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剑南春-四川剑南春酒厂

剑南春-四川剑南春酒厂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4年,剑南春酒厂改制为“四川剑南春股份有限公司”,但产品上仍旧使用“四川省绵竹剑南春酒厂”的名称,直到2004年4月后,才改为“四川省绵竹剑南春酒厂有限公司”。1961年,剑南春定名后,同时使用“绵竹”牌商标。250克装以下规格的剑南春,仍使用塑料盖和封签封口,封签为淡绿色和绿色篆体字“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厂”字样。

剑南春-四川剑南春酒厂

【部分获奖历史】1963年四川省名酒;1979、1984、1989年蝉联三届全国评酒会金奖,荣获“国家名酒”称号。

【工艺及风味特点】该酒是在传统绵竹大曲酒的基础上,于1958年研发,20世纪70年代逐步完善。此酒工艺采用以高粱、糯米、大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为主料并加以精巧配伍,纯小麦制成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取源自城西玉妃泉之水为酿造用水,以红糟盖顶,回沙发酵和双轮底发酵,经蒸馏去头斩尾,贮存陈酿,精心勾兑等工序酿成。该酒具有芳香浓郁、醇和回甜、清洌净爽、余香悠长的独特风格。酒度有60度、52度、38度等多种。

【理化指标】香型:大曲浓香

酒度:52~60度 总酸:≥0.6克/升 总酯:≥3.6克/升

酒度:38度 总酸:≥0.4克/升 总酯:≥2.0克/升

【历史沿革及企业建置】绵竹剑南春酒厂原位于德阳绵竹县西门外红光西路,组建于1951年,前名为“四川地方国营绵竹酒厂”;1964年划归省属辖,更名为“四川省绵竹酒厂”;1970年体制改制时期,该厂下放绵竹县商业局领导,易名为“四川绵竹县酒厂”;1984年5月5日正式更名为“四川省绵竹剑南春酒厂”。

图10-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部分剑南春产品

四川绵竹,古属绵州,归剑南道辖。“剑南”是指“剑门关之南”,为唐代“剑南道”的省称(中心为如今的成都)。绵竹在当时剑南道下属之酿酒大县,在宋代出现密酒与鹅黄,形成了一个名酒系列。

清代康熙年间,陕西三元县人朱煜见来到绵竹,开办朱天益作坊,酿制大曲酒,后相继有杨、白、赵三家大曲作坊开业。经过不断改进工艺,绵竹大曲酒成为地方名产,清光绪年间曾列为贡酒。

1919年,绵竹已发展到“有大曲房二十五家,岁可出酒十数万,获钱五六万缗,销路极广”。1922年,绵竹大曲首获四川省劝业会一等奖;1929年“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义全和”等十二家大曲酒作坊的产品,又获四川省优秀酒类奖;1932年,“恒丰泰”酿造的绵竹大曲,首次被批准使用商标。后由于战乱,大曲作坊逐渐减少,1949年濒于停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部分私人作坊由专卖公司组织实行联营生产。1951年,在朱天益等烧房基础上组建成立“四川地方国营绵竹酒厂”,时有职工161人,老窖30余口,年产白酒1324吨。1954年,恢复传统产品“老酒”的生产。

1958年,绵竹酒厂改进生产工艺,使用红粮、荞麦、小麦、大米、糯米等五种粮食通过回沙发酵、红糟盖顶、熟糠减水等新工艺,酿出绵竹大曲的新品种“混料轩”,质量优于绵竹大曲。1959年,“混料轩”改以高粱、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经过20世纪60年代“双轮底发酵”工艺与“勾兑调味”技术的完善,生产工艺趋于成熟。

1961年初,应绵竹酒厂邀请,蜀中诗人庞石帚先生起名并题写“剑南春”三个字。“混料轩”从此改名为“剑南春”。到1966年,绵竹酒厂曲酒总产量达2110余吨,创利税192万余元。

1974年,绵竹酒厂制定了新的工艺操作规程,狠抓产品质量,产销量大增。当年,剑南春开始出口,每瓶外有瓦楞纸盒包装

1982年,国家投资对绵竹酒厂进行的大规模扩建竣工投产。1983年,酒厂开始投产38度剑南春。到1988年底,剑南春酒厂实现年产酒9668吨,其中剑南春840吨,绵竹大曲3665吨,春沙酒5163吨。剑南春系列产品先后出口欧洲、东南亚、北美的30个国家和地区。

1994年,剑南春酒厂改制为“四川剑南春股份有限公司”,但产品上仍旧使用“四川省绵竹剑南春酒厂”的名称,直到2004年4月后,才改为“四川省绵竹剑南春酒厂有限公司”。

【商标及其他】剑南春酒厂使用的第一代商标为20世纪50年代启用的“绵竹”牌商标,被广泛使用在其所生产的瓶装酒产品上。1961年,剑南春定名后,同时使用“绵竹”牌商标。

1981年,为了配合新制定的商标法规,首次注册了“剑南春”商标,为剑南春系列酒专用,部分使用于外销剑南春。外销酒与内销酒不同的地方,是酒的标贴上配有英文厂名,市面上极为罕见。(图10-2)(www.xing528.com)

1982年商标法颁布以后,剑南春酒厂对商标的使用及保护极为重视,酒厂为此设置商标事务管理部门。因此,该厂在1983年《商标法》实施后,能够得以从容应对,平稳过渡,成效犹为突出。所以,该厂在这段时期内使用的商标及变化规律极为清晰。

1980年以后,剑南春酒厂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所使用的玻璃瓶包装,也由圆形逐步转为以两种瓶型为主:一种是方瓶(短盖),一种是荷花瓶。1984年重新设计后,方瓶短盖逐步为方瓶长塑料盖封口所替代。

图10-2 1981年左右外销剑南春(方瓶标贴)

图10-3 20世纪80年代部分剑南春产品

1987年3月起,500克装的各种瓶型剑南春启用白色金属防盗盖封口,盖上标有“中国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厂出品”红色字样,中部标有“中国名酒”中英文字样。250克装以下规格的剑南春,仍使用塑料盖和封签封口,封签为淡绿色和绿色篆体字“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厂”字样。(图10-4)

图10-4 20世纪80年代剑南春(方瓶装全套标)

图10-5 20世纪80年代外销剑南春(荷花瓶装全套标)

表10-1 剑南春酒厂部分商标一览

表10-2 剑南春酒厂部分其他产品(截至1990年)

图10-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绵竹牌双沙酲色酒四川绵竹国营酒厂出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