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郢雪斋纂稿》及相关桂学研究:文献和古籍追溯

《郢雪斋纂稿》及相关桂学研究:文献和古籍追溯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有清道光三十年《郢雪斋全集》重刊本。遗著有《郢雪斋纂稿》《高渭南纪年录》,还受命督修《通省赋役全书》,撰写、编修《广西通志》《桂林府志》《临桂县志》《思明府志》《安南志纪要》和《岑溪县志》等6种地方志书。《郢雪斋纂稿》分为前集后集,由其子高轼、高辑分别刊于康熙二十三年和四十五年。[372]《郢雪斋纂稿》于清乾隆纂修《四库全书》时曾被广西巡抚呈缴,奏请销毁,经乾隆亲自阅鉴,下旨称不属违禁之书。

《郢雪斋纂稿》及相关桂学研究:文献和古籍追溯

文集,前集2卷、后集4卷。[清]高熊徵著。有前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刻本、后集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刻本。另有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郢雪斋全集》重刊本。

高熊徵(1636—1706),字渭南。广西岑溪人。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中庚子副榜贡生。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叛清,高熊徵拟《讨吴三桂檄文》《平滇三策》呈于各宪。其后参与平定叛乱,建功颇多。康熙十八年(1679年)六月补浔州府教授,十月补桂林府教授,任内修复府学学舍,筹建临桂县学、华掌书院。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调思明府教授,任内募建学宫,捐造学署,重修府学,将宁江书院创建为南坡书院。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任河北真定府井陉知县。后擢升为两浙盐运使,两度代理浙江按察使。所至多有惠政,尤重文教,以兴学教化为务,修葺建造的府县学和书院众多。遗著有《郢雪斋纂稿》《高渭南纪年录》,还受命督修《通省赋役全书》,撰写、编修《广西通志》《桂林府志》《临桂县志》《思明府志》《安南志纪要》和《岑溪县志》等6种地方志书。

《郢雪斋纂稿》分为前集后集,由其子高轼、高辑分别刊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和四十五年(1706年)。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刊本,取名《郢雪斋全集》,牌记题:“道光庚戌年重刻,粤西梧郡岑邑高氏宗祠藏板。”之所以有前集、后集之分,据高辑《前集跋》:“均是稿也,何别乎前集、后集也?伯兄轼纂于前,小子辑续于后。稿无别,别于纂与续之异其时也。”[368]文集取名“郢雪斋”,据高轼《前叙》:“郢雪斋者,家大人之读书处也。”[369]再据高辑《后集叙》知,前集“乃桂林以前作”,后集为“思明以后所作也”。[370]前集分上、下卷,上卷包括策、檄、呈、条陈、详文、议、启、书、说等32篇,下卷有序、记、传、祭文墓志铭等38篇。后集分4卷,卷一收疏、呈、条陈、详文、议、示、启等28篇,多是代人所作;卷二包括书、引、序等44篇;卷三是寿序、记、跋等29篇;卷四有传、赞、祭文、墓志铭等46篇。其内容庞杂,体裁各异,是他一生经历、思想的集中反映。其前集卷上有《拟平滇三策》《拟讨吴三桂檄》《粤西三大政条陈》诸篇,卷下有《瞿少保(式耜)传》《张司马(同敞)传》《马抚军(雄镇)传》等文。后集有《请正风俗条陈》《桂学教条》《上两广吴制台书》《上黄臬台书》《上彭中丞书》等文。文集中涉及粤西事,尤其粤西兴教劝学事者甚多,前集即有《请设复书院呈》《请修书院详文》《复建临桂县学议》《再复建临桂县学议》《平乐郡学记》《梧州府学记》及永宁、永安、灌阳、融县、柳城等州县的“州学记”“县学记”等,皆关清初粤西文教。集中各篇,可见其济世裨时、兴学劝士的主张,可见其济世实用的指归。(www.xing528.com)

高熊徵的文章,直书言事,言简意切,气盛达意、质朴无文。民国间,广西地方文献家黄华表于《广西文献概述》一文中指出,高熊徵的文章堪与“岭南儒宗”陈宏谋匹敌,但世人了解不多,他说:“高熊徵的《郢雪斋集》,与陈宏谋的《培远堂偶存稿》,工力悉敌,均属朴茂笃实一派,与西汉刘子政、北宋曾南丰为近。陈文世多知之,高文则知之者盖寡,即询之其乡人子孙,亦多瞠目不能对。”[371]当代学者张维于所著《清代广西古文研究》一书中,设专节论高氏古文,并言:“就清代广西古文发展来看,它起码保存和记录了清初广西古文创作的状况;就本身的价值而言,其质朴疏朗的文风与清初的实学风气相一致,代表了当时古文创作的一种价值取向。”[372]

《郢雪斋纂稿》于清乾隆纂修《四库全书》时曾被广西巡抚呈缴,奏请销毁,经乾隆亲自阅鉴,下旨称不属违禁之书。[373]今康熙间高轼、高辑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有藏,《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清代诗文集汇编》收录康熙间刻本,影印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