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十九闻善则行,闻恶则改:《左传》精选

二十九闻善则行,闻恶则改:《左传》精选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子产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地作出应对措施:布防,收尸,最后以私族之兵攻击叛乱者而消灭之,显示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老到。这次变故以后,子产被立为卿,在郑国的执政集团中居当国、听政之亚,职称少正,位列第三。上述孔子对子产在三个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评价,是前后一贯的。

二十九闻善则行,闻恶则改:《左传》精选

二十九、闻善则行之 闻恶则改之——子产不毁乡校

本篇选自《襄公三十一年》(前542)。

春秋时期,各国都出过一些名臣,有的是政治家,有的是军事家,有的是外交家。如齐国管仲晏婴,鲁国的曹刿、叔孙豹,晋国的狐偃、魏绛、叔向,秦国的百里奚、由余,宋国的目夷、向戌,楚国孙叔敖、鬬子文,郑国的烛之武、子产,吴国伍子胥孙武,越国的范蠡、文种等。其中,孙武、范蠡、文种不见于《左传》,而《左传》着墨最多、记述事迹最详的当推子产。

作为春秋后期一位卓越的小国政治家,子产从少年时期起就已经初露头角。《襄公八年》记郑国侵蔡,把蔡国的司马公子燮俘获了。郑人都为胜利而欢呼,唯独少年子产不随声附和,他批评当政者说:“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当时蔡是楚的附从国,侵犯了蔡,会招来楚的报复,“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他的父亲子国怕他指摘国事惹下麻烦,喝令他闭嘴避祸。子国说他乃“童子言”,是强调他尚未成年,说话有得罪当局之处,是小孩子不知轻重。若按《释名·释长幼》“十五为童”的说法,子产在15岁左右就对国家大事有很深刻的理解和看法了。

两年以后,子国(时任司马)在一场因执政者处理问题不当而引发的内乱中被叛乱者杀死。子产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地作出应对措施:布防,收尸,最后以私族之兵攻击叛乱者而消灭之,显示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老到。这一次内乱,使子产看到统治者如果执政不公,损害国人利益过重,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为对抗、冲突、祸乱。他总结出这样两条教训:一条叫“众怒难犯”、“犯众兴祸”;一条叫“专欲难成”或“专欲无成”(《襄公十年》)。青年时期的子产已经把“众”放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位置上,强调“专”(执政者专权)必须协调好与“众”的关系。

子产的观点,9年后就得到印证。当国的子孔因“为政也专,国人患之”,终于倒台,落得人亡家财被分。这次变故以后,子产被立为卿,在郑国的执政集团中居当国、听政之亚,职称少正,位列第三。因他写得一手好文章,一些重要的对外文书都由他执笔,特别是对“大国”晋国,措辞得体,不卑不亢。如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晋国召郑国前去朝贡,即由子产作答复。全篇答辞运用外交辞令,屈中有刚,软中有硬,维护了小国郑的尊严,责备了大国晋的政令无常。又如两年以后,因晋国执政范宣子向诸侯索要重礼,郑国颇感负担不起,子产就给范宣子写了一封信,坦诚地用自己的价值观批评了范宣子:“君子长(zhǎng)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好名声)之难”。信中不乏警句,如“德,国家之基也”;“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等,说得“宣子悦,乃轻币(减轻诸侯朝贡的礼品)”。孔子作为子产同时代的后辈,叙及郑国政府文件的拟就,最终都要由“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确是当时的实情。(东里,是子产的家居所在。)

鲁襄公三十年(前543),郑国政坛又起波澜,当时执政的伯有嗜酒汰侈、以势压人,引发又一次内乱。大夫裨谌早一年就预言:“天祸郑久矣,其必使子产息之(息,平息),乃犹可以戾(戾,安定;一释通捩,扭转,也通),不然将亡矣。”孤立的伯有被多数派所杀,郑国上卿子皮授政于子产,年近不惑的子产开始执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城乡有别;上下没有吃闲饭的;为农田划定疆界,兴修水渠;确定庐舍水井而编成户籍,以便收取田赋。第一年,民众中流行这样的顺口溜:“取我衣冠而褚之(褚,同贮,收取财产税),取我田畴而伍之(畴,耕地;伍,五户为伍,按规定纳田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与,参与)。”到第3年,顺口溜变了:“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殖,增殖,增产)。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嗣,继承)?”

下面的故事,发生在子产执政的第2年。

郑人游于乡校(1),以论执政(2)。然明谓子产曰(3):“毁乡校何如(4)?”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5),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6),不闻作威以防怨(7)。岂不遽止(8),然犹防川(9):大决所犯(10),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11);不如小决使道(12),不如我闻而药之也(13)。”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14),小人实不才(15)。若果行此(16),其郑国实赖之(17),岂唯二三臣(18)?”

读了本篇选文,一个春秋时期开明政治家的形象,在我们面前立起来了。这样开明的政治家,不但在当时是少见的,就是历史不断向前,历经几千百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并不很多。怪不得曾经对子产说为政要“视民如子”(《襄公二十五年》)的然明,对子产也心悦诚服。当然文中的“郑人”指的是国人(“国人”的概念,参阅选文二十一的讲评)及其以上的人,奴隶并不包括在内。而有资格到乡校去议论执政的国人,也不会是国人中的全体或大多数,只是以士为主的那部分比较活跃的分子罢了。所以子产的开明政治不可能没有历史的局限。

《昭公二十年》记载:子产死后,听到这个消息的孔子流出了眼泪,说了一句为子产盖棺论定的话:“古之遗爱也!”子产去世时孔子正当而立之年,已经初显思想家的深刻和成熟。看一看樊迟问“仁”,孔子答以“爱人”(《论语·颜渊》),就可以明白“古之遗爱”的意思,是说子产有古代仁者的遗风。本篇节选自《襄公三十一年》,后面本来还有孔子的评语:“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鲁襄公三十一年时,孔子还是个10岁的孩童,再早慧,也说不出如此有主见的话,肯定是年长之后听到有关子产的故事时才追加评论的。《论语·宪问》还有一段记录:“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什么叫“惠人”?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解释就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惠”也有仁慈的意思,唯仁慈者才能给人以恩惠、实惠,因而惠是广义的仁的一个组成部分。上述孔子对子产在三个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评价,是前后一贯的。《史记·郑世家》说:“孔子尝过郑,与子产如兄弟云。”这件事《左传》并未提及,或者是司马迁取自异说。子产年长孔子近30岁,即使真有此事,也是忘年交了。不过《郑世家》叙子产的事也有误记的,如说子产是“郑成公少子”,就与《左传》相背。从史又称子产为公孙侨看,他不可能是成公之子。所以对孔子过郑,与子产如兄弟的传说,我们也抱谨慎态度,只可以聊存异说处理。

子产执政以后,在经济上有一定的改革,这点在题解中已经提及,可以参看。任何改革再有利于国家和多数民众,总会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子产一上台的改革,贵族就有不同的反应:“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襄公三十年》)来自后者的反对声音和阻力必然不小。子产顶住了压力,把改革进行下去,并取得成效。5年以后,他又进一步“作丘赋”(《昭公四年》)。丘是当时的地方基层单位名称,旧谓4邑为1丘,4井为1邑,9夫或1平方里为1井,实际恐难如此划一。赋则是军赋,即服兵役及筹集上缴军用品(军费)。郑国实行丘赋制度在诸侯国中并不算早,与鲁国相比落后就达52年。推行此制,有利于国,却加重了拥有采邑的卿大夫、一部分有田的士以及广大农民的负担,引发的不满情绪和反对浪潮更是空前的,不仅贵族指责他“政不率法,而制于心”(为政不遵守旧法,而随心所欲),国人也骂他是“虿尾”(虿,蝎子,尾有毒钩)。子产认定“民不可逞(快意),度(法度)不可改”,表示“苟(假如)利社稷,死生以之”:为了国家的利益,他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子产不毁乡校,“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并不是毫无主见,做众人的尾巴,而是有着坚定的原则性的。他早就有这样一句名言:“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襄公三十一年》)所以他对执政中遭到不同意见,是有思想准备的。政策只有在实践中坚持,才能见效,也才能在最后使反对者心服、认同。

两年后,他又“铸刑书”,即把刑法条款铸在铜器上公布施行。这是春秋时期的第一部成文法,与其他诸侯国的不成文法相比,显然规范性和透明度都加强了,可惜原文失传,不能知其详。晋国的叔向给子产写信,对他加以强烈的指责,认为把法写成文而铸于鼎,会使“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刑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意在劝阻。叔向弹的,还是礼治的老调。子产不为所动,回信说:“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既不承命,敢忘大惠。”(《昭公六年》)表现出政治改革、立法治国的坚定决心。23年以后,即子产死后9年,晋国的赵鞅、荀寅也在铁鼎上铸刑书(《昭公二十九年》),虽然也遭到孔子、蔡墨等政治上保守议论的批评,但足证子产的做法是适应时代潮流、具有开拓意义的。他死后,郑大夫邓析另编《竹刑》作为私家著作传授门徒,一时学讼者极盛。邓析虽为执政驷歂所杀,但《竹刑》却被采用了(《定公九年》)。有些古籍(如《荀子·宥坐》、《吕氏春秋·离谓》、《列子·力命》、《淮南子·论训》、《说苑·指武》)说邓析为子产所诛杀,是不确实的。邓析被杀,在子产死后21年,《左传》记载甚明。特别是《列子》,说子产杀邓析,是因为邓析“数难子产之治,子产屈之(说不过他)”,不仅以讹传讹,而且把子产写成心胸褊狭、不能容人的人,实在过于荒谬。

子产比较务实,他固然也相信世俗所说的灵魂和鬼神,但有些离奇古怪的说法,他是不加理会的。如裨灶说用瓘斝玉瓒祭神可以禳除火灾,他就说:“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何以知之?”(《昭公十八年》)又如郑国有一年大旱,大夫屠击等听从流俗之言,在桑山祭祀时砍倒了好些树,以为能求到雨,但结果却仍不下雨。子产说:“有事(祭祀)于山,蓺(养护)山林也,而斩其木,其罪大矣。”把屠击的食邑除掉予以惩处(《昭公十六年》)。还有一年郑国大水,民间传言有龙斗于南门之外的洧渊之中。国人请求子产为禳灾举行祭祀,子产不同意,说:“人斗,龙不来看;龙斗,我们何必去看。我无求于龙,龙也无求于我。”国人只好罢休(《昭公十九年》)。可见,子产虽不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却不迷信,也反对迷信。在春秋时期,他应该算是个先进文化的代表者。

子产在临死前对子大叔说:“唯有德者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孔子评论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昭公二十年》)

作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子产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好评。晋国的执政赵武和大夫叔向对他的口才辞令十分钦佩,赵武称赞他“辞顺”(《襄公二十五年》)、“信”(《襄公三十一年》),叔向则说:“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襄公三十一年》)。晋平公赞赏他学识渊博,夸他为“博物君子”(《昭公元年》)。楚国大夫椒举把他和宋国的向戌并称为“诸侯之良也”(《昭公四年》)。孔子除了上文已经提到的三个评语外,还赞誉子产“足以为国基”,又说:“子产,君子之求乐者也。”(《昭公十三年》)《论语·公冶长》记录了这样一条:“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从这些好评中,我们对子产可以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当然,这些好评都来自统治阶级,这一点是要明确的。

子产铸刑鼎

【注释】

(1) 游:交游。乡校:地方所办的学校。游于乡校:在乡校中进行交际活动。(www.xing528.com)

(2) 执政:当政者。论执政,议论当政者的得失。

(3) 然明:郑国公族,姬姓,然氏,也以鬷为氏,名蔑,字明。也称鬷蔑、鬷明。郑之大夫。郑穆公之子子然,其后为然氏。鬷盖以食邑为氏。子产(?—前522):郑穆公之孙,姬姓,公孙氏,也因父名子国,以国为氏,名侨,字子产,一字子美。也称公孙侨、国侨。当时任郑之执政。

(4) 毁:毁坏,这里指撤除。

(5) 夫(fú):那些。退:工作、学习之余。焉:于此。

(6) 忠善:尽心竭力为善政。损:消除。怨:民怨。

(7) 作威:滥用权势。防:堵塞。怨:怨言。

(8) 遽止:迅速停止。岂不遽止,承上“作威以防怨”而言。

(9) 犹:如同。防川:为河流修筑堤岸。防,堤岸,这里作动词用,意为修堤岸。

(10) 大决:堤岸严重溃决。

(11) 克:能够。

(12) 小决:开一小的口子。道(dǎo):同导,疏导。

(13) 药:治疗。

(14) 蔑:然明自称其名。信:确实。事:做事,这里指做一番事业。

(15) 小人:旧时对上自称的谦词。不才:没有才能。

(16) 果:果真。

(17) 其:表拟议的副词,相当于“殆”,恐怕。赖:依仗。

(18) 二三:几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