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镇史话:凡夫伟业笔剑革命

东镇史话:凡夫伟业笔剑革命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6年年初,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文化支部,后组成上海临时党委,李凡夫担任临时党委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至1946年4月李凡夫任中央军委干部第二大队大队长,由延安赴东北,参加土改、清匪反霸和建立革命政权的工作。陈怡遵照李凡夫的遗愿,把李凡夫在家乡的祖屋及他生前的藏书捐出,以开办“李凡夫书屋”,支持家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陈怡还表示,要将李凡夫的一生著作共30万字整理出版。

东镇史话:凡夫伟业笔剑革命

李凡夫(1906~1990年),原名郑锡祥,香山县(今中山市)濠头村人,出生于穷苦华侨工人家庭。1926—1929年在广州中山大学附中读书时,开始接受进步思想。1929年到日本攻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毅然弃学回国,当轮船驶出日本海域时,立即在轮船上召开了反日侵略大会,被大家推举起草了反对日本侵略的宣言。回国后,又到广州中山大学读书,因发表革命文章,被学校反动当局开除。之后,他转学到上海暨南大学。1934年夏天,在上海加入了“上海社会科学家联盟”。193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社联”党委书记。1936年,因革命斗争的需要,社联改为“上海著作人协会”,成为公开的文化组织,编辑出版了《现世界》和《时代论坛》等著作,他用李凡夫的笔名发表了文章数百篇,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著名的作家学者。他的论著言之有物,实事求是,文风朴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到后来,读者只知“李凡夫”而不识郑锡祥。为方便工作,他干脆从此改名李凡夫。

1936年年初,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文化支部,后组成上海临时党委,李凡夫担任临时党委书记。“七七事变”后他到了延安,担任《解放》周刊编辑,又先后担任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的教导员。后来任“华北联合大学”副教育长、教育学院副院长。

写于1937年5月的《中国与日本》,是李凡夫在那段时期的代表作。他以翔实的资料分析了自古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后,中日关系由友人转为敌人的变化过程;分析了中日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现状,说明在日寇蓄意灭亡中国的政策下,任何忍让妥协都绝无苟安的可能;指出当时的唯一出路就是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抗战直到取得全面胜利。其后的政局发展,证明了他著作的惊人预见性。

李凡夫曾任职中央政策研究室敌伪研究组组长和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他受命编写《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书,后以“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的名义发表,他根据党中央指示,先后访问了朱德周恩来刘伯承陈赓等领导同志,在收集和整理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本书。书中以丰富的史料,着重体现了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指导思想,自1945年3月在延安首次出版以来,一直广受读者欢迎。1953年由人民出版社将这本书列入《中国现代史资料丛刊》并重新修订出版。1980年再次重印,书名改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至1946年4月李凡夫任中央军委干部第二大队大队长,由延安赴东北,参加土改、清匪反霸和建立革命政权的工作。1946年5月至1949年6月,任辽宁省、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省委党校副校长。1949年随军南下,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第五中级党校校长兼任党委第一书记

1958年,在担任安徽省委常委兼调查研究室主任期间,由于如实向上级反映当时浮夸风对农村造成的严重危害等问题,1959年被撤销职务,下放到安徽大学当教师。1962年得到平反,出任安徽省委常委和省委宣传部长。1964年任安徽省副省长和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www.xing528.com)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李凡夫反对林彪的“顶峰论”,被军管了六年,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得到了平反,在1979年担任了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因长期患病,调到北京市委组织部休养。1990年10月16日在北京病逝。

1990年12月5日,李凡夫的夫人陈怡偕同子女三人回到中山探亲。陈怡遵照李凡夫的遗愿,把李凡夫在家乡的祖屋及他生前的藏书捐出,以开办“李凡夫书屋”,支持家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陈怡还表示,要将李凡夫的一生著作共30万字整理出版。

1993年,《李凡夫文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后人了解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研究抗日战争史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参考书籍

(供稿 刘居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