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概念与结构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概念与结构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和生理状况等的意识。这个系统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子系统构成。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概念与结构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我的一切。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自我的生理状况(如身高,身材,形态等)、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等)、人际关系(如人己关系、群己关系等)。简言之,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系统,是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

自我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认知的主体和客体都是自身(英语中的自身“Self”,既包括主我“I”,也包括客我“Me”),因此,自我意识是主我(“I”)对客我(“Me”)进行认识,并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客我进行调控。自我意识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本质特征。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1)从意识活动的内容来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和生理状况等的意识。

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等的意识。

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意识,如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态度、理想、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等的意识。

(2)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

属于认知形式的有: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印象、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统称“自我认知”。

属于情绪形式的有: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自傲、责任感、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以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个人对自己是否悦纳的情绪。

属于意志形式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等,可以统称为“自我控制”。(www.xing528.com)

自我意识的这三种形式联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个人对自己自觉的观念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因此,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启动或制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动机的协调;根据所拟订的计划监督检查行动;动作的协调一致等。

(3)从存在方式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我是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看法,是个体对自己的现实观感。

理想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完善的自我形象,是个体追求的目标。

投射我是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是由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产生的自我观感。

投射我和现实我的差距过大,个体会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所理解;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距过大,个体会丧失追求自我完善的勇气。这三种类型自我之间的距离和冲突是导致某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自我意识结构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