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与法律的博弈:个人数据的概述和隐私保护

科技与法律的博弈:个人数据的概述和隐私保护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说,个人数据具有四方面特征。虽然各国对是否包括死者有不同的看法,但一般规定自然人、社会组织和法人的数据不属于个人数据类别。敏感性个人数据与个人隐私有关,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随着电子病历的普及,个人的病史、健康状况、健康保险等也将成为重要的个人数据。

科技与法律的博弈:个人数据的概述和隐私保护

(一)个人数据的特征

根据个人数据的定义,数据内容涵盖一个人身体、心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具体来说,个人数据具有四方面特征。第一,个人数据的主体是所有的公民。虽然各国对是否包括死者有不同的看法,但一般规定自然人社会组织和法人的数据不属于个人数据类别。第二,个人数据可以识别个人。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只要能识别个人的信息就被视为个人数据。第三,个人数据的双重属性分别是人格权和财产权。个人数据与个人生活、精神自由相关,必然有人格权。同时,个人数据具有产权属性,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第四,部分个人数据是个人隐私,但不是所有数据都是隐私。有时候,碎片化的个人数据不是隐私,一旦将其组合分析,便涉及个人隐私。

(二)个人数据的分类

1.按照数据来源分类

按照数据来源,2011年个人数据被世界经济论坛编制的报告分为三类:一是自愿数据,即用户在自愿的条件下所提供的一系列数据,如向某些网站提交的一些个人信息;二是观测数据,即用户在使用信息设施或软件时记录和观察的一系列行为数据,如互联网记录、搜索记录、购物消费记录等;三是推断数据,即个人数据建立在用户的各种信息基础之上,如个人消费需求、购物偏好、信用等级等。(www.xing528.com)

2.按照是否涉及隐私分类

依照是否涉及隐私,个人数据可分为敏感性和非敏感性个人数据。敏感性个人数据与个人隐私有关,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某些数据会有专门法律进行规制,如个人征信数据。不同的国家对敏感性数据的划分有所不同,如欧盟将种族、宗教信仰作为敏感性数据,中国对此没有特殊规定。非敏感性个人数据是指不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一般没有特殊保护。

3.按照数据内容分类

个人数据的内容复杂多样,不胜枚举。下面以当前频繁使用的主要数据进行分类。一是交易数据。在交易数据中,用户账户、消费品记录、支付记录和电子账户余额等均为重要的个人数据。二是电子邮件数据。电子邮件中有更多的用户隐私数据与商业秘密。除了包括用户对热点事件的看法,还包括重要的基本信息,如年龄、爱好教育程度等。三是社交媒体数据。社交媒体数据包括位置信息、行为特征,甚至是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重要信息。这些重要的个人数据不仅蕴含着较大的商业价值,对于经济组织乃至国家来说,也极具战略性意义。四是位置信息数据。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生活的需要,个人位置信息无法隐藏,都被移动终端记载下来。五是医疗信息数据。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了电子健康记录。随着电子病历的普及,个人的病史、健康状况、健康保险等也将成为重要的个人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