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景点与产业数字化发展研究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景点与产业数字化发展研究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11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6%,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节日文化和风俗,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习俗异彩纷呈,民族风情多姿多彩。2014年列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传统壮族村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建于1990年4月,拥有4个展厅和1个文物库房。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景点与产业数字化发展研究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11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6%,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节日文化和风俗,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习俗异彩纷呈,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1)文山文化

基诺族服饰简单古朴,他们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彩条的土布衣服。基诺族男子穿宽裤和无领对襟白外衣。

文山苗绣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主要流传在苗族聚集区。苗族服饰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精美绝伦的刺绣技艺和璀璨夺目的银饰让人赞叹不已。

文山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2)文山景点

①牡露侬人谷。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西北部的牡露侬人谷,是一个传统的壮族聚集村落,始建于唐朝末年。2014年列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传统壮族村寨。每年正月初三接娅歪(牛王母)是广南县董堡乡牡露村壮族同胞盛大的传统节日,当地壮族同胞通过接娅歪,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②普者黑。普者黑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这里河流湖泊密布,蜿蜒曲折的水道环绕于莽莽青山间,万亩荷花在夏日里绽放出淡雅的粉,弥漫了整片湖水。

普者黑湖:位于普者黑村西面,南接仙人湖,北接落水洞湖,长约3千米,平均宽300米,面积约1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米,两岸视线范围内孤峰达51座,北部湖面有3座俊秀的孤峰。整个湖面及四周视线开阔,孤峰错落分布,山光水色,美不胜收。湖内盛产鲤鱼、草鱼和鲫鱼,故得名“普者黑”(彝语:盛满鱼虾的湖泊)。(www.xing528.com)

青龙山:位于普者黑村西约600米,主峰海拔1555米,高出湖面108米,其上灌木郁郁葱葱,四季常绿。青龙山三面临水,雄伟秀丽,山体内有火把洞、月亮洞、张嘴石洞等8个溶洞。沿着石径登上青龙山观景台,可以饱览大自然赏给普者黑的一切美景。其入选中国国家地理云南省最美景观拍摄地。

③仙人洞村。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是云南省委宣传部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而建立的示范村,2001年仙人洞村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云南民族文化第一村”。到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可以领略到彝族支系撒尼人传统的“花房”“情人房”等民俗风情,能看到古老的撒尼舞蹈以及汉代石虎、甲马、木雕、石刻、刺绣等,可听到古曲古调,观看毕摩祭祀,还能登山观峰,选购纪念品和土特产,并能住农家屋享受农家乐,品尝彝家正宗特色菜,这里已成为云南对外文化宣传的窗口和民族文化交流示范基地

菜花菁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拍摄地)。菜花箐村位于青龙山后,因位于菜花多的箐边,故得名,为一苗族村寨。全村103人,人们的着装、生活习惯等多方面仍然保持着最原始、浓郁的民族特点。最隆重的节日是“踩花山”,节日期间举行“跳芦笙舞” “斗牛”等活动,热闹非凡。

雄狮伏波。雄狮伏波位于仙人洞湖中,孤峰高约8米,长约70米,似一卧狮伏于水面,狮头是一陡壁,向西高昂,前后腿部分没入水中,狮身为密匝的灌木林披盖,满身翠绿,整体形象逼真。据说这头狮子是当年护送阿诗玛到这里来的,因为它怕土司再次把阿诗玛抓回去,所以就日夜守护在这里,久而久之就化作了这座长条形的山峰。

英雄老山圣地。老山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天保镇驻地船头村以西8平方千米,是一座与越南交界的山,著名区域有主峰区域(27个山头,最高点1422米)、松毛岭区域(最高800多米)。附近有中国国家级天保口岸。199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老山风景名胜区。如今,英雄老山圣地景区是云南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重点打造的景区。

⑦民族博物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建于1990年4月,拥有4个展厅和1个文物库房。该馆现有藏品2000多件。文山州为著名的“西畴人”牙齿化石发现地。在丘北、西畴、麻栗坡、广南、马关等县还发现新、旧石器时代遗迹、遗物和相当数量同时代的岩画,也有罕见的洞穴岩画遗址和各个时代的历史文物。 基本陈列有民族、民俗陈列;临时陈列有石器时代陈列、岩画陈列、青铜文化陈列、铜鼓文化陈列和民俗陈列。

⑧句町古国。广南是古句町国的发祥地,也是云南壮族人口最多的县,史籍中有关于句町王毋波于公元前111年率部归入汉武帝统一的中国和他在汉昭帝始元年间(公元前86—前81年)参加平息黔西、滇中及滇西叛乱并建立功勋的记载。广南县牡宜汉墓中出土的各种珍贵文物、早期的各种铜鼓以及壮族传统节日和民间至今仍在传承的骨刻历算器、鸡卜卦书、摩教经典等,均是句町历史文明的见证。九龙山则是中国壮族保持最完好的神“竜”之一,山下壮族村寨的干栏式民居群落及其纯朴的壮语环境、浓郁的民族风情等,均可作为壮族原生文化的典型进行展示。此外,广南的侬氏土司府还是中国壮族土司府中建筑规模最宏大、存在时间最长的土司府,因为有侬智高的关系,其历史地位和国际影响也最为深远;与侬府并列的,还有莲湖、昊天阁、太阳庙、文庙、皇姑坟等宏伟的古建筑群,这些都是广南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

⑨驮娘江。文山富宁驮娘江景区位于富宁县东北部剥隘镇境内,距离富宁县城74千米,是国家AA级景区。风光类型主要以江、河、湖风光为主。驮娘江适合周末一日到两日游,可游船,可美食,可休闲,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