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愚一录:桂学古籍文献100种》:郑献甫的读书札记整理刊印

《愚一录:桂学古籍文献100种》:郑献甫的读书札记整理刊印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愚一录》是郑献甫平日读经史和诸子所作札记的结集,其逝后由门人整理刊印。[685]这便是其撰写《愚一录》的最初稿本。林氏随后又得郑献甫儿子郑栗田寄来的《愚一录》初本。林氏据校本、初本再行整理后付梓刊印,即现今传见的光绪二年黔南刻本《愚一录》。《愚一录》另有光绪四年葛元煦《啸园丛书》校刊本。其书名,据郑献甫《拟作愚一录自序》,是取古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义。

《愚一录:桂学古籍文献100种》:郑献甫的读书札记整理刊印

经学著作。[清]郑献甫撰。清光绪二年(1876年)刻本,2013年广西人民出版社《郑献甫集》点校本等。

郑献甫简介见前“《补学轩诗文集》”条。

《愚一录》是郑献甫平日读经史和诸子所作札记的结集,其逝后由门人整理刊印。郑氏生前写有《拟作愚一录自序》,述其撰写该书的缘起、经过:少时读书,见阅钱大昕《养新录》和顾炎武《日知录》,十分倾慕,认为“读书”当向二先哲学习。之后得读王应麟《玉海》和郑樵《通志》,始知读书的门径和著书的方法,“遂妄拟《愚一录》为职志,其实无《愚一录》之撰述也。第以《说文》之异字,《释文》之异音,姑试求之四书,颇有发明,更求之九经,便漫无归宿,间有得则标之上方,或有论则录之,别纸其后。旁读诸史诸子,亦用此法。为日既久,成帙遂多”。[685]这便是其撰写《愚一录》的最初稿本。其内容涉及近20种典籍,包括儒家经典和《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等史书,以及《庄子》《荀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诸子书。郑献甫后来读到《通志堂经解》和《皇清经解》,发现读书所获心得相比于《通志堂经解》里宋人的观点“不相袭”,与《皇清经解》里清人的观点“大半相同”,对所作读书札记颇为满意。咸丰中,在友人劝勉之下,准备将札记整理刊印,但不幸遭遇盗匪,书稿尽失。后来靠回忆,重新编写此书。《自序》称:“乃追忆所可记,得十之三焉,而稍增其所未有,编为此书,以示后人。说经颇多,考史已少,诸子则更少矣。”[686]同治末,重新编写后的书稿被王拯借去,不久郑献甫卒于桂林讲席任上。之后书稿几经辗转,由门人周幹臣校订,并寄往同门林肇元处。林氏随后又得郑献甫儿子郑栗田寄来的《愚一录》初本。林氏据校本、初本再行整理后付梓刊印,即现今传见的光绪二年(1876年)黔南刻本《愚一录》。书前有林氏序,书中正文页眉有周幹臣案语。为林氏同治光绪间所刻《郑小谷先生全集》之一种。《愚一录》另有光绪四年葛元煦《啸园丛书》校刊本。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清代学术笔记丛刊》据原刻本影印出版该书,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点校本《郑献甫集》亦收录该书。

《愚一录》全书12卷,包括《易》《书》《诗》各1卷,《春秋三传》共2卷,《三礼》各1卷,《孝经》《尔雅》共1卷,《论语》2卷,《孟子》1卷。其内容,既有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考释校订,又有对义理的独到阐述发挥,实为群经汇解。其书名,据郑献甫《拟作愚一录自序》,是取古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义。(www.xing528.com)

郑献甫为学不名一家,兼采众长,在经学方面创获颇多,《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即称其为“经学家”。他虽然不以汉学名家,但其经学观点的基本立场仍是属于汉学系统的,只是反对汉学过于注重考据的烦琐学风。郑献甫的好友陈澧称其“通汉唐注疏而碎义则不尚也,尊宋儒德行而空谈则不取也”。[687]覃汉吨先生称“郑献甫的经学观是以古文经学为基础,兼采今文经学及众家之说解经。学风与东汉郑玄相似,但在主张实学方面又秉承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遗风”。[688]故著名易学专家杭辛斋先生称郑献甫为“西南朴学巨子”,[689]而支伟成先生的《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则将其列为“治事学家”,[690]徐德明先生《清人学术笔记提要》亦称郑献甫为“晚清考据家之佼佼者”。[691]

《愚一录》是集中反映郑献甫经学思想、体现其经学成就的代表著作之一,时人和后人对其多有较高的评价。林肇元称该书“考据辨论之精且详,窃以为可与王伯厚《困学纪闻》、顾亭林《日知录》后先鼎立”。[692]葛元煦读《愚一录》后,对其推崇备至,认为该书“淹贯精通,标新立异,非读破万卷,独具只眼,而又别有会心者,乌克臻此造诣哉?是诚学者之津梁,后人之榘矱也”,[693]特将其列为《啸园丛书》第一函第一种重新校刊出版,《愚一录》流布益广。《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书体似札记,编及《易》《书》《诗》《春秋三传》《三礼》《孝经》《尔雅》《论语》《孟子》,综其异同,别其得失,言皆有物,宋以下,蔑如也。”[694]顾绍柏先生称:“清代特别是乾嘉时期,考据盛行,高手如林,硕果累累,后人在经学方面似乎很难有所超越。但郑献甫的《愚一录》《四书翼注论文》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纠谬订讹,阐幽发微,将其列入中国近代经学要籍,当毫无愧色。”[6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