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智慧教学:知识与知识观的发展讨论

职业教育智慧教学:知识与知识观的发展讨论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形成了“先验真理”和“理性逻辑”的理性主义知识观,普遍认为真正的知识是客观的,是与个人无关的,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这种知识观长期占据人们的观念,其影响至今。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理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当下时代,知识的价值和重要性日益被凸显和重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职业教育智慧教学:知识与知识观的发展讨论

在“现实诉求:为了学生智慧生成”部分涉及了一些知识的内容,但是还不够深刻,在探讨知识管理之前,先深入探讨知识是什么。因为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根本看法的综合,涵盖“什么是知识”以及“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两个基本问题,所以本书探讨知识观及知识观的嬗变,解释知识是什么的问题。

(1)知识观的嬗变

知识观是指怎样理解知识,对知识抱有怎样的态度。对知识的态度影响着学习和教学过程,学生自己的知识观、学习观是其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roNonaka)指出,自古希腊时期以来,哲学史可以被视为寻找“知识是什么”的答案的过程[2]。很多学者认为,知识观经历了古代知识观、近现代知识观和后现代知识观三个发展形态。

一是古代知识观。古代知识观认为知识与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认为,所有知识都来自个人的经验。由于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同。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即知识;柏拉图将其发扬光大,认为善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比二者更高贵;我国儒家文化中将做学问,即“追求知识”与修身养性,做品德高尚的人联系在一起。这种把品德视为知识的观念显然有其巨大的历史局限性,无法回答“知识究竟是什么”,也无法描述知识的特征,可以看出此时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知识[3]

二是近现代知识观。随着自然科学的复兴与发展,尤其是两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和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科学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科学实验与数学的研究方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形成了“先验真理”和“理性逻辑”的理性主义知识观,普遍认为真正的知识是客观的,是与个人无关的,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客观性、普遍性、绝对性和静态性是近现代知识观的主要特点,只有那种超越人类经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才被视为知识。这种知识观长期占据人们的观念,其影响至今。这种科学知识观对漫长的人类社会生活实践,尤其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系统化、抽象化了的知识从一开始就脱离了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人们把知识视为一种外在工具,竞相去追求它、保存它。为此,人们把学习和工作变成死记硬背、机械劳动,拼命地将外在的知识移植到自身,为我所用[4]

三是后现代知识观。20世纪以来,人们重新去评估近现代的知识观,在解构旧知识观的同时,一种新的关于知识的看法逐渐形成,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打破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及绝对性等特征,开始关注知识与个人、知识与社会的关系。赖欣巴哈、卡尔纳普、大卫·布鲁尔、罗蒂、利奥塔等哲学家都对知识的主观性、非确定性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这一过程并非纯科学的,其中寄托了科学家大量的热情、兴趣、信念等,没有这些,就不可能有科学研究的成功,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知识观,并于1958年在《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一书中详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求知寄托,是与个体紧密相连的。因此,后现代知识观强调一种自我建构和自我生成的知识,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个体知识、缄默知识、实践知识等,不再把知识完全抽象为某种“符号表征”,尤其注重知识的文化性和价值性。

(2)什么是知识

从知识观的嬗变来看,人们对知识概念的解释是一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历史,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是完全吻合的。纵观这段历史,人们对知识的定义是以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为背景依据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当时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紧密相关的。如果这些知识赖以生存的依据发生变化,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解释也就随之发生变化。自然地,知识在被应用时的方法和价值体现也会有所不同,而随之引发的便是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变革和改造。遵循这样的规律,人们不断激发出对知识及其应用、范畴、创新的新思考。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理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当下时代,知识的价值和重要性日益被凸显和重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www.xing528.com)

中国现代学术界对知识的解释、定义,由于现代科技文化传播的影响,依循着近现代西方“知识学说”的观点。《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对知识的释义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5]。”这一释义是目前与国外知识定义在语境上最接近的,而且与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内涵也非常吻合。因此,本书就据此“知识”定义,作为知识管理研究的基本概念,并提出以下观点。

知识是存储在一定的媒介中,包含信息、经验、价值观,可以对个人或组织起作用的能力。从类型划分来看,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造知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根据“所有权”不同,知识可以分为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根据利用目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知道是什么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和知道谁能做的知识,前两种容易被编码成为显性知识,后两种是隐性知识。

知识具有动态性、资本性、情境性、可复制性、生长性、导向性、增值性等特征,它能直接指导人类的行动,可以通过复制转移到其他场所并进行再利用,并且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交流而无限延伸发展。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隐含性。从本质上讲,知识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难以模仿的、难以交流的,储存于个人的头脑中。知识的隐含性主要体现在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之间的不可分割性。

二是共享性。知识不具独占性,不在共享中具有潜在的竞争性与冲突性。这是因为,拥有知识的主体将其知识与他人分享后,还将继续拥有该知识;同时,知识复制后还可以再利用,不会因为分享而消耗,反而还可能因为互动而充实、延展、增加和丰富。

三是资源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是四种重要的资源。知识作为一种独特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成为关键的核心要素,且占有的比重与创造的价值正呈上升趋势。

四是二相性。通常来讲,知识被个人所拥有,知识的积累需要个人的努力,知识的识别、储存等问题是基于知识的实体性。此外,在对知识进行创造、应用的过程中,知识具备了动态过程的性质。概括地说,对知识进行识别、分类、组织时,知识具有了实体性质;在知识的共享、创造、学习、运用中,知识成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实体知识和过程知识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知识的“二相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