何速度,按下“设置/滑行(SET/COAST)”按钮或者按下“继续/加速(RESUME/ACCEL)”按钮并松开,车辆将进入巡航控制,当前车速被设定为巡航速度.然后从加速踏板上把脚拿开。按下加速器车速会增加,松开加速器,将会回到设置车速。

3)滑行(COAST):按下并按住“设置/滑行(SET/COAST)”按钮至少1s,节气门将返回到怠速,同时车辆进入滑行状态,松开该按钮,当前车速将被修整为新的设置速度,如果在滑行时,车速低于29km/h,巡航控制功能将取消。

4)继续(RESUME):如果巡航控制处于接通状态,下列几种情况可以使系统中止:

①使用制动踏板或离合器。

②车速超过最大速度。

③维持最低车速失效。

④车速超过巡航设置速度32.2km/h。

通过选择“设置/滑行(SET/COAST)”按钮,继续(RESUME)被取消,同时当前车速将设置为新的巡航速度。

5)加速(ACCEL):按下并按住“继续/加速(RESUME/ACCEL)”按钮至少1s,车速会增加。

6)缓慢上升(TAP-UP):快速按下并松开“继续/加速(RESUME/ACC)”按钮来逐渐增加车速。每次按下并松开该按钮,车速会增加1.6km/h。

7)缓慢降低(TAP-DOWN):快速按下并松开“设置/滑行(SET/COAST)”按钮来逐渐降低车速。每次按下并松开该按钮,车速会降低1.6km/h。

8)释放(DISENGAGE):轻轻地踩下制动踏板,自动车速控制系统会停止,但是设置车速会保存在系统存储器里。也可以将按钮按到“关(OFF)”的位置来释放,但是这样会清空存储器。要得到“继续(RE-SUME)”的参数来重新工作,必须先设置一个速度。关闭(OFF)点火开关也会清空系统存储器。

978-7-111-41753-8-Part02-130.jpg

14-5-1 后置驻车辅助系统电路图

1.驻车辅助系统自检

诊断步骤:

1)将点火开关至于(RUN)位置,倒车辅助系统处于待机状态。

2)将变速杆推入倒车(R)档,倒车辅助系统开始自检,自检通过后,如一切正常,蜂鸣器不响,然后进入检测状态。若有某个雷达传感器损坏或接线不良,蜂鸣器响两声。

2.挂倒车档时蜂鸣器响两声

诊断步骤:

1)检查某传感器是否损坏,如果异常,更换传感器,然后转至“倒车辅助系统自检”。

2)如果传感器正常,更换主机然后转至“倒车辅助系统自检”。

3.挂倒车时车后无任何障碍物但蜂鸣器间歇鸣叫的诊断(表14-5-1)

14-5-1 蜂鸣器间歇鸣叫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31.jpg

4.蜂鸣器不能正确探测障碍物的距离的诊断(表14-5-2)

14-5-2 蜂鸣器不能正确探测障碍物的距离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32.jpg

导航系统电路图如图14-6-1所示。

978-7-111-41753-8-Part02-133.jpg

14-6-1 导航系统电路图

1.收音机不良的诊断(表14-6-1)。

14-6-1 收音机不良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34.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35.jpg

2.无法播放CD的诊断(表14-6-2)

14-6-2 无法播放CD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36.jpg

3.接收不到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的诊断(表14-6-3)

14-6-3 接收不到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诊断

978-7-111-41753-8-Part02-137.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38.jpg

1.导航系统的说明与操作

(1)操作控制(表14-6-4)

14-6-4 控制界面操作表

978-7-111-41753-8-Part02-139.jpg

(2)导航收音机 该部件作为导航系统的操作界面,向导航系统提供操作者的数据输入,并通过显示器向操作者提供导航信息。导航收音机位于仪表板的中央。导航收音机提供以下项目:

①显示屏:所有的导航、音响信息都在此屏幕上显示。

②显示器上的软键按钮,允许菜单选择,并操作导航系统、音响系统。

③导航系统地图,提供显示在导航收音机屏幕上的路线信息。

④给操作者提供语音导向。

(3)导航地图升级与软件更新

注意

①USB接口只能用于更新地图,不可作其他用途,严禁与移动电话或手提电脑等带电源供电设备直接相连。

②系统只支持1.0USB、2.0USB标准U盘,使用MP3播放器或其他记忆卡时,有可能出现不能使用或不稳定现象。

升级与更新步骤:

①软件更新时间最长需要70min,开始更新前需将蓄电池充满电,以防更新过程断电。

②将装有相应软件的U盘与系统相连。

③同时按BND键和SEEK进入工程模式,点击工程模式下“DWNL”键。

④系统弹出“Download SW”,“Down-load Map”,“Download NK. bin”。

⑤选择“Download SW”可自动更新HMI软件;选择“Download Map”可自动更新地图;选择“Download NK. bin”可自动更新操作软件。

⑥软件更新过程严禁拔下U盘、断电及触碰任何按键。

⑦软件更新完后,系统会自动重启。

2.后视摄像头的说明与操作

1)应正常使用车内的后视镜以及左右侧后视镜,不能仅仅关注车内LCD屏幕来倒车。

2)因为白天黑夜、下雨等情况,后视摄像头(CCD)的图像会有所不同。

3)CCD是光学器件,外部的污垢遮盖会严重影响到成像质量,发现后请及时清洗。

4)清洗时应绝对避免尖锐、硬质物体对光学镜面的擦划,否则会引起镜头永久性的划痕,导致成像质量的恶化,影响驾驶员对倒车时障碍物的判定。

5)因为CCD是按确保最大的可视角度来设计,图像有鱼眼失真,这是正常情况。

6)车辆挂入倒车档位时,摄像头延时2s后开始工作;车辆退出倒车档位时,NA-VI延时10s后切断摄像头,或者车速大于10km/h立刻切断摄像头。

7)在使用前确保已撕去贴在摄像头镜头上的保护薄膜。

1.音响主机视图及各PIN功能说明(图14-7-1)

978-7-111-41753-8-Part02-140.jpg

14-7-1 主视图及按键说明图

2.DVD连接端子(表14-7-1)

14-7-1 DVD连接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41.jpg

3.DVD故障简易判断及对应表(表14-7-2)

14-7-2 DVD简易故障排除表

978-7-111-41753-8-Part02-142.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43.jpg

仪表板、计量仪表和控制台电路图如图14-8-1、图14-8-2、图14-8-3、图14-8-4、图14-8-5以及图14-8-6所示。

978-7-111-41753-8-Part02-144.jpg

14-8-1 仪表组电路图01

978-7-111-41753-8-Part02-145.jpg

14-8-2 仪表组电路图02

978-7-111-41753-8-Part02-146.jpg

14-8-3 仪表组电路图03

978-7-111-41753-8-Part02-147.jpg

14-8-4 仪表组电路图04

978-7-111-41753-8-Part02-148.jpg

14-8-5 仪表组电路图05

978-7-111-41753-8-Part02-149.jpg

14-8-6 仪表组电路图06

1.蜂鸣器模块(表14-8-1)

14-8-1 蜂鸣器模块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50.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51.jpg

2.点烟器和烟灰盒(表14-8-2)

14-8-2 点烟器和烟灰盒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52.jpg

3.蜂鸣器模块(带乘客感知系统,见表14-8-3)

14-8-3 蜂鸣器模块(带乘客感知系统)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53.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54.jpg

4.仪表组A(表14-8-4)

14-8-4 仪表组A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55.jpg

5.仪表组B(表14-8-5)

14-8-5 仪表组B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56.jpg

6.仪表组C(1.8L,见表14-8-6)

14-8-6 仪表组C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57.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58.jpg

7.仪表组C(1.6L,见表14-8-7)

14-8-7 仪表组C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59.jpg

8.时钟(表14-8-8)

14-8-8 时钟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60.jpg

9.附加电源插座(表14-8-9)

14-8-9 附加电源插座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61.jpg

1.时钟故障排除(表14-8-10)

14-8-10 时钟诊断排除表

978-7-111-41753-8-Part02-162.jpg

2.点烟器不工作(表14-8-11)

14-8-11 点烟器不工作诊断排除表

978-7-111-41753-8-Part02-163.jpg

3.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表不准确或有故障不能工作(表14-8-12)

14-8-12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表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64.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65.jpg

4.燃油表不准确或有故障不能工作(表14-8-13)

14-8-13 燃油表故障排除表

978-7-111-41753-8-Part02-166.jpg

5.车速表和里程表不准确或故障诊断(表14-8-14)

14-8-14 车速表和里程表故障排除表

978-7-111-41753-8-Part02-167.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68.jpg

6.蜂鸣器不工作(未系安全带警告,见表14-8-15)

14-8-15 蜂鸣器不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69.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70.jpg

1.仪表板说明

(1)点烟器 点烟器位于地板控制台前半部。使用点烟器时,将点烟器完全按入。当点烟器变热后,将自行脱离加热芯。如果点烟器未完全与加热芯脱离,则会损坏点烟器和加热芯。

(2)烟灰盒 烟灰盒位于音响系统下部。使用时将其从中央控制台拉出。烟灰盒照明灯在驻车灯或前照灯点亮时点亮。

(3)数字时钟 数字时钟位于仪表板上,在音响系统上部。时钟显示格式有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

(4)仪表组 仪表组位于转向柱上部,仪表组装饰板内。仪表组中的仪表向驾驶员提供车辆性能信息。仪表组包括车速表、里程表、行程表、温度表、燃油表和各种指示灯。

(5)车速表/里程表/行程表

1)车速表用于按“km/h”测量车速。其仪表组表盘与变速驱动桥输出轴上的车速传感器相连接。

2)里程表用于按“km”测量车辆下线后行驶的累计里程数。其仪表组表盘与变速驱动桥输出轴上的车速传感器相连接。

3)行程表用于测量上次归零后车辆行驶的里程数。其仪表组表盘与变速驱动桥输出轴上的车速传感器相连接。行程表可随时归零,因此驾驶员可从任何起点记录行驶的里程。

(6)燃油表 燃油表的仪表组表盘与燃油箱中的传感器相连接。燃油表仅在点火开关处于ON(接通)或ACC(附件)位置时指示油箱中的燃油量。当点火开关拧到LOCK(锁定)或START(起动)位置时,指针可能指向任何位置。

(7)温度表 温度表的仪表组表盘被连接至与发动机循环冷却液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表指示冷却液温度。长时间在酷热天气下行驶或怠速运行可能会使表针越过中间位置。如果指针移到表盘上半部的红色区,表示发动机过热。

(8)仪表组指示灯 仪表组中的指示灯用于指示车辆工作时特定系统的功能或可能出现的故障。指示灯可以更换。

2.控制台说明

地板控制台安装在车辆地板的通道上,从仪表板中心下部到后排座椅区。控制台前半部有点烟器和变速杆。控制台后半部有驻车制动器操纵杆、杯架、储物盒和后排乘客烟灰盒。气囊系统的传感和诊断模块(SDM)和遥控门锁模块位于控制台下。

刮水器/洗涤器系统电路图,如图14-9-1所示。

978-7-111-41753-8-Part02-171.jpg

14-9-1 刮水器/洗涤器系统电路图

1.刮水器/洗涤器系统部件视图(图14-9-2和图14-9-3)

2.刮水器/洗涤器系统插接器端子(表14-9-1~表14-9-6)

978-7-111-41753-8-Part02-172.jpg

14-9-2 刮水器开关位置图

1—刮水器间歇开关 2—刮水器间歇开关和后雾灯开关 3—刮水器开关

14-9-1 雨水传感器装置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73.jpg

978-7-111-41753-8-Part02-174.jpg

14-9-3 雨量传感器刮水器电动机和洗涤液泵位置图

1—雨量传感器(选项) 2—风窗玻璃刮水器电动机 3—风窗玻璃洗涤液泵

14-9-2 带雨水传感器的刮水器开关(A)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75.jpg

14-9-3 带后雾灯不带雨水传感器(B)的间歇开关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76.jpg

14-9-4 不带后雾灯和雨水传感器(B)的间歇开关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77.jpg

14-9-5 刮水器电动机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78.jpg

14-9-6 天窗模块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179.jpg

1.洗涤器故障(表14-9-7)

14-9-7 洗涤器不能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80.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81.jpg

2.刮水器在所有模式都无法工作故障(表14-9-8)

14-9-8 刮水器在所有模式都不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82.jpg

3.刮水器在HI(高速)档不能工作(表14-9-9)

14-9-9 刮水器在HI(高速)档不能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83.jpg

4.刮水器在LO(低速)档不能工作(表14-9-10)

14-9-10 刮水器在LO(低速)档不能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84.jpg

5.刮水器在间歇档不能工作(表14-9-11)

14-9-11 刮水器在间歇档不能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85.jpg

1.前风窗玻璃刮水器系统

前风窗玻璃刮水器系统由刮水器电动机、连杆、刮水器臂和刮片以及刮水器/洗涤器开关组成。前风窗玻璃刮水器电路有一个自回位装置,该装置由涡轮和凸轮板组成,目的是在开关关闭时使电路暂时接合。刮水器系统由永磁电动机驱动。前风窗玻璃刮水器电动机安装在仪表板上,与前风窗玻璃刮水器连杆直接连接。

前风窗玻璃刮水器电动机的速度有两档,LO(低速)和HI(高速),并有间歇功能。刮水器开关是刮水器/洗涤器开关的完整组成部分。前风窗玻璃刮水器通过转向柱右侧的操纵杆操纵。

2.前风窗玻璃洗涤器系统

前风窗玻璃洗涤器系统由洗涤液储液罐、洗涤液泵、软管、喷嘴和刮水器/洗涤器开关组成。前风窗玻璃洗涤液储液罐安装在左前轮拱防溅罩后部。与洗涤液储液罐相连的是一个洗涤液泵,液泵通过软管将洗涤液注入安装在发动机罩上的两个喷嘴中。洗涤器开关是刮水器/洗涤器开关的整体组成部分。前风窗玻璃洗涤器通过转向柱右侧的操纵杆操纵。

3.背面传感器系统

该传感器安装在前风窗玻璃内侧,靠近后视镜。传感器按45°角向前风窗玻璃投射红外光。如果玻璃干燥,前风窗玻璃前部将把大部分光线反射回传感器内。如果玻璃上有水滴,水滴将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光线。当玻璃上有水时,反射回传感器的光线就会减少。当反射回传感器的光量降至预先设定的值时,传感器中的电子器件和软件将起动刮水器。当刮水器开关处于AUTO(自动)位置时,该装置可按任何速度进行刮水操作。软件根据两次刮水之间湿气的积累速度设定刮水器速度。该系统一有必要便调节速度,以适应湿气聚积速度。

1.前照灯电路图(图14-10-1)

978-7-111-41753-8-Part02-186.jpg

14-10-1 前照灯电路图

2.雾灯电路图(图14-10-2)

3.车外照明灯电路图(图14-10-3~图14-10-5)

4.车内灯电路图(图14-10-6和图14-10-7)

978-7-111-41753-8-Part02-187.jpg

14-10-2 雾灯电路图

978-7-111-41753-8-Part02-188.jpg

14-10-3 牌照灯驻车灯电路图

978-7-111-41753-8-Part02-189.jpg

14-10-4 停车和倒车灯电路图

978-7-111-41753-8-Part02-190.jpg

14-10-5 危险警告灯和转向信号灯电路图

978-7-111-41753-8-Part02-191.jpg

14-10-6 阅读灯乘客室照明灯和行李箱照明灯电路图

978-7-111-41753-8-Part02-192.jpg

14-10-7 车内照明灯带变光开关电路图

1.前照灯未关提醒蜂鸣器不工作(表14-10-1)

14-10-1 前照灯未关提醒蜂鸣器不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93.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94.jpg

2.近光不工作(表14-10-2)

14-10-2 近光灯不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95.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96.jpg

3.远光不工作(表14-10-3)

14-10-3 远光不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97.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198.jpg

4.近光和远光都不工作(表14-10-4)

14-10-4 近光和远光都不工作故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199.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200.jpg

5.驻车灯和尾灯不工作(表14-10-5)

14-10-5 驻车灯和尾灯不工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201.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202.jpg

电动座椅电路图如图14-11-1和图14-11-2所示。

978-7-111-41753-8-Part02-203.jpg

14-11-1 电动座椅电路图

978-7-111-41753-8-Part02-204.jpg

14-11-2 座椅加热电路图

1.驾驶员侧电动座椅总成端子(表14-11-1)

14-11-1 驾驶员侧电动座椅总成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205.jpg

(续)

978-7-111-41753-8-Part02-206.jpg

2.乘客侧加热座椅总成端子(表14-11-2)

14-11-2 乘客侧加热座椅总成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207.jpg

3.驾驶员侧座椅加热控制开关端子(表14-11-3)

14-11-3 驾驶员侧座椅加热控制开关端子表

978-7-111-41753-8-Part02-208.jpg

1.驾驶员侧电动座椅不工作(表14-11-4)

14-11-4 驾驶员侧电动座椅故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209.jpg

2.驾驶员侧加热座椅不工作(表14-11-5)

14-11-5 驾驶员侧加热座椅不工作故障诊断表

978-7-111-41753-8-Part02-210.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