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理论:地域文化环境下的研究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理论:地域文化环境下的研究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高速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期及营运期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四)公路景观的三元理论刘滨谊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中提出了组成景观的三大元素[8][9]: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景观、大众行为心理。这种功能分析评价可从区域内人流物流的改善情况、公路景观的功能、交通工程设施及服务区功能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评价。

高速公路景观评价理论:地域文化环境下的研究

(一)高速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期及营运期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自1978年交通部颁布《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开始了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之后,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完善。在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环境现状质量的评价、环境影响的预测、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等领域,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价理论。[7]

(二)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理论

人工生态系统是指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工生态系统受人类社会的强烈干预和影响,具有易变性和不稳定性,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随人类活动而发生变化,自我调节能力差,其系统运行的目的不是为维持自身的平衡,而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运动效率、抗性以及生物与非生物各要素间动态平衡的综合特性。这一概念主要体现了人工生态系统动态的、发展的、整体的一些主要特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三)生态承载力理论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生态学。生态承载力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为生态承载力的支持部分;第二层含义是指生态系统内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为生态承载力的压力部分。生态承载力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它综合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生态城市、生态规划等评价理论。

(四)公路景观的三元理论

刘滨谊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中提出了组成景观的三大元素[8][9]: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景观、大众行为心理。全球几乎所有的景观规划设计都包含这三个方面的元素,所不同的只是针对具体的规划设计情况,三元素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视觉景观形象是大家所熟悉的,主要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观,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

环境生态景观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注入景观环境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理环境。(www.xing528.com)

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多种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环境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从人类的心理感觉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公路的视觉景观形象、公路的环境生态景观、公路使用上的大众行为心理,这三大方面组成了公路景观的三元,也是进行公路景观分析评价的依据。公路的视觉景观形象与美学有关,环境生态景观与环境有关,大众行为心理与功能有关,因此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需要从美学、环境、功能三个方面来入手。

l.公路景观的环境分析评价

公路景观的环境分析评价应以自然和生态原则为基本依据,将公路本身及周边一定范围内自然的、生态的、人文的、社会的综合体作为特定结构功能和动态的宏观系统来研究。这种环境分析评价可从公路对地形与地貌的影响、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几方面来进行分析评价。

2.公路景观的功能分析评价

公路景观的功能分析评价是从人类的心理感觉角度出发的,是对公路解决区域人物流通的效率、公路交通设施对人们活动的关怀程度以及公路使用者的心理感受进行分析评价。这种功能分析评价可从区域内人流物流的改善情况、公路景观的功能、交通工程设施及服务区功能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评价。

3.公路景观的美学分析评价

公路景观的美学分析评价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出发,利用美学规律,研究公路空间实体景观是否令人感觉赏心悦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这种美学分析评价可从公路与周边景观的协调程度、公路景观的视觉效果、公路沿线附属工程的视觉效果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