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和尚演绎洛阳家家学胡乐,歌舞文艺为城市娱乐!

元和尚演绎洛阳家家学胡乐,歌舞文艺为城市娱乐!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图41经变乐队“洛阳家家学胡乐”,实在耐人寻味。西域各国的曲调、舞蹈和乐器等传入中国,深受唐人的喜爱,成为唐代十分流行的音乐。它与传统的“雅乐”“古乐”相融合,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胡乐与汉乐水乳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唐代音乐文化,中国的音乐文化完成了一次整合。与《霓裳羽衣曲》为代表的宫廷乐舞相比,“洛阳家家学胡乐”的坊间音乐场面,更能代表唐代都市的乐舞盛况。

元和尚演绎洛阳家家学胡乐,歌舞文艺为城市娱乐!

中唐诗人王建有一首著名的《凉州行》,诗中歌吟:“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1]

图41 经变乐队

“洛阳家家学胡乐”,实在耐人寻味。细细品读王建的这首诗,从开篇到结句,全诗传达了这样一个事:盛唐的辉煌在“安史之乱”以后便急速地消失在了历史的迷雾中。民族融合成为中唐面临的新课题,而音乐的融合也是整个过程中最早发生。唐人以广阔的胸襟,兼容各种文化西域各国的曲调、舞蹈乐器等传入中国,深受唐人的喜爱,成为唐代十分流行的音乐。它与传统的“雅乐”“古乐”相融合,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上到宫廷音乐、王公士大夫宴乐,下到坊市平民的娱乐,无不深受胡乐浸染。胡乐与汉乐水乳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唐代音乐文化,中国的音乐文化完成了一次整合。与《霓裳羽衣曲》为代表的宫廷乐舞相比,“洛阳家家学胡乐”的坊间音乐场面,更能代表唐代都市的乐舞盛况。清盛唐诗人王维的《洛阳女儿行》:(www.xing528.com)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2]

诗中的描写无疑是唐代东都洛阳市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