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帘下的太子身世之谜

历史帘下的太子身世之谜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宸濠的檄文引出一个涉及宫闱秘闻的敏感话题,即皇帝朱厚照的身世之谜。刘林当场答应下来,为郑旺寻找女儿。刘林把这些什物隐匿起来,又送给郑旺一些衣靴布绢之类,诡称是其女的回馈之礼。郑旺收到贵重礼物,摆起皇亲的派头来,在乡间作威作福,结果事发,被厂卫辑事官校逮捕。郑旺、妥洪、妥刚以妖言惑众之罪,定为斩首,其他判处徒刑等刑罚。二人立刻被东厂拿获,下刑部大狱以妖言案定罪。两人不服,最终他们被下诏斩首示众。

历史帘下的太子身世之谜

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宴请江西地方官员的宴会上,突然放声大哭,拿出一篇檄文在席间宣读:当今皇帝朱厚照并不是明孝宗朱祐樘之子,太祖皇帝大统断绝已经14年之久。当年太监李广,拿民间所生之子糊弄孝宗皇帝,使其误以为是自己所生之子,这是古代莒人灭郑的伎俩,现如今他奉了太后密旨,起兵推翻皇座上的冒牌朱氏后人。

之后,檄文被南京兵部尚书乔宇递交朝廷,皇帝朱厚照把奏疏和檄文一起秘密保留,未予公开。更令人奇怪的是,对于朱宸濠对自己身世的肆意攻击,朱厚照并没有公开反驳,而是发布旨意:只要是朱宸濠发布的文字,哪怕是一张小纸条,也不许传递,要即刻烧毁。朱宸濠的檄文引出一个涉及宫闱秘闻的敏感话题,即皇帝朱厚照的身世之谜。

弘治四年(1491年)九月二十四日,在朝廷上下期盼已久中,皇子朱厚照出生了。已经被舆论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的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夫妇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明孝宗朱祐樘继位后,创历代皇帝未有之例,后宫只有一位张皇后,别无嫔妃内宠。登基后4年,跟他伉俪情深的张皇后却并未给他生下一儿半女。朝廷上下焦虑万分,皇亲宗室、文武官员甚至太监郭镛都纷纷上疏,建议皇帝多纳嫔妃以便广诞皇嗣。朱厚照的诞生恰逢其时,这个孩子的生辰跟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相似,而且自大明开国以来,还未有皇后嫡子登上帝位的先例,如果将来他登上帝位,将是第一人,这在极重礼法的明朝,可是无上的光荣。

头戴光环的朱厚照无忧无虑地成长,直到有一天,一个惊天大案掀起了骇人波澜。弘治十七年(1504年),郑旺妖言案案发。

郑旺,本来如大明朝芸芸众生一样,会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他却以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史册之上。他本是武成中卫中所军余(意即正军的替补),家住京城附近郑村镇。他跟妻子赵氏本生有一个女儿,他女儿在12岁时就因为家贫被卖给了东宁伯焦家做婢女,不久被转卖给沈通政家,之后又被卖掉。郑旺家境贫寒,他做梦都想着脱离贫穷。偶然之中,他打听到驼子庄的郑安家里有一个女孩在宫里得宠,被认作皇亲。郑旺认为那个得宠的女孩很可能是他的女儿,于是他进京打探此事。

到了京城,他找到往日故旧,锦衣卫的舍余妥刚和妥洪兄弟。郑旺拜托他们代为查访,妥家兄弟让他写下帖子,带在身上。郑旺在妥洪带领下,一路畅通无阻,竟然来到了皇城玄武门外。他们找到了乾清宫的内使刘林(《万历野获编》作刘山),拜托他玉成此事。郑旺把女儿的身体特征告知刘林:小女幼时右肋有一疮瘢,脊背之上也曾经被热水烫伤,留有溃痕。刘林当场答应下来,为郑旺寻找女儿。一个月后,心急如焚的郑旺带着米面来探望刘林,希望得到消息,但是刘林却告知他回家等候。刘林在宫中暗中寻访,找到了一个叫郑金莲的宫女。郑金莲告诉他,有一个名叫黄女儿的宫女很像他要找的人。刘林兴奋地找到黄女儿,告诉她她父亲苦苦寻觅她的事情。黄女儿却回道:“我父亲姓周,并非姓郑。”刘林计上心头,他找到郑旺,骗他说女儿已经找到,现在已经改名黄女儿,而且黄女儿托他转告郑旺说自己幼年被卖过,现在心怀疑惧,并不敢马上相认。郑旺听闻此言,对于黄女儿是自己女儿更深信不疑。

此后,郑旺经常带着果品绸缎之类给刘林,托他转交女儿。刘林把这些什物隐匿起来,又送给郑旺一些衣靴布绢之类,诡称是其女的回馈之礼。

一日,刘林告诉妥洪一个好消息说:“黄女儿现在升上人,入了乾清宫了,你们将来都是皇亲,但是千万别泄露这个消息。”妥洪告知郑旺,郑旺欣喜万分,立即在乡间夸耀。信以为真的宗亲乡党600多人纷纷赶来给郑旺送礼,郑旺专门制了一本《聚宝历》,记载了送礼人的情况。

为了给女儿庆祝生日,郑旺送了一些酒肉,拜托刘林帮忙带入宫里。刘林又隐匿起来,回送郑旺一些褥鞋绢帕之物。郑旺去孝宗皇帝妹妹仁和公主驸马齐世美府上拜访。齐驸马的儿子对郑旺的皇亲身份也深信不疑,送给了郑旺夫妇豹皮、马鞍、纱罗、衣襦等礼物。郑旺收到贵重礼物,摆起皇亲的派头来,在乡间作威作福,结果事发,被厂卫辑事官校逮捕。明孝宗下令将郑旺夫妇、刘林、黄女儿等一干人犯关入监狱,他要亲自御审。《明孝宗实录》对审问的情况记载不详,只知道刘林在审问过程中说黄女儿是明孝宗没有定名分的妃子。明孝宗也问不出究竟,于是指令下锦衣卫诏狱审讯。锦衣卫审讯后启奏皇帝:黄女儿父母的姓氏以及她的生辰、入宫来历都与郑旺所言相抵牾;再令郑旺妻赵氏辨认,发现黄女儿脊背和右肋也没有郑旺所说的瘢痕。案件到此定性为:黄女儿姓周,不是郑旺的女儿,郑旺在刘林引导下,为了获利,妖言惑众。郑旺、妥洪、妥刚以妖言惑众之罪,定为斩首,其他判处徒刑等刑罚。狱词奏上之后,孝宗皇帝特批:刘林交通内外,罪行深重,免去法司覆奏的程序,立即押赴刑场,凌迟处死,而且宫中大小宦官都要观刑,以儆效尤。

事情并没有结束。被判了斩刑的郑旺却并没有被处死,而且在武宗朱厚照登基后大赦天下时,被放了出去。正德三年(1508年),郑旺在街坊王玺的帮助下,又回到皇城东安门内,大声高呼:“国母郑氏,被幽居多年,不能得到天下的奉养!现今国母之父在此,希望面奏陛下!”二人立刻被东厂拿获,下刑部大狱以妖言案定罪。两人不服,最终他们被下诏斩首示众。(www.xing528.com)

案件至此结束,整个前因后果似乎清晰明了,但是仔细分析,却也有些疑点。首先,明代皇帝亲自御审的案件非常少,除非是极其重大之案,皇帝才会亲审。以孝宗朝为例,弘治初年,李父贵、李祖旺兄弟冒充皇帝生母纪太后亲族,如此大案,孝宗皇帝也没有亲自审问,案件判决,没有一个人被处死。郑旺之案,孝宗异常重视,不让外廷官员参与,就是因为此案事涉宫闱,关乎皇家脸面。

其次,孝宗对此案中主要人犯的处置也让人生疑。郑旺妖言案,主犯郑旺虽被判死刑,却没有处斩,后来还被大赦释放,作为从犯的刘林却被孝宗亲自下令凌迟处死。按照《明武宗实录》的说法,刘林在跟郑旺接洽时就提到宫女郑金莲就是郑旺之女,如今在周太后宫中,皇太子即为其亲生。御审之时,刘林仍然坚持这套说辞,触怒了皇帝,让孝宗丢尽了脸面,最终才被以凌迟酷刑处死。心中有鬼的孝宗又下令所有宦官去观刑,杀鸡儆猴,防止他们再一次泄露宫廷秘闻。万历朝史家沈德符分析:罪魁郑旺之所以没有被杀,是因为孝宗知道他是冤枉的,但是碍于张皇后,孝宗只能下旨令刑部尚书闵珪判处郑旺有罪,孝宗本意是不想杀他的。而刘林之所以被杀,跟他泄露宫廷内幕有关。如果这是一起纯粹的妖言案,为何皇帝不将郑旺他们一网打尽,全部杀掉了事,反而要留下其中最重要的几名要犯?

最后,民间哄传太子非张皇后所生由来已久,而郑旺认皇亲的活动大概从弘治四年(1491年)到十八年(1505年)也有14年的时间了,在此期间,此事在民间盛传,朝廷不可能一无所闻,而弘治末年锦衣卫、东厂奉命抓获人犯,按照沈德符的说法是张皇后在背后下令指使的。陈洪谟《治世余闻》也提出大家认为厂卫抓人肯定是背后有人指使,如果郑旺所言之事不是跟孝宗宫闱有牵涉,厂卫人员又为何十几年放任不管?而张皇后下令捉拿人犯,又从一个侧面验证其心虚之情,此事必定不是空穴来风。

案件结束后,曾经有好事之人看过存放在刑部福建司的案卷抄本。孝宗皇帝对此案的内批赫然在目:“刘林依律决了,黄女儿送浣衣局,郑某已发落了,郑旺且监着。”这里提到的郑某极有可能就是宫女郑金莲,“发落了”这三个字含糊不清,是杀是关,给人无限遐想空间。至于被送到浣衣局的黄女儿,据当时在司礼监教书的翰林院编修王瓒讲:一日,他从司礼监教书出来,看到两个小太监押着一个妇人从左顺门匆匆而过。那个妇人身裹一件红色毡衫,看不到长相,只远远看到一双小小脚。有好奇者悄悄跟随,只见妇人被送往浣衣局。奇怪的是,浣衣局守门宦官一看妇人来到,都显得毕恭毕敬。此后几天,传出郑旺案的判决结果,大家知道被送往浣衣局的妇人就是太后宫中的宫女黄女儿。而当时孝宗给这个黄女儿定的罪名是“假借名义骗取财物”。陈洪谟是弘治年进士,案发之时也在刑部任官,他笔下记载的这则故事的主角王瓒经常出入宫中,因此所记当有很大的可信度。对此,万历朝史学家沈德符就说过:这是当时目击者记录的,比国史更加准确。

事情至此更加扑朔迷离。郑金莲到底跟郑旺是什么关系?是不是他的女儿?《明孝宗实录》记载郑旺妻赵氏验看时,黄女儿身体特征跟郑旺描述的并不相符。显然黄女儿并不是郑旺的女儿,而从浣衣局小太监对黄女儿毕恭毕敬的表现来看,黄女儿极有可能跟皇帝朱祐樘和太子朱厚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于郑金莲,《明武宗实录》明载刘林曾经宣称她是郑旺的女儿,并且在周太后宫中,是当今太子的生母。而且此事盛传,宫内外尽人皆知。《明武宗实录》虽然明确宣称黄女儿就是郑旺的女儿,可是依照《明孝宗实录》记载,黄女儿又确实不是郑旺之女,而后面刘林宣称郑金莲是太子生母的消息传到孝宗耳中,孝宗皇帝大怒并最终下令凌迟刘林的表现,又恰恰说明刘林所言有可能是真的。《明武宗实录》虽然是朱厚照堂弟朱厚熜所修,基调也以秉笔直书武宗的荒唐事为主,但是事涉皇家脸面,朱厚熜应该不会随意抹黑武宗,官方基调是并不承认武宗是郑金莲所生,无意中却记录下了刘林的一段话语,这或许是破解朱厚照身世的一个重要突破点。至于刘林为何一开始宣称黄女儿是郑旺的女儿,很可能他一开始想糊弄郑旺,应付了事。后来,宫中风言风语传闻太子非张皇后所生,又有说法是太子生母现在周太后宫中。而黄女儿正是周太后宫中宫女,刘林最初误认为跟皇帝有染的黄女儿就是皇子生母,因此就一直跟郑旺说黄女儿就是他女儿,只不过入宫后已经更名改姓。后随着事情的发展,刘林又在宫中进一步探听到了消息,得知黄女儿虽然跟孝宗有染,却不是太子生母,真正的太子生母是已经被接入太后宫中居住的郑金莲。不久,他和郑旺等一干人犯已经被关押审讯,为了保命,他在审讯中说出了太子生母的秘密,结果没有想到,这恰恰是孝宗、张皇后最忌讳的事情,因此他必然难逃一死。至于郑金莲到底是不是郑旺的女儿,这也是一大疑点。如果是,为何最初刘林找到郑金莲时,她并没有承认,而是让刘林去找黄女儿?根据驼子庄郑安家有女儿在宫中受宠之事来看,郑金莲极有可能是郑安之女。而郑安、郑旺之下场如此不同,跟郑旺太过于高调,口风不严、处处宣称,为自己惹下杀身之祸有关。事情的真相有可能是这样的:孝宗皇帝和张皇后婚后四年没有生育,朝廷上下舆论哗然,矛头纷纷指向张皇后专宠后宫,而孝宗别无嫔妃成为大臣们焦虑的事情。在家天下的帝制时代,皇储问题绝对是头等大事。在如此压力之下,张皇后也只好默许丈夫跟宫女有染,而黄女儿、郑金莲正是跟皇帝有染的宫女,后郑金莲生下太子,张皇后养育为己子。有论者以张皇后后来生下一子朱厚炜和太康公主为理由驳斥此说。可是并不能以孝宗和张皇后婚后8年生了一个儿子就来否定之前他们面对巨大压力时的无奈。毕竟那时谁也不知道张皇后到底能否生育。本案另一个关键人物黄女儿虽然没有生育,但在郑旺案发后,因为跟皇帝的关系,所以宫内听闻这些内幕的小太监才对其毕恭毕敬。而郑金莲确实极有可能不是郑旺的女儿,郑旺之前误以黄女儿为己女,已经陷入皇亲梦中无法自拔。因此在正德年被释放之后,他依然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皇宫,宣称郑金莲是自己的女儿,并且是当今天子生母,被幽禁。若上述想法成立,为何孝宗没有杀郑旺,而武宗最终杀了他,原因也就很明白了。

当年的孝宗皇帝并不知晓郑旺非郑金莲生父,他内心觉得郑旺所言是真,因此为他保留性命,以便于日后处理。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驾崩之后,太子朱厚照继位,大赦天下。刑部尚书闵珪就释放了郑旺,当时有人提醒他:“此事干系太重,是否需要请旨定夺?”闵珪却坚持己见,最终释放了郑旺。很可能他得到过孝宗的密旨或者他自己也认定郑旺所言并非完全妖言。正德三年(1508年),闯宫的郑旺之所以丢了性命,是因为张太后为了保守当年的秘密,授意皇帝杀死了他,而对自己身世之谜不可能一无所知的明武宗,在确认了郑旺并非自己亲外公的情况下,最终举起了屠刀。

其实,张太后跟明武宗之间的母子关系似乎不是太好。考诸明实录,几乎找不到一处可以证明母子情深的记录。相反,《明神宗实录》《万历起居注》等文献就有多处记载明神宗和生母李太后之间母子情深的逸事。明武宗继位不久,就搬出了皇宫,居住在豹房。而后来他病重,张太后身为母后,竟然没有探望过儿子一次,以至于朝臣都看不下去了,刑科给事中顾济上奏疏说:“人间至情莫过于母子,如今皇帝孤身在外,两宫隔绝。”张太后对儿子生死不闻不问,在儿子死后,全无悲戚表现,反而积极张罗着立藩王朱厚熜为新君。从情理上分析,对于儿子的病重离世,生母不该是这样的表现。

尽管《明实录》《明史》等正史明确记载了明武宗朱厚照生母就是张皇后,可是通过对郑旺妖言案的分析以及后来张太后跟明武宗母子关系的梳理,我们还是有理由怀疑张皇后不是朱厚照生母,而朱厚照真正的生母或许就是郑金莲,只是她自郑旺妖言案后就无声无息了,是死是活,已经成为永远的秘密泯灭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