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扶绥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模式

扶绥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模式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善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经济技术部门、服务组织的协调工作,使之形成巨大的服务合力。

扶绥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模式

分析农业发展的环境经济条件,充分考虑加入WTO后将面临的新形势,按照县委“借市兴县”的发展思路,扶绥县确定以优质米、甘蔗水果、瓜菜、速丰林、木薯剑麻畜牧水产为八大支柱产业,选择以结构农业和品牌农业为主要突破口,大力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加上信息市场驱动和政策科技支持,以期达到快速、可持续发展

1.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着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扶绥县属于桂西经济区,应重点围绕优质米、蔗糖、水果、瓜菜、速丰林、木薯、剑麻、畜牧水产八大产业,认真搞好规划,使各乡镇形成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农业区域经济。经调查研究,笔者初步设想“南林、北果、东菜、西蔗、中示范”的区域布局框架。“南林”指山圩、东门、柳桥等乡镇重点发展20万亩速丰林、5万亩剑麻和土特农产品,成为速丰林、剑麻、土特农产品经济区;“北果”指中东、昌平等乡镇重点发展水果、养殖、药材,建立万亩香蕉,万亩龙眼、荔枝,万亩坚果,万亩药材,万头猪场基地,成为水果、养殖经济区;“东菜”指龙头、扶南等乡镇,重点发展瓜菜,建立三个万亩连片瓜菜生产基地,成为瓜菜经济区;“西蔗”指渠黎、梁旧、东罗等乡镇,以蔗糖为主,建立20万亩“吨糖田”基地,成为糖蔗经济区;“中示范区”指新宁、岂盆等乡镇重点、培育优质种苗和搞“三田”示范,建立育苗工厂、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新产品展销批发中心,成为高新农业经济示范区。各乡镇在区域范围内,发挥各自优势,致力培育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通过政府引导和示范统一规划,统一种养品种,形成单体成规模、总体成区域的商品生产基地,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专业化生产地带。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原料基地、原料基地保障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的生产、加工新格局。

2.选准主导产业,建设龙头企业。

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柱,建设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扶绥县发展农业产业化要围绕这八大主导产业,逐步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并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主导产业开发与建设龙头企业接轨、配套,在主导产业开发项目投资前一二年就要考虑龙头企业的规划立项,待主导产业开发项目投产时,龙头企业也建成投产;二是龙头企业建设要高起点、上水平、上规模,避免小而全,小而散,低层次,重复建设,集中力量开发大中项目;三是把兴办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与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结合起来,为农产品深度加工、扩大销售创造条件;四是政府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农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贷款扶持龙头企业。

3.把种子工程当成一个产业来抓。(www.xing528.com)

良种,其含义包括优良的品种和优质的种子(种苗),由于其科技含量高,市场增值大,且所需的土地资源又相对较少,抓好种子工程的实施,不仅对本区域的种植业养殖业有不可低估的效益促进,而且可以辐射甚至垄断周边市场。若是与品牌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增效作用更佳,能够真正做到小区域搞大农业。实施“种子工程”要根据种养需要,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如优质稻种、良种甘蔗、果苗、猪苗、鱼苗、速丰桉、剑麻种苗等,以降低优质种苗供应价格,加快优质种苗的推广进程。要依靠科技力量采用各种生物技术,不断培育优良品种,并通过工厂化、设施化的培育基地,繁育种子(种苗),以确保质量。还要以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建立契约式的合作伙伴关系,用基地、场所、人力、技术、资金直接参与科研成果的中试与推广,成功后,优先直接使用,甚至保护性使用,使之逐步形成一个产业。

4.树立品牌农业意识,努力增加市场占有份额。

品牌农业是把集约型农业与科技决策管理集于一身的外在化或成果化的具体表现。创立品牌农业,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条件之一。发展品牌农业要依托教育与科技,加大农业科技的教育和推广普及力度,加强产、科、教的协作,改变过去生产者找项目难,研究者开发转化难的被动局面。同时,还要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形成良性的项目开发模式,以市场为纽带,把千家万户和公司企业联接起来,共创品牌,共占市场,推动品牌农业迅速发展。

5.抓好关键环节,健全服务体系

完善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建立健全以乡村集体为基础,以国家专业经济技术部门和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民自办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全程综合服务公司,形成一条龙服务的主力。从本地农业产业化实际出发,根据某一项主导产业或某一项拳头产品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全程综合服务公司,例如“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就是围绕主导产品来发展加工业,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体系。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经济技术部门、服务组织的协调工作,使之形成巨大的服务合力。同时,还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税收信贷上给予优惠和照顾,财政资金上给予扶持,要维护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优化外部环境,强化内部管理,增强服务实力,为农业创造一个优化的发展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