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智慧教学:教学观念与发展

职业教育智慧教学:教学观念与发展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形态结构上,教学思想观念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国家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学思想,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并遵循的教学观念。教学活动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是教学思想观念的生发器。教学观念的演变教学思想观念具体通过人才观、质量观和效率观等来表现。教学观念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条件保障机制等方面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引发了人才培养质量争议。

职业教育智慧教学:教学观念与发展

教学思想观念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功能为中心,由系统教育思想与各种教学观念有机融合而成。系统教育思想统领各种教学观念的形成,而各种教学观念集合成系统教育思想。在形态结构上,教学思想观念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国家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学思想,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并遵循的教学观念。这三层思想观念内在联动发展,并作用和反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环节中,也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1)教学观念的核心

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要素以及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学主体。教学活动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是教学思想观念的生发器。

一是谁是教学活动主体。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何谓教学主体”“谁是教学主体”等问题的争论,大致形成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论三种观点。教师主体论源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唯一的主体,学生是用来供教师加工、改造的,与教学内容一起构成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属于教学客体。学生主体论源于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说,其基本观点与教师主体论相反,认为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和教学内容都是被用来塑造和加工学生的,是其成材的工具性对象,是教学客体。而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论则改造了前述单一主体论的思路,提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单元内,就对教学效果的最后影响来说,分不清教师的能动作用大还是学生的能动作用大,只能是两个主体并存,共同协调教学效果。这时,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等就基本上属于辅助性的东西,属于教学客体。

二是主体之间什么关系。一般来说,任何活动都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如果按照两种单一教学主体的观点,无论谁为主体、谁为客体,都是主客体关系。但是,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教学作为社会活动实践关系出发,毫无疑问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教学活动的价值关系出发,很明显,学生必然是主体,教师是客体;从认识活动的全面关系出发,教师与学生都属于主体,客体只是那些主体之外的教学活动要素。教师的教学既是个人的劳动表现,也是群体的劳动表现,一个教师不可能教好一个班级、培养出一批人才,甚至不可能完整地教好一门课程,必须要有班主任等相关辅助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行。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纯粹单个人的学习有时不能很好地完成。我们强调开展主体性教学,所依靠的不只是单个学生的主体性,还包括建立在每一个学生主体性发挥基础上的协作教学、合作探究。所以,教学主体实际上有一主两次三对关系——师生关系占主导地位,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居于次要地位。

(2)教学观念的演变

教学思想观念具体通过人才观、质量观和效率观等来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重心,体现了教学观念的转变。(www.xing528.com)

一是由“社会”转向“个体”。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文化政治的影响,但职业教育毕竟是一项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活动,应该更加注重人的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社会本位、国家本位、教育本位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三个本位共存,在明确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同时,也重视考虑学生个体发展。关注教学内容的多样性,重视提升学生文化内涵,为其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突出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管理、教学环节、教学方式等方面也要将统一的、封闭的、固定的人才模式变革为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既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又坚持按专业培养人才,既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又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既坚持教学工作的计划性又给予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较大的灵活性。在教学管理上,推行学分制,实行选课、选专业等灵活的制度和政策。

二是由“专门”转向“复合”。随着科技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规格新要求的不断提出,由单纯的掌握知识转变为更加注重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由单纯的、狭窄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转变为同时注重拓宽知识面,培养具有包括各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由单纯注重统一的培养规格转变为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多样化特长和学习潜力;由偏重于重视理论知识转变为同时注重实际知识,进一步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等。

三是由“终结”转向“终身”。按照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序列中是终结性教育活动。由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世界性社会工作的不断变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系列报告引发,以素质教育思想为理论支撑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观念逐渐渗透到职业教育领域,成为争论热点。特别是职业教育达到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程度之后,高职教育的基础性就更加突出,只能为学生未来成为“工作人”打下知识、能力和继续学习的基础,而不能为未来准备好所需的一切。因而,人才培养必须更加重视比较宽广的领域、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也必须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学习的条件。

(3)教学观念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条件保障机制等方面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引发了人才培养质量争议。政府和职业院校回应这种社会争议的积极举动就是教学改革工程,试图既改善条件保障状况,又注重将物化的环境与条件转化为人才培养所必需的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教学思想观念创新。

在教学制度创新方面,持续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估制度、专业认证制度、状态数据发布制度等;在教学活动创新方面,持续建设高等水平教学团队。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大学生选课、选专业余地,通过学分制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我责任心进一步增强。还应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法改革创新零散、自发、孤立、短效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