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镇之变:北朝的遗产与中国大唐的崛起

六镇之变:北朝的遗产与中国大唐的崛起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动乱起自六镇地区,故称为“六镇之变”。六镇军民的不满累积超过临界点,终于酿成武装起事,又因基层军民受压迫最重,故叛乱起自基层。至此,六镇尽为反叛镇民所占据。525年破六韩拔陵渡河逃亡,六镇之变平定,六镇兵、民二十万被俘,北魏政府将他们迁离家乡,分配在今河北的瀛、冀、定三州就食,至此六镇总算安定下来,然而河北又立即发生问题。

六镇之变:北朝的遗产与中国大唐的崛起

524年(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北魏北方边疆地区爆发大规模动乱。动乱起自六镇地区,故称为“六镇之变”。

所谓“六镇”是六个边防军屯驻处,即御夷镇[4]、柔玄镇[5]、怀荒镇[6]、抚冥镇[7]、武川镇[8]、怀朔镇[9],都位于阴山山脉南麓。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破柔然后,为保卫首都平城,沿阴山设立六镇,派兵驻防,历代沿袭,成为北魏西北边区的国防要地。又因军队长久驻屯,军眷聚集,相关产业应运而生,六镇渐渐具有相当的人口与经济力,成为一连串军事市镇,六镇地区也成为北魏国内的边防特别区。

驻防六镇的都是职业军人,本来在北魏的社会阶级中属于贵族,种族则包括鲜卑、汉人与其他胡人文化为传统鲜卑文化,当地汉人已经胡化,风俗习惯更倾向于鲜卑。孝文帝迁都洛阳、激进汉化后,六镇一带忽然变成国家偏远军事地区,与洛阳的中央差异越来越大。六镇地区鲜卑传统文化深厚,迁都后北魏中央政府忙于推动汉化与对南朝作战,贵族高官则贪污腐败,贪图个人享受,从此根本无暇也没有意愿管理此一地区,导致六镇地区始终无法汉化,在心理上、文化上与中央的差异与隔阂日深。

迁都洛阳后,北魏的军事重心变为南方前线,北方防务逐渐不被重视,六镇将领的地位迅速低落。何况自从北魏汉化,推行九品中正制度以来,仕宦途径被南迁的世族把持,六镇人以前出仕做官、免除税役的特权都被取消,遂由“国之肺腑”逐步沦落为“镇户”,等于魏晋以来的世袭兵户。当迁到洛阳的鲜卑大族子弟受到汉化的洗礼,通过九品中正制人人荣显、富贵安适的同时,六镇驻军的社会地位却沦落到低层。驻镇军官被排斥在“清流”之外,升迁困难,镇兵的地位更是低贱,与谪配的罪犯和俘虏为伍,受到镇将、豪强残酷的奴役和剥削。北魏南迁后,塞外的柔然部死灰复燃,又转趋强盛,不时进扰掠夺,士卒生活更加危险与困难。北魏政府对此视若无睹,不加理会,反而在眼不见为净的心理下,常将贪赃有据的不良官吏与重刑犯人调入此处,当地的社会与经济问题因此更加严重,矛盾更加激化。六镇军民的不满累积超过临界点,终于酿成武装起事,又因基层军民受压迫最重,故叛乱起自基层。(www.xing528.com)

正光四年(523年)底,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因与指挥官失和,杀掉官员造反。后自称“真王”,攻克沃野镇,又北进包围武川、怀朔二镇。不久柔玄镇镇民发动叛变,民变领袖莫折大提攻占高平,关陇响应。至此,六镇尽为反叛镇民所占据。

正光六年(525年)二月,胡太后和孝明帝发动政变,夺回政权,随即派使节出使柔然,要求柔然协助平叛。柔然出兵十万向西进逼沃野镇,连战连捷,大败六镇军,北魏也派元琛率军自平城出发,并分化招降六镇军。525年破六韩拔陵渡河逃亡,六镇之变平定,六镇兵、民二十万被俘,北魏政府将他们迁离家乡,分配在今河北的瀛、冀、定三州就食,至此六镇总算安定下来,然而河北又立即发生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