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域文化环境下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地域文化环境下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地域文化环境为背景,在高速公路隧道洞口的景观设计中,如何更好地表达当地文化特点,从而使隧道洞口景观传达出丰富的相信量,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对隧道洞口当地文化的挖掘;二是洞口造景方法的表现手段。另外,二郎山隧道洞口景观,为了与当地文化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该隧道洞口特别设计了具有强烈藏式建筑风格的洞门。

地域文化环境下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以地域文化环境为背景,在高速公路隧道洞口的景观设计中,如何更好地表达当地文化特点,从而使隧道洞口景观传达出丰富的相信量,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对隧道洞口当地文化的挖掘;二是洞口造景方法的表现手段。

(一)挖掘地域文化

高速公路除了具备交通功能外,还是了解沿途地区文化的“窗口”,高速公路的延伸实际上也是地区文化的“释放”。人们可以通过高速公路这个“信息链”,将沿线民俗风情“尽收眼底”,其中,最直观的文化景观就是隧道入口。[27]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子集,是一种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文精神等要素所产生的具有独特内涵的新艺术形态。而地域文化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是不同的,同是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地域文化更多地受限于地域限制和民俗风情要素。[28]对当地地域文化的内涵的挖掘文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典故

从历史文化方面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典故进行挖掘。隧道景观设计者要认真研究隧道所处地域的地方志,从中寻找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文化事件,对其进行仔细研究,找出与隧道洞口设计的契合点来设计隧道门洞。比如山西的雁门关隧道洞口,在设计时就是挖掘了雁门关的历史资源。雁门关位于山西代县,又名“西陉关”。雁门关在峻拔的雁门山脊,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吕氏春秋》)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一直到抗日战争,历代军事家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在大量搜集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的隧道景观突出了雁门关塞的险峻和重要性(图4.30),而隧道的开通更是体现了高速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图4.30 山西雁门关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2.从旅游资源内容方面挖掘设计思想

高速公路是一个地区对外信息交流的窗口,特别是隧道洞口景观的设计对过往游客和司乘人员留下的印象更深。所以选取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用一定的景观语言和艺术形象对其进行加工提炼,不仅可以展示该地的旅游资源形象,还可以提升高速公路的景观形象。如昆石高速公路上的清水沟1号隧道洞口(图4.31),造型采用仿石林地貌的喀斯特形态,不仅给旅途增添了意境特色,还在本段高速公路上起到了地标作用。[29]另外湖南湘西的吉首高速途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设计的凉水井隧道(图4.31)、火麻冲隧道、青山岗隧道都是在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设计的,很有地方特点。

图4.31 吉首高速上的凉水井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3.从当地人的民族习俗及精神生活中行挖掘文化主题

每个地方的人都有各自浓郁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思维方式,文化只有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其价值才能保留。在高速隧道洞口的景观设计中可以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广东的梅河高速是连接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和粤东山区的交通干线,从东(梅州)向西(河源)排列顺序为:葵岗隧道、鸡雄山隧道、三断岭隧道、黄牛坳隧道、东山岗隧道,途经客家文化的核心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客家文化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30]在该条高速隧道洞口景观的设计中以客家文化为创作源泉(图4.32),将客家特有的建筑、民俗、色彩的素材融入其中,让人们在行车中感受客家文化的风采,感觉在客家文化氛围中穿行。

图4.32 广州梅河高速东山岗段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4.从隧道工程修建的故事中挖掘文化素材

在每一条高速路的修建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些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特别是高速路隧道建设是整个工程的重点。许多人为之付出了心血,甚至牺牲了生命。所以,从隧道工程建设的历史渊源中去挖掘设计素材,能使过路乘客更详细地了解当年隧道的修建过程,唤醒人们的记忆。如福州马尾隧道洞口的石雕像,雕刻着当年修筑隧道的解放军英雄形象(图4.33),也表达了对当年解放军付出辛勤劳动的纪念。另外,二郎山隧道洞口景观,为了与当地文化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该隧道洞口特别设计了具有强烈藏式建筑风格的洞门。另外,在洞门口的巨石上刻有雄浑激越的《歌唱二郎山》曲谱与歌词,以无声胜有声的形式提醒着每一个经过这里的人们,表达对当年修筑川藏公路官兵所付出艰辛劳动的敬仰之情,引发人们无尽的向往与遐思(图4.34)。

图4.33 福州鼓山隧道洞口的解放军石雕像

(www.xing528.com)

图4.34 川藏高速二郎山隧道洞口的立石

5.以当地的宗教信仰为设计元素

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各自的宗教信仰,从而体现出了当地人的思想和文化,这也是隧道洞口设计的元素之一。如广西钦崇高速路是中国—东盟陆路通道沿海公路的重要路段,在道路沿线及其隧道洞口的设计时充分提炼了广东当地民族与东南亚国家宗教信仰的相似性,并大胆引进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文化元素,隧道洞口的设计及绿化均体现了东盟特色。端墙式洞刻有佛塔、菩萨、狮子等浮雕像,勾勒出浓浓的东盟风情,与远处广西美好的自然风光相融合,全程视野开阔、舒适,令过往乘客难以忘怀(图4.35)。

图4.35 广西钦崇高速路河山隧道洞口

另外,还可以从当地的独特建筑、独特服饰、优美的传说、历史典故、手工艺等文化中汲取高速隧道洞口的设计素材。所以说,地域文化特色与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结合融入更多的人文因素,唤起人们内心的共鸣,既摆脱了隧道洞口景观千篇一律的设计模式,也使其更具有代表性和可识别性,同时也弘扬了地域文化的本土特色。可见,以地域文化为背景,因地制宜,提取高速隧道所在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既满足了安全、实用、美观的前提,也更容易引发人们心中的共鸣,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31]

(二)高速公路隧道洞口造景表现手法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造景就是在充分挖掘的地域文化素材的基础上,运用抽象概括、具象和象征、隐喻和明喻等方法在高速隧道洞口的设计上表现出来。

1.抽象概括具象的方法

所谓抽象概括,就是通过联想、想象,把种种具体的现实对象设置为符号。符号的象征性不仅在形式上使人产生视觉联想,还可以产生移情,达到情感的共鸣。此手法抽象地概括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或历史典故,合理设计于隧道洞门的结构装饰之中,使得生硬的构筑物具有人文气息。通过这种最直观的表达,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司乘人员传达周边地区的人文环境和地方特色。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野象谷百花山隧道洞口景观,通过简洁的设计,把洞口设计成傣族公主的冠冕(图4.36)。设计理念就是来自傣族的建筑和服饰中都有向上突起的尖角形式,概括地提取出傣族的艺术元素,并用抽象的形式来表示具象的内容,以突出民族风情,让司乘人员感受当地绚丽多姿的文化。

图4.36 云南思小野象谷的百花山隧道洞口

2.象征与隐喻方法

象征即利用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用一种含蓄深刻的方式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中国人是很擅长使用象征手法表述意义的民族,如用四兽象征四方,用天圆地方象征宇宙。隐喻最初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设计领域,隐喻已成为设计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用暗示、联想、回忆等手法使人领会设计物体中看不见的东西。吉首高速上牛角山隧道洞口景观(图4.37),将传统柱式洞门的双柱向前延展,采用弧线形状外别的造型适当遮挡洞口的边坡,形成抽象的牛角形,隐喻当地的牛角山,造型新颖、简洁。[32]

图4.37 吉首高速上的牛角山隧道洞口

3.明喻方法

明喻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手法,比较容易理解。在端墙式隧道洞口的设计中常用壁画的方式表达地区的文化特征,可将文学中明喻手法用于其中,显得明了生动。例如广东梅河高速公路,从河源端通往梅州方向端,以广州客家文化为创作源泉,并以当地客家民族特有的建筑、民俗、色彩为素材,在设计上运用明喻再结合象征表现的手法,体现创建绿色生态文化的思想,将客家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表现方式相结合,工程建设和环保绿化相结合,让人们在行车中感受客家文化的风采。另外,京珠高速公路的粤境北段中,样式多变的隧道洞口结构采用了彩绘的手法表现文化特征,全线7座隧道洞门都根据当地的特点,分别绘上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图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