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炎徼纪闻》-西南土司情况详述

《炎徼纪闻》-西南土司情况详述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炎徼纪闻》是田汝成在西南地区任官期间所写的手记,详细记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土司情况及各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炎徼纪闻》初刻于明嘉靖三十七年。至明万历年间,沈节甫《纪录汇编》、李栻《历代小史》均收有《炎徼纪闻》。《炎徼纪闻》是我国现存最早系统记载明代西南土司情况的一部历史文献。《炎徼纪闻》颇为人所重。

《炎徼纪闻》-西南土司情况详述

西南民族史籍。[明]田汝成撰。有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刻本、《四库全书》本等。

田汝成,生卒年不详,[185]明朝官员、文学家。[186]字叔禾,别号豫阳。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曾任南京刑部主事、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广东提学佥事、滁州知州、贵州按察司佥事等官。嘉靖十七年(1538年)任广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分守左江道。时龙州土酋赵楷、凭祥州土酋李寰皆弑主自立,致使龙州、凭祥大乱,田汝成与广西按察司副使翁万达密讨诛之。又奉命率军赴浔州(治所在今桂平市区)镇压大藤峡起义,偕翁万达设计诱擒义军领袖侯公丁,进而发兵大藤峡,剿杀起义瑶民,事平后,又与翁万达提出“善后七事”。因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后罢归故里,盘桓湖山之间。学识渊博,闻名卓著。《明史》称他“博学工古文,尤善叙述”[187]。著述良多,有《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余》《辽记》《武夷游咏》《田叔禾集》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载其传。

《炎徼纪闻》是田汝成在西南地区任官期间所写的手记,详细记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土司情况及各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炎徼”,指南方炎热边远之地。[188]田汝成于书前《自叙》中,称自己“宦履所经,半涉炎徼”,[189]并对当初写此书的本旨言之甚详。他引述浙江布政使陈希斋称赞其著“其事核,其言详,不虚美,不隐恶”的评价后,接着说:“夫公(指陈希斋)之有取于是书者,岂直以文字之华哉?无乃以其有关于政纪也,况公行有节钺之赐,万一开府南陲,展是书而览之,则鉴昔慎今之余,或少裨于幕议云耳。”[190]明确指出所记是为了给后人从中吸取教训,作为前车之鉴。

《炎徼纪闻》初刻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至明万历年间,沈节甫《纪录汇编》、李栻《历代小史》均收有《炎徼纪闻》。清修《四库全书》时,亦收入其书。后来,《借月山房汇钞》《指海》《嘉业堂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亦有收录。今初刻本存上海图书馆宁波天一阁,《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另外,该书刊印前,已有顾名儒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将田汝成手稿付梓,取名《行边纪闻》,与后经田氏整理的《炎徼纪闻》有所不同。(www.xing528.com)

《炎徼纪闻》是我国现存最早系统记载明代西南土司情况的一部历史文献。[191]与以前文人学者有关西南地区的游记、杂史等记土司情况时,材料零散、缺乏系统有明显不同。并且,它记事比较翔实。书中所记土司事,即素为研究明史者所重。书中所述明王朝镇压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起义的情况,一些为田汝成亲身参与策划和执行,故对事情的经过有比较具体的叙述。尽管出于种种原因,难免会有隐晦,但仍可比较清晰地看到明中叶波澜壮阔的大藤峡瑶民起义的概貌。书中对于桂黔滇三省的山川形势、民族风情,也有比较具体的记载,于研究西南古代少数民族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卷四蛮夷篇关于崖葬、冉家蛮的记载,就有助于对西南古代民族族属的考辨,历来为民族学民俗学研究者所重视。作者从历史角度对明初以来西南地区的治理,特别是“制夷方略”做较为系统的考察,颇能言前人之所未及,切中要害。书中指出,嘉靖年间影响较大的思田岑氏土司之乱、龙凭土司之变等,“皆起于抚绥阙状,赏罚无章。不肖者以墨守败绩,贤者以避嫌缴名,二者殊辙而同敝,卒致干戈相寻,蔓延荼毒,下竭生民之膏血,上贻廷议之轸忧”。[192]书中所论的“驭夷之失策”,所举的安抚措施与“控驭蛮夷”之策,以及“边方之官,非有为不足以戢乱,非有守不足以服人,又非久任不足以谙土俗”[193]的见解,等等,皆有识见。书中的记述、议论与主张,对研究明代政治,特别是对研究明代统治少数民族的政策,无疑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