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水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天水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达3万余户,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麦积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特别是龙头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自身发展能力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有效的抵押不足,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这就导致银行贷款难,筹资难,资金缺乏已成为制约麦积区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天水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麦积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麦积区委、区政府按照“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发展思路,采取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麦积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时期是麦积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对推进麦积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麦积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1.主导产业成效显著。近几年来,麦积区依托已初步形成的果品、畜牧蔬菜三大支柱产业,按照“区有龙头、乡有产业、村有产品、户有收入”的思路,以“两山一片”为产业布局,积极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引领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全区各类果品面积达40.49万亩,果品收入占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6.7%,果品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蔬菜产业按照“间作套种发展大路菜,集约经营增加精细菜”的思路,突出特色,积极培植特色规模基地。依托天水市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在甘泉、马跑泉、新阳等发展环境好的乡镇,大面积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蔬菜种植总面积达12.7万亩,完成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6.8万亩。建立了“农户+基地+超市”营销模式,蔬菜经营收入达4500万元左右,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畜牧产业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整合资源办大点”的发展思路,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群众自筹、银行信贷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产业的规模发展。目前,发展畜牧规模养殖户14179户,规模养殖场182个,养殖专业村89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4个。建成具有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技术密集、工业化程度高和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九龙山44万只养鸡、嘉信养牛、维亚养猪等一批现代化管理的养殖企业,促进了麦积畜牧业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

2.龙头企业带动力明显增强。麦积区龙头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中,积极参与产业基地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雪园公司流转土地2100亩,参与城郊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建设;祥丰、德盛等果品营销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参与优质花牛苹果基地建设;丰收公司建成马铃薯基地4000亩;威龙公司在三阳川流转土地17164亩、栽植葡萄苗木12800亩。据统计,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达3万余户,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其辐射带动下,建成万亩以上果品重点乡镇13个、千亩以上重点村136个。

3.合作组织发展迅速。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民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向市场的同时,已经深刻地体会到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非常重要。通过积极引导,规范扶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5家,共发展成员20255人,带动农户43521户。绿旺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被省农牧厅命名为“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大大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4.“名牌”战略初见成效。麦积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十分注重品牌意识,以名牌为突破口,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产品深加工,在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发展了一批工厂化、品牌化的天水康晟有限责任公司、天水太盛祥医药有限公司、天水众兴菌业等新型龙头企业。打造了“花牛”苹果、“下曲”葡萄、“元龙”花椒、“康晟源”肉食品、利东“一品红”鸡蛋、“天森”药品长城“GWJ”果汁、众兴“羲皇牌”食用菌、祥丰“福德源”食用油、“丰收庄园”马铃薯淀粉等优质名牌产品,通过引导和扶持,品牌产品名牌效应日趋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产业服务链在不断完善中延伸。目前,麦积区取得无公害基地认证3个、无公害产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A级认证7个,仅2009年该组织的销售收入达7647.9万元。同时建成以城郊蔬菜批发、花卉、林区和林缘区林产品药材批发、干鲜果批发等为主的各类市场24处,真正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助推器”。

二、麦积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龙头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弱,带动作用不明显。近年麦积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规模在提升,但现阶段麦积区的龙头企业大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小而散”、“档次低”的问题突出,上规模上档次的少,带动力不强,产权产品结构都很单一,吸引的外来资本和社会投入不多,规模效益低。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它的带动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进程和效益。龙头企业这种不大不强的局面,虽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初期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无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而且少数龙头企业没有建立配套基地,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就更小了。

2.信息不灵,科技滞后。以市场为导向,必须要有畅通的供需信息、价格信息及时能送到农民手中,而信息不灵,导致农民盲目生产;科技滞后,导致农业科技成果实用技术推广速度缓慢,农产品品质低下,生产管理水平低。科技人员作用发挥不充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及管理模式相对滞后,没有很好地与市场形成有效对接,人员过于分散,调动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科技人员内在动力不足,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户品流通渠道不畅,农村市场信息网络不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比较低。

3.企业融资难,发展资金不足。麦积区龙头企业正处在发展阶段,融资难、发展资金不足已成突出问题。麦积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特别是龙头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自身发展能力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有效的抵押不足,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由于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影响比较大,银行放贷的风险大,单笔成本也相对高,致使银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信用体系还未完善的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金融机构要求财产抵押贷款,而种养产品无法抵押,不能贷款。这就导致银行贷款难,筹资难,资金缺乏已成为制约麦积区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4.干部群众产业意识淡薄。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目的、意义认识不到位,认为自己是农民,没有土地还能做什么,更有少数人拿着是草,放开是宝,宁愿长草也不放开经营。也有少数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单方面认为土地流转是企业和农户的事,没有充分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会主动地预见性地看待和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www.xing528.com)

三、加快麦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麦积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总体处于初期阶段,产业化组织的实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户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利益联结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1.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一是发展好龙头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因此要紧紧围绕“龙头”做文章,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培育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围绕果品、畜产品、蔬菜、中药材加工,通过争取项目、招商引资等方式,有选择地引进新上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2.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一是建立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如建立“农产品一条街”,发展“优质农产品专业超市”等。逐步在全区形成布局合理、产销结合、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二是建立现代化市场服务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推行电子统一结算管理系统,推广直供配送和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提高交易和管理效率。发挥市场的信息发布窗口作用,建立多元化的市场价格、供求信息采集、整理和发布系统,为农民、经营户、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三是加强市场开拓。以市场为中介,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牵头与大中城市市场建立业务关系等多种途径,扩大当地农产品对外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使更多的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

3.努力提高产业化科技水平。一是加大科技投入。紧紧围绕产业基地,采取各种形式,培养有关专业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要加强生产基地农民的培训。采用农业技术系统培训,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管理意识、信用意识、质量意识等使广大农户真正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二是健全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使之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引进、试验和示范的窗口及种子种苗繁育中心。三是支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实行产学研结合。同时要鼓励农技人员、科研单位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重点抓好“一库二网”建设,即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和农业产业化信息网、农产品市场信息网建设。

4.加大农业产业化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资金周转难的问题。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农投资力度,财政部门应把分散在各有关部门的支农资金捆在一起,统筹安排,集中一定财力对农业企业以资金扶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通过每年召开银企对接会,由各银行根据农业龙头企业资产、经营状况确定授信额度发方贷款,缓解季节性收购企业资金短缺现象。同时,建立农业企业信用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融投资担保体系,可以尝试建立和运作农业融投资担保公司和机构,选择一批信誉好、效益高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培育扶持。三是加大用地、用电扶持力度。尽快出台龙头企业优惠政策,从事种植养殖的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用电按农用电价计收,省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产性用电享受农业龙头企业同等政策。同时,给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专业合作社运输组织主营的农产品,常年开通“绿色通道”,免收过路、过桥、过隧道费,确保农产品流通环节畅通。

5.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落实政策,规范现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管理、健全运行机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围绕重点产业,大力发展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年内积极发展一批以蔬菜、畜牧等重点产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努力,使麦积区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农产品加工行业,普遍建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50%以上的农户加入,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优势产业和行业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6.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政府推动,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带动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与服务模式;抓好各类民营服务组织建设,不断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狠抓农业信息化工程,为农户及时提供农业科技、农资、政策、法律、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为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优质服务。

第三十二期乡镇干部培训班

雷 跃 麦积区新阳镇政府

张国梁 麦积区琥珀乡政府

指导教师:赵具安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编辑室副主任、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