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使臣访朝求国名,永乐至宣德共八次

明代使臣访朝求国名,永乐至宣德共八次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高丽权知国事李成桂,在取得政权后,要改国号,派遣使臣,到达明朝,请求赐名。明初派太监亦失哈到奴儿干,永乐五次,宣德三次,共有八次。船由今吉林市起航,顺松花江而下,到其与黑龙江汇流处(今同江),再转顺黑龙江而下,直至黑龙江入海口附近的特林,全程约五千里。在奴儿干竖立两块石碑,碑文写道:“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

明代使臣访朝求国名,永乐至宣德共八次

在东北,明朝经过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四代五朝的艰苦经营,把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等所没有解决的高丽之事,完全解决。时高丽权知国事李成桂,在取得政权后,要改国号,派遣使臣,到达明朝,请求赐名。明太祖朱元璋说:“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最美,且其来远矣!宜更其国号曰朝鲜。”(《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从此,高丽不仅改国号为朝鲜,而且开启朝鲜国王受明清皇帝册封的礼制,直至清季。

永乐帝于开拓东北版图,迈越元朝,功勋尤嘉。明朝在永乐七年(1409),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明太宗实录》卷九十一),并设置官员,统属其众,岁贡海东青、毛皮、人参鹿茸珍珠等物,仍设站赤传递。而后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康旺等来朝,“贡貂鼠皮等物,赐赍有差”(《明太宗实录》卷一五五)。明初派太监亦失哈到奴儿干,永乐五次,宣德三次,共有八次。船由今吉林市起航,顺松花江而下,到其与黑龙江汇流处(今同江),再转顺黑龙江而下,直至黑龙江入海口附近的特林(中国传统名称为庙街,今尼古拉耶夫斯克),全程约五千里。在奴儿干竖立两块石碑,碑文写道:“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罗福颐《满洲金石志》)这表明:整个奴儿干都司辖境内满—通古斯语族的族群,均归明朝管辖。明朝实现了对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今俄罗斯萨哈林岛)的管辖。(www.xing528.com)

亦失哈八下奴儿干的壮举,同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相互媲美,彼此辉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