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校德育改革面临的重要瓶颈及对策

我国高校德育改革面临的重要瓶颈及对策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方面,隐性教育仍然不成熟,难以把握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对隐性教育缺乏重视和深入研究,容易将课堂之外的教育手段笼统地称为隐性教育,以此作为隐性教育的标签,这往往会导致教育实践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课堂外教育不等于隐性教育,将隐性教育直接等同于课外实践活动也是极为肤浅的观点。

我国高校德育改革面临的重要瓶颈及对策

第一,未能高度重视德育的层次性与适应性,造成德育目标单一且笼统。高校德育目标的设定决定了高校德育的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道德体系也必然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要求高校德育目标也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以适应和服务于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当下,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急剧变迁对高校学生成长成才有着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高校德育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自身心理需要和品格健全。德育目标的确立不仅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应当考虑教育对象自身发展的诉求,而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在适应个体发展需求方面仍有欠缺。一方面,我国高校德育目标设立的政治化倾向比较明显,重点关注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树立,可能会忽略学生独立人格的塑成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参差不齐,而我国高校德育长期以来习惯以统一的模式和统一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可能难以兼顾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高校在德育目标的设置上显示出以绩效为导向、缺乏层次性、急于求成的问题,对于德育目标达成的衡量标准一般以期终考核成绩和德育课程的出勤率为参考项,参考因素单一,评价标准刻板,客观上忽略了品德形成的过程,德育的效果难以巩固,学生也容易在这种德育模式中被动地追求理论的谙熟和考核的高分,并不在意自己是否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第二,缺乏对德育全面性与发展性的深刻认识,导致德育内容固化且滞后。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德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外延宽泛的“大德育”概念。虽然德育内容丰富,但我国高校德育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建构基础,对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较为重视,在法治教育、心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则相对薄弱。譬如,作为我国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德育内容在高校德育中愈加难觅其踪。我国数千年历史和璀璨文化孕育的优良德育传统是当代高校德育的宝贵财富。而我国高校德育内容中对传统文化提及较少,对德育传统更是鲜有涉及,缺乏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德育内容犹如空中楼阁,让学生难以形成认同感与归属感。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德育内容中的缺失也尤为明显。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体系尚不完善,在排解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学生自助能力、加强学生人格教育等方面难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以至于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知之甚少,也缺少对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健全的意识。以上种种问题,显示出我国高校对德育的定位仍不明晰,且德育内容长期缺乏更新。长此以往,这会导致德育的实际内容趋于狭隘、滞后,学生对于德育内容模糊不清,甚至将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对德育内容产生“框架大,实质空,难以接受”等印象。(www.xing528.com)

第三,未能有效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互补作用而带来德育张力不足。一方面,传统显性教育效果减弱。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德育模式虽然在短期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提升,学生对那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则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德育效果弱化,最终难以达成高校德育的既定目标。另一方面,隐性教育仍然不成熟,难以把握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对隐性教育缺乏重视和深入研究,容易将课堂之外的教育手段笼统地称为隐性教育,以此作为隐性教育的标签,这往往会导致教育实践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课堂外教育不等于隐性教育,将隐性教育直接等同于课外实践活动也是极为肤浅的观点。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渗透进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意会过程中得到思想启迪与精神感召的一种教育方式,具有明显的情感指向。而“实践活动”一词只是课堂教学外教育行为的统称,若将隐性教育与实践活动两者简单等同,便是对隐性教育概念和意义的曲解,以这种错误解读作为指导思想进行隐性教育,无法从本质上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区别开来,使得显性教育披上了隐性的“外壳”,隐性教育有名无实,自然无法达到德育的理想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