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河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创造美丽城市

城市河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创造美丽城市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人创造了城市,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物质基础中的机械包括人劳动的工具和产品,建筑、自然环境是人的栖身之所,能够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这样,城市美感就产生了,城市建筑、城市机械、城市自然环境也就变成了人的审美对象。城市在上升,人类文明在上升,一切都在无止境地发展。相对于城市中的社会群落而言,城市是他们生存的家园。城市是人生命活动的结果,反过来,城市又满足了人生活的需要。

城市河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创造美丽城市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是人类创造的不同于天然造化的人类生存空间,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以建筑物为主要围合手段,形成一个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高度组织起来的人口集中的地域,是依一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心。

城市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结合体,包含错综复杂的要素和方面,比如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经济功能、社会组织功能、文化与精神的象征性等。

城市由人、机械、建筑及自然环境4个部分组成。首先,从人的角度考虑,城市是具有异质性(包括各种职业)、密集性及永久性的聚居地区。居住在其中的人,数量众多,人口构成复杂,关系多种多样,具有不同的语言、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城市人创造了城市,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其次,从机械、建筑及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城市有发达的物质基础,它有经人们长期经营建设而形成的建筑设施和机械,如工厂、生产机器、民居、商贸建筑、宫殿、寺庙、府第、园林、街道、广场、体育馆场等,还有河流、山川等自然环境。它们是城市的物质现实,是城市人的精神结晶或留下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痕迹,反过来,这些物质现实可以反映物质基础之上的精神、思想等抽象的上层建筑,如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价值观念等。

城市物质基础中的机械包括人劳动的工具和产品,建筑、自然环境是人的栖身之所,能够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机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意义不仅于此,它们既可以有实用价值,也具有审美价值。因为城市机械、建筑和自然环境具有丰富的审美含义,可以反映人类的观念、意识、情趣、审美倾向、审美原则,从而使人以精神的方式或在精神的时空中获得生命新体验和充分满足,产生一种最终肯定生命价值的情感波动。这样,城市美感就产生了,城市建筑、城市机械、城市自然环境也就变成了人的审美对象。

那么,城市美感究竟通过哪些对象或形式实现的呢?

首先,就人类而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高度发达的文化结晶。城市发展水平往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人群的文化发展水平。所以,城市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类的辉煌战绩,城市往往给个人带来自我实现需要满足的情感体验,社会人群则往往对城市有非常自豪的情感体验。例如,意大利著名未来主义画家波菊尼(Umberto Boccioni)的名作《城市在上升》就表达了人对城市的热烈礼赞。城市在上升,人类文明在上升,一切都在无止境地发展。用钢铁、水泥、玻璃、有机物等现代材料构筑的城市代表了现代人关于城市的梦想,高大的脚手架林立,现代化的建筑鳞次栉比,使人置身于强烈的动势之中。城市人在歌颂现代,歌颂未来,歌颂速度、机械、运动、热量,这种热烈的、对现代城市文化歌颂的情绪,以未来主义审美艺术的形式张扬出来,这就是城市美感实现的途径之一。

其次,就机械而言,情况就较为复杂。这要分为两个层次:在城市里,一方面,机械使人的身体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机械将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取代了人的体力劳动,电脑甚至部分取代了人的脑力劳动,这无疑使人类获得了极大的闲适和愉悦。人们从功利的追求转向了对艺术审美现象的欣赏,这是城市美感实现的途径之一。然而,另一方面,先进、强大的机械固然解放了人类,却使人类日益依赖于机械。(www.xing528.com)

最后,就城市建筑和城市自然环境而言,从中也可以反映出人对城市的体验,这些体验中就有城市美感、城市建筑构成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它本身其实也是城市精神的象征,城市居民心灵的物化结果。中国古语云:安居乐业。而单个的建筑是人在城市中安居乐业的根本。城市其实也是一个放大的建筑物,车站、机场是其出入口,广场是其客厅,街道是其走廊。相对于城市中的社会群落而言,城市是他们生存的家园。因此,城市建筑也会像镜子一样地反映出城市社会群落的精神风貌。世界上有非常多的优秀的城市,中国的皇城北京、六朝古都南京、繁华之都上海、东方明珠香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城市,如巴黎伦敦华盛顿、柏林、巴西利亚、纽约罗马雅典等,成为人类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珍珠,成为人类身体和精神休养生息的场所。

在众多的城市建筑之中,城市住宅与人的关系最为紧密,城市住宅直接容纳了城市社会的主体,城市住宅的建设直接就是城市居民家园的建设,城市居民的生、老、病、死都发生在住宅之中,人对其所居住的城市就会有一种眷恋之情。所以,城市居民对城市建筑主要是一种归宿性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城市美感实现的途径之一。

城市自然环境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成分,它们装点、美化着城市,使整个城市优雅、整洁、开阔、和谐。例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江南水乡,毗邻江、海、湖,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城市环境,使生活、工作在宁波的居民及外来游客享受到很高的环境舒适度,感到心情舒畅。人类来自大自然,生活在大自然,和大自然有着不解之缘,城市自然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城市美感油然而生。

城市是人生命活动的结果,反过来,城市又满足了人生活的需要。生存于城市之中的人与城市游客不一样,城市居民生活或生长于城市之中,对其所居住的城市有家园之感,不只有一些印象、认识,还有种种深刻、复杂的生命体验,其中当然有审美体验,这些生命体验就形成城市人的种种情感。城市游客审美的本质在于人类对于新的生命空间和新的生存方式的渴望与寻找,城市游客不只对城市的外在形态作一些观察、阅读,在表面浮光掠影式的观照中,其实暗含着生命求新的冲动,产生不同于城市居民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也会反映到城市游客的大脑中去。

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就是大脑皮质从抑制到兴奋的过程,是相对稳定的审美经验的激发流动、重新组合的过程,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聚精会神的体验时所感受到的无穷意味的心灵战栗。因为这些审美体验是与人的生命相联系的,所以,分析这种城市审美体验一定要对人的生命体验进行研究,这样才可以发掘城市审美体验的深刻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