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汉代墓室艺术的代表成就

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汉代墓室艺术的代表成就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指用于祠堂或墓室等建筑的具有装饰画性质的砖石。秦汉时期由于大量使用砖石修建陵墓、祠庙、门阙等,因而这一时期的画像石和画像砖的艺术成就斐然。以刻凿法制成的画像石和模压焙制的画像砖在汉代绘画中有重要地位。画像石和画像砖留存下来的极多,它们是汉代墓室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汉代厚葬风气盛行和经济发展繁荣。其中嘉祥武氏祠石室、长清孝堂山石祠和沂南画像石墓最具代表性。

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汉代墓室艺术的代表成就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

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指用于祠堂或墓室等建筑的具有装饰画性质的砖石。画像石多用来装饰祠堂、门阙等地上建筑,画像砖常用来装饰墓室内部。在河南、陕西等地已经发现有战国时期的模印空心砖。秦汉时期由于大量使用砖石修建陵墓、祠庙、门阙等,因而这一时期的画像石和画像砖的艺术成就斐然。以刻凿法制成的画像石和模压焙制的画像砖在汉代绘画中有重要地位。工匠在创作中不仅要考虑砖石画像的造型和构图,更要兼顾建筑、雕塑的形式特点做整体考虑。画像石和画像砖反映的内容极广,有现实生活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祥瑞图案等。画像石和画像砖留存下来的极多,它们是汉代墓室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汉代厚葬风气盛行和经济发展繁荣。由其形成的艺术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画像石

画像石是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综合性美术品,其雕刻技法主要有单线阴刻、减地平雕、减地平雕加阴刻、减地浮雕等。目前已发现的画像石主要集中在今山东西部和南部、江苏北部、四川西部的岷江地区、河南南阳地区、陕西北部和山西西北部等汉代政治、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

山东在汉代属经济富庶、文化发达的地区,是汉王朝历代封王的重地。特别是东汉时期,封建豪强地主经济进一步发展,厚葬之风盛行。再加上该地区多产适于雕刻的岩石,为画像石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因此山东成为汉画像石遗存最多、分布极广的地区。其中嘉祥武氏祠石室、长清孝堂山石祠和沂南画像石墓最具代表性。

武氏祠位于嘉祥县南约15千米的武翟山北麓,原有武梁祠、前石室、左石室、后石室四个石室和两个石阙、一对石狮。画像石共计40余块,是公元147年前后的作品,表现了神仙传说、灵异祥瑞、历史故事、车马出行等内容(图3-3)。不同内容分刻于石室的不同位置,其中尤以宣扬帝王神仙、孝子烈女、义士刺客的历史故事最为丰富。各种画像旁边都有榜文题铭和赞语,有助于了解画面内容。画面采用减地平雕加阴刻的表现技法,具有质朴的风格,布局工整严谨,人物多为平列式展开,形象处理得规律化,具有装饰效果。武氏祠左石室第四石上的《管仲齐桓公》《荆轲刺秦王》《伏羲女娲》(图3-4)取材于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是画像石中的杰作。其中荆轲怒发冲冠,脸颊圆鼓,双手前扑,形象鲜明,动作极为夸张。武氏祠左石室第三石上的《泗水升鼎图》(图3-5),戏剧性地再现了青铜铸成的九鼎将坠未坠时各种人物的动态及心理活动。

长清孝堂山石祠相传为西汉孝子郭巨的祠堂,但从祠内最早的题记和画像风格推测,石祠应建造于公元1世纪前后,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东汉石祠。祠内东、西、北三壁和石隔梁上密布着36组汉代画像,内容涵盖极广[3]。北壁上下两层刻有《大王出行图》和《二千石出行图》。东、西壁壁画都分为三层。东壁上层为神话人物伏羲、东王公,以及吹奏乐器、挽车、顶物的人物等。西壁上层为女娲、西王母及其他人物,中层为迎客、出行、战争等场景,下层为庖厨、乐舞杂技、狩猎、进贡等内容。石隔梁东面为《捞鼎图》,西面为《桥上坠车图》,底部为《日月星辰图》。众多内容中最多、最重要的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部分。雕刻技法以单线阴刻为主。画像石上的形象稚拙淳朴,造型概括生动,线条简洁洗练、雄劲明快。

图3-3 西王母、历史故事、车骑画像石(拓片)

东汉
长184厘米,宽140厘米
山东省嘉祥县武翟山出土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藏

图3-4 《管仲射齐桓公》《荆轲刺秦王》《伏羲女娲》画像石(拓片)

东汉
长100厘米,宽67厘米
山东省嘉祥县武翟山出土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藏

图3-5 《泗水升鼎图》画像石(拓片)

东汉
长95厘米,宽44厘米
山东省嘉祥县武翟山出土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藏

沂南画像石墓位于山东南部的沂南县北寨村,在汶、沂两水之间,年代约为东汉晚期。墓门、壁面、拱、础、门额、门枋等处有42块精美的画像石,共计73幅画面。第一组为墓门画像,表现的是墓主生前率兵打败异族的场面,是对墓主生前显赫战功的颂扬;第二组为前室画像,表现的是死后哀荣;第三组为中室画像,表现的是墓主生前安乐的生活,如出行、丰收宴乐、百戏(图3-6)等,以及历史和传说故事;第四组为后室画像,表现了墓主夫妇生前的生活。其雕刻手法与武氏祠类似而有进步。除极少量浮雕和圆雕外,大部分采用减地平雕加阴刻的表现技法,但刀法不规则,铲地较薄且粗糙,轮廓不如武氏祠画像石那样严谨规整,形象主要靠细劲流畅的线条来表现,比例准确,画面古朴而富有生气。山东地区的画像石大多采用剪影式的表现方式和浅浮雕的雕刻技法,人物取正侧面形象,动作夸张强烈,绘画性较强。

河南南阳是汉文化的发源地,皇亲国戚、大地主、大商人集聚于此,因此此地画像石十分集中,艺术性较高。现今南阳地区发现的画像石多达1200多块,多用于门楣、门扇、立柱及横额上。南阳的画像石兴起于西汉末年,繁荣于东汉中期,衰落于东汉末期。早期多描绘神话传说、祥瑞图案,中期多描绘墓主的现实生活,如舞乐百戏(图3-7)、狩猎、车马出行、投壶等,极富特色。也有些表现成仙思想的羽人、翼龙、东王公、西王母等。表现历史故事的较少。早期的雕刻技法为剔地浅浮雕,人物造型不够准确;中期雕刻技法多采用剔地浅浮雕加阴线刻,造型有意不求准确,注重神似,表现手法写实中略有夸张,具有强烈的动感,构图疏朗空灵,风格粗放豪迈、浑朴古拙。

图3-6 《宴乐百戏图》画像石(拓片)

东汉
长118厘米,宽48厘米
1954年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出土
原地封存

四川地区的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乐山眉山、成都等地。重庆地区也分布有汉画像石。这些汉画像石除用于构筑墓室外,多见于崖墓、石棺和石阙上。四川的崖墓画像石采用浅浮雕,兼刻以粗率的阴线,形象浑朴古拙而活泼生动,艺术风格与南阳画像石类似。成都市郫都区石棺画像石采用减地平雕加阴刻技法,底子多凿以密集的条纹,与山东武氏祠画像石风格相近,但凸面形象不像武氏祠的那样平光。四川是石阙遗存最多的地区,如雅安的高颐阙(图3-8)、绵阳的平阳府君阙,渠县的沈府君阙、冯焕阙,另外还有重庆盘溪的无铭阙等,都是东汉时期的遗物,其上均有装饰,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www.xing528.com)

陕西出土的汉画像石以绥德出土的最多、最集中,榆林市、米脂县、子洲县也有发现。其表现的内容较单纯,大多反映的是农牧业生产(图3-9)和狩猎活动,也有表现墓主生前车马出行、舞乐百戏、宴饮家居击剑、六博,以及东王公、西王母、羽人、四神的内容(图3-10)。雕刻方法是先在石板上墨画轮廓,有的还用朱砂点染,然后减地平雕,画面凸起,不加阴线刻,着重表现大体形貌,形象简洁生动、古朴自然,呈剪影效果。也有少数人物面部、衣纹及禽兽、建筑细部加刻阴线的。还有一种刻纹粗且深的纯阴线刻。

图3-7 《舞乐百戏图》画像石(拓片)

东汉
长148厘米,宽42厘米
河南省南阳市崔庄出土
南阳汉画馆藏

图3-8 高颐阙

东汉
主阙13层,高约6米,宽1.6米,厚0.9米;子阙7层,高3.39米,宽1.1米,厚0.5米
雅安汉阙博物馆藏

图3-9 《庭院收割图》画像石(拓片)

东汉
高132厘米,宽52厘米
1975年陕西省绥德县延家岔村出土
绥德县博物馆藏

图3-10 墓门横额画像石(拓片)

东汉
1965年陕西省绥德县四十铺镇出土
绥德县博物馆藏

(二)画像砖

画像砖主要集中在河南洛阳、郑州及四川成都,陕西、山东、安徽、江苏和浙江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分布范围较画像石窄。画像砖艺术兴起于战国时期,繁盛于汉,影响深远。画像砖一般砌于墓道和墓室的两壁,也有砌于墓室后壁的,多则几十块,少则几块。画像砖较画像石易于加工,画面大多精致。大型空心砖通常用于墓室装饰,少数用于地上的宫殿建筑。其图案和花纹是用印模捺印而成的,小的多为浮雕加阳线构成,大的多是绘画性的阴线构成。小型的实心方砖和条砖都是模制的,图案和砖体一起模印而成,具有很强的绘画性。

出土的秦代遗物中,除各种瓦当外,大多是尺寸较大的空心砖,发现于陕西西安、宝鸡凤翔和咸阳。空心画像砖上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精致,人物五官犹如笔绘。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刻有狩猎等图像的空心砖,是现已发现的秦代模印画像砖中内容最丰富的一件。砖面使用多种印模,捺印出侍卫、宴飨、苑囿景色及狩猎四种画像。整块画像砖构图洗练,刻画生动,再现了秦代王公贵族的生活画面。

汉画像砖流传下来的较多,构图形式有长条形和方形两种。在河南洛阳、郑州等地发现有西汉和东汉早期的空心画像砖,内容为现实生活(图3-11)和动物纹样,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在方城、南阳、邓州等地也有空心或实心的画像砖出土。

图3-11 《宫阙图》画像砖(拓片)


长15厘米,宽7厘米
河南省郑州市出土

四川的画像砖多作于东汉晚期,皆为实心砖,是镶嵌于墓壁间作为壁画装饰用的。画像砖集中于成都地区,一般为40厘米见方的方砖,在湿砖坯上用刻有画像的木模压印,然后烧制成砖,有的烧成后还施以色彩。题材除极少量的西王母、伏羲、女娲、羽人等神话人物外,绝大部分表现的是宴饮宾客、车马出行、属吏仪仗、乐舞百戏、宅院庄园等墓主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劳动者的各种生产活动。画像砖构图简练,形象写实而生动,风格自由抒情,刻纹坚实劲利,具有浓郁而独特的地方特色。《弋射收获图》画像砖(图3-12)1972年出土于四川大邑县安仁乡,约占整个画面2/3的上半部分表现的是弋射场景,下半部分表现的是收获情景。整块砖构图简练,刻画精细,形象为浅浮雕,采取写实手法,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情趣。四川成都羊子山出土的《盐场图》画像砖(图3-13)采取全景式构图,以象征和概括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蜀地的自然风貌和制盐的艰苦劳作场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