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河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河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滨水区的各项自然过程常常受到不合理开发建设的强烈干扰,各种自然形式也在所难免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滨水地区高强度、高密度建设开发建设,对滨水区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城市滨水区大量非生态化工程的开发建设,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滨水区经济开发功能单一,环境污染防治不力,导致滨水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差。

城市河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滨水区的各项自然过程常常受到不合理开发建设的强烈干扰,各种自然形式也在所难免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负面影响在今天快速步入城市时代的我国表现尤其严重。

(1)滨水地区高强度、高密度建设开发建设,对滨水区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一方面,滨水地区从来都是城市建设开发的热点地区,一些滨水区密密麻麻高耸的巨大建筑物如铁桶般紧紧箍住水体,阻碍了水陆风向城市纵深方向延伸,大大减弱了城市其他区域与水滨空间之间的空气交换过程,不利于城市污染和热岛效应的缓解;另一方面,过高密度的开发严重压迫水滨绿地空间,很多原本自然的滨水区完全变成人工环境,这对于水滨生态系统和生物过程的连续性无疑是毁灭性的破坏。

(2)城市滨水区大量非生态化工程的开发建设,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一方面,以大片不渗水表面代替了自然状态下的可渗水表面,再加上城市快速排水系统的影响,河水水量会随雨量快速上涨,洪峰的尺度也显著提高,河流的调蓄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掠夺性的开发,随意性填埋改道、盲目性开发,使得滨水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引发了地表径流陡增、洪涝灾害加剧、湿地功能退化等生态退化现象。据美国一些城市的调查,不透水地面达12%时,平均洪流量为17.8m3/s,洪水汇流时间3.5h;不透水地面达40%时,平均洪流量为57.8m3/s,洪水汇流时间为0.4h。(www.xing528.com)

(3)滨水区经济开发功能单一,环境污染防治不力,导致滨水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差。一方面绝大部分水滨土地仍被传统性、依赖水为生的产业或资源消费型的水域活动所占据,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无处理直接排入城市河道湖泊等,造成水体水质恶化,加重了城市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随着房地产业升温和开发效益所驱,大部分滨水区被开发为住宅、办公楼等非公众建筑,市民一般无法接近,滨水生态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滨水区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