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曹魏文化:武圣关公的崇拜和影响

曹魏文化:武圣关公的崇拜和影响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关羽又被放进武庙,被列为名将之一。武圣关公庙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文圣孔庙。在舞台上,关公的形象都是完美的英雄,面如重枣,长髯飘拂,威武气概。他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上下共仰,华夏神州与东瀛海外中外同奉。

曹魏文化:武圣关公的崇拜和影响

关羽死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关羽当作“忠义”的化身大加弘扬,关羽的地位被抬得越来越高,“由侯而王”“旋而进帝”,最后被尊为“武圣人”。隋唐年间,人们在当阳首建关庙。后来,关羽又被放进武庙,被列为名将之一。宋代以后,关羽便被戴上了“武圣”的桂冠。默默无闻了八百年的关羽,被宋徽宗连升三级: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宁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元文宗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明神宗封之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又把关羽庙升格为“武庙”,与文庙——孔庙并列。清代皇帝标榜关羽为“万世人极”,封之为“忠义神武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清史稿·礼乐志》),在北京修建了关帝庙,还通令全国,普建关庙,按时奉祀香火。武圣关公庙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文圣孔庙。清代一朝,仅北京一地关庙就有一百一十六座,而且有些关庙的建筑规模也远远超过了孔子的文庙。在国内所有的关庙建筑中,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有五、六处,如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荆州关帝庙,河南许昌灞陵桥关帝庙,山西关羽故里常平关帝庙等。

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三国戏”热,许多著名的剧种都有相当数量的“三国戏”和“关公戏”。以京剧为例,一百四十八出“三国戏”,单独写关公的戏就有二十出。比较著名的有《古城会》《单刀会》《华容道》《走麦城》《灞陵挑袍》等。在舞台上,关公的形象都是完美的英雄,面如重枣,长髯飘拂,威武气概。即使在《走麦城》里,他也照样英雄本色有增无减,威风凛凛。

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谥和戏曲、文学的演绎描述,一个“对国以忠、待人以仁、处事以智、交友以义、作战以勇”,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关公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是全方位的万能之神,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上下共仰,华夏神州与东瀛海外中外同奉。(www.xing528.com)

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也有人说,关公是一种精神。其实,关公文化已经超越了关羽本身,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佛教道教教义所称道的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