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录短片创作,探索真理电影的独特魅力

纪录短片创作,探索真理电影的独特魅力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毫无疑问,真理电影是在世界电影史,尤其是纪录片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种电影类型,有明确的概念和独特的创作方法。其三,真理电影的拍摄方式是通过提问,刺激、引导和诱发现实中的人物对着镜头做出自己的反应和回答问题。真理电影不仅仅是孕育新的纪录电影出来。我们不妨尝试着用真理电影的方式制作一部短片,你会发现每一次真理电影的拍摄过程都是一场深入大千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精彩冒险。

纪录短片创作,探索真理电影的独特魅力

本章集中讨论的是其他非虚构影像创作的类型,例如真理电影第一人称电影、影像诗、视觉论文。它们都是影视艺术的作品类型,从大的创作理念来看都可以归入非虚构;其中有表意性的视觉作品,也有叙事性的视觉作品;有些是曾经在电影史上影响了几代人的电影类型,有些则是最近才刚刚兴起的互联网产品。对它们单独进行介绍,其一是因为这些作品类型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创作数量;其二是因为这些类型的影片为我们展示了创作纪录短片的另一些可能性,我们是纯粹从创作的角度来研究这些影片类型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我们要特别介绍的是“真理电影”。

毫无疑问,真理电影是在世界电影史,尤其是纪录片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种电影类型,有明确的概念和独特的创作方法。1961年,由让·胡什和埃德加·莫兰联合导演的影片《夏日纪事》在巴黎上映,影片的副标题是“真理(实)电影的一次经验”。在影片开拍前,导演们对影片主题没有任何清晰而具体构想,然后他们在巴黎的林荫道上拦住行人,举着麦克风追问:“你认为自己幸福吗?”并且用镜头记录下被采访者的反应。[1]

该片的创作方式此后被很多人模仿,例如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产纪录片《北京风很大》,导演雎安奇手持话筒、身边跟着摄影师,在北京街头截住形形色色的路人,突兀地将话筒伸过去,问路人觉得北京的风大不大。

再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2012年中秋国庆期间推出的“假日特别调查”,各路记者在全国各地问普通百姓“你幸福吗?”,这个特别节目一度成为网络关注的热点。

在观看这些影视作品的时候,我们当下的困惑或许在于“真理电影”这种创作方式是否还能够被重复使用?因为从呈现形态上看,似乎许多作品都大同小异,很难再出现有新意的纪录片作品。因此,我们有必要回到历史当中去,总结前人的观点,重新理解“真理电影”的几重本质特征:

其一,真理电影是继承了一种追求真实的电影传统,创作者让摄影机的镜头向现实本身打开,在生活中寻求答案。

其二,真理电影是对于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的一种发扬,把拍摄电影当成探索真相和真理的一种知识努力。

其三,真理电影的拍摄方式是通过提问,刺激、引导和诱发现实中的人物对着镜头做出自己的反应和回答问题。

这些非常接近的提问方式,或许会让我们误以为“真理电影”就是街头访问,然后只需要将形形色色的答案剪辑在一起就可以了;但如果回归到对“真理电影”的概念和创作方法的理解,我们应该发现“真理电影”的本质是一种探索的精神和对话的态度,所以会让影片本身具有思辨色彩。就像雅典苏格拉底和东方的佛陀与孔子,喜欢以提问、对话的方式来探讨问题、思考人生哲理,真理电影也是以提问的方式和镜头前的人们一起思考生活中的问题。(www.xing528.com)

所以,创作“真理电影”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尤其应该鼓励年轻人继续以“真理电影”的方式创作;而想要激活“真理电影”的内在能量,创作出更多的新作品,也完全可以找到新的方法和路径。

其一,调整被提问者的范围。例如,同样是询问“你幸福吗?”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限定采访对象完全是女性,这样就赋予了采访的过程一个女性主义的视角;也可以只询问进城务工者,这就给出了一个进城务工群体的视角。

其二,设计一些新问题。例如,“你快乐吗?”“你累吗?”“你觉得自己人生最值得回忆的是什么?”“你买花送给谁?”“你怎么看待死亡?”(当然,这种敏感的问题需要一定的铺垫)。

其三,把问题引向深入。大部分街访所获得的答案容易停留在“是”或“否”这种浅层次的表面性的回答;而我们会更鼓励学生进行适时的追问,不只是获得被采访者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而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能够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并试图走进人物的心灵

其四,把提问的过程变成寻找新选题的过程。如果采访者只执着于提问问题本身,会收获千奇百怪的回答,但最终也只是呈现出对人生百态的一种泛泛描述。其实提问题的过程本身我们可以当成一个更深层次问题的发现过程和新选题的寻找过程,也许能收获更有意思的故事和人物。所以不妨开放自我的心态,并且让采访深入到某些个体,甚至继续跟拍某些人物的生活。

真理电影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时代在变,社会在变,被访谈的人在变,问题本身在变。即使是相同的问题,其内涵也在发生改变,答案更会千奇百怪、瞬息万变。生活本身是个万花筒,即使你的问题得不到答案,只呈现众生的样貌也足以构成有意思的影片。

真理电影不仅仅是孕育新的纪录电影出来。毫无疑问,这样的创作方式既能锻炼学生的采访能力,又能让年轻人了解社会,并引导他们对某些人生哲学问题产生思考,从而达到另一种很好的教育目的。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将一切问题都限定死,那当然有可能获得千篇一律的简单答案,但是勿忘真理电影的特点恰恰是那种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陌生人的开放性、灵活性、思辨性和真实感。

我们不妨尝试着用真理电影的方式制作一部短片,你会发现每一次真理电影的拍摄过程都是一场深入大千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精彩冒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