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成化至弘治间海口贸易的发展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成化至弘治间海口贸易的发展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上所述,明成化间,来广州朝贡及贸易的番商已十分活跃。由此可见,广州贸易的发展吸引了各国商船的前来,自马六甲航海至广州成为一条重要的海上商道。限制番舶进入广州,顺势将非朝贡的贸易行为限制在珠江海口沿岸的港澳中进行,这样一种新的海口贸易模式逐渐确定下来。另外,在新的海口贸易形态下,也开始了新的贸易税制,即抽分。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史:成化至弘治间海口贸易的发展

如上所述,明成化间,来广州朝贡及贸易的番商已十分活跃。时驻广东的市舶太监韦眷包庇私舶贸易还允许番商冒充贡使,引起了官僚与太监之间因利益而起的冲突。此一事件在另一方面也说明朝贡体制被突破,一种新的海外贸易形式正在酝酿。

在明初严格的海禁政策下,沿海居民屡屡冒死下海从事走私贸易。走私的贸易之利巨大,而政府却不能获得。当时不少官员已有认识,如礼部左侍郎丘濬所言:“果无违碍,许其自陈自造舶舟若干料数,收贩货物若干种数,经行某处等国,于何年月回还?并不敢私带违禁物件。及回之日不致透漏,待其回帆,差官封检,抽分之余方许变卖。如此,则岁计常赋之外,未必不得其助矧。”[30]丘濬认为下海走私贸易形势严峻,不如放开管理,允许其合法,既可加强官员管理又可抽税有利于财源扩大。

而另一方面,大量外国船只取道广州入贡,也给广州的海防造成压力。明初以来在朝贡体制下,朝贡番舶到海门,先由海道官员核查是否属实,接着随行船队及船上使节、商人从屯门溯珠江入广州城。屯门位于珠江河口右岸,属于东莞南头所辖,自古是进入广州的门户,自唐代以来即在此地驻兵负责巡逻海口,宋元设屯门寨,明代设巡检司,检查船只进出。到了明成化、弘治年间,“贡献至者日伙”,甚至远在西北的撒马儿罕也自海上而来,如记:“撒马儿罕使臣泊六湾还国,枉道至广东,谓将往满剌加市狻猊入贡。”[31]弘治二年(1489年),撒马儿罕使者再次从满剌加取道广州入贡。由此可见,广州贸易的发展吸引了各国商船的前来,自马六甲航海至广州成为一条重要的海上商道。(www.xing528.com)

地方官为了加强海防而做了新的安排,即正常的朝贡使团及船只仍可依明初规定直接航行至广州,但如果朝贡船只附带货物超过规定的,又非贡期,或不是朝贡国的船只,则不允许进入广州,这些船只则被安排在珠江河口外的海澳如屯门澳等地湾泊贸易。由于往来贸易的船只很多,湾泊的范围在河口两岸沿海,以免船只之间发生冲突,而屯门澳是进入广州的必经航道,所以是最为重要的澳口,湾泊船只也最多。新的贸易制度开始在珠江海口实施[32]

限制番舶进入广州,顺势将非朝贡的贸易行为限制在珠江海口沿岸的港澳中进行,这样一种新的海口贸易模式逐渐确定下来。由于番舶停泊在海口,就节省了地方接待贡使商团花费公帑的问题。另外,在新的海口贸易形态下,也开始了新的贸易税制,即抽分。起初,广东市舶进行抽分完全由地方官僚主导,朝廷似乎并不十分清楚,据文献载:“至于抽分之说,自成化至今,或行或禁,纷纭不一。”[33]《天下郡国利病书》也提及“正统年间以迄弘治年俱无抽分”[34]。据郑永常先生的研究,自弘治六年(1493年)广东地方就开始实行了抽分。但是广州的地方官僚一直隐瞒抽分利益,以保护地方的利权。此后因与宦官的争夺利权而逐步透明化[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