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王成作者简介:王成,南京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科长,助理研究员。“双高期”离退休干部比例的增加,给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空巢家庭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也成为高校离退休工作必须面对的难点问题。

当前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离退休干部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王 成

作者简介:王成,南京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科长,助理研究员

摘 要:随着高校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离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离退休干部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心理健康问题突显等新形势、新问题。本文从离退休干部分类分级服务管理体系的构建、空巢家庭养老、离退休文化阵地建设、搭建“老有所为”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自1982年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以来,中央对离退休干部的各项待遇及离退休干部工作一直非常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真正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进一步把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1]。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高校的离退休干部数量庞大,是我国离退休干部中的重要群体。随着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高校离退休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高校离退休工作,事关高校的发展和稳定,事关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当前高校离退休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我国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以来,高校离退休工作部门在高校党委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高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离退休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离休干部群体普遍进入“双高期”

离休干部是1949年10月1日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目前平均年龄已超过80岁,进入高龄和高发病期。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退休的退休干部,也开始进入“双高期”。“双高期”离退休干部比例的增加,给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退休干部群体日益庞大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工作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退休高峰期的到来,以及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高校退休干部群体迅速扩大,在离退休干部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以南京大学为例,该校到2012年1月共有离休干部127名,退休人员2 349人,退休人员数量已是离休干部数量的15倍以上,其他高校的情况大抵如此。退休人员群体的迅速壮大对原有的离退休工作模式造成了很大压力,使工作重心开始向退休人员转移,各高校的老干部处纷纷改组为离退休工作处就是工作重心转移的一种表现。

(三)“老有所为”要求日益迫切

随着社会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70岁以下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普遍得到改善。高校离退休干部,特别是不断加入退休大军的65岁以下退休人员,有相当比例身体健康并可胜任工作需要。据一所高校的调查,该校有将近70%的离退休教师“希望发挥余热,为社会再作贡献”[2]。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高校离退休干部希望继续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的愿望越来越高涨。

(四)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强烈

改革开放释放了生产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生活富足之后,离退休老同志更加关注精神文化需求。高校离退休干部离退休以前大多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或高级管理人员,本质上是一个高知、精英化的群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及高雅生活的追求尤其强烈。不少离退休干部离退休后希望“换一种活法”,尝试学习在职期间没有条件或没有时间学习的东西,如书法、绘画、钢琴甚至手工制作等,以弥补生活的缺憾,满足对生命中美的追求。

(五)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

离退休干部从忙碌工作的社会大舞台突然退回到家庭的小天地,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和失落感。再加上我国社会30年来社会结构、社会心理文化因素的深刻变迁,离退休之后交往空间变得狭窄,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发现,多数离退休干部从领导岗位、教学岗位、工作岗位退休后,感到生活寂寞、空虚、单调、孤独、无所事事。有些人脾气和性格发生改变,甚至出现了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3]

(六)空巢家庭日益增多

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流动性增加,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加上一个孩子)迅速增多,子女远离父母或在外地生活工作已成为社会的常态。即使在同一城市,子女结婚后不与老人一起居住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由此造成离退休干部空巢家庭大量增加。据统计,现阶段我国城市中的空巢家庭比例已超过30%。[4]笔者工作的南京大学离退休人员中空巢家庭约占40%左右。大量空巢家庭的存在,增加了赡养空巢老人的难度,因缺少心理抚慰,也容易造成空巢老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空巢家庭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也成为高校离退休工作必须面对的难点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与离退休工作创新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大会上指出,“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要创新关怀、帮扶困难离退休干部机制,及时解决老同志最紧迫、最直接和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他们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5]。面对离退休工作的新形势,离退休工作者必须创新思维和思想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方法探索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一)高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

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既是社会任务,更是政治任务。高校党委要站在巩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威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坚决贯彻党的各项离退休工作政策,学校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离退休工作领导机构负责人,将离退休干部的各项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落到实处,确保离退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财政支持机制的健全完善和有效运转,使广大离退休干部在党组织的有力保障和关怀下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安度晚年。

(二)构建离退休干部管理的立体网络,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高校离退休人员群体内部组成复杂,既有离休干部,也有退休人员;在退休人员中,既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学者、副处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也有中级职称以下的一般技术人员,甚至工人。离退休人员群体组成的复杂性,必然要求离退休管理工作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同时,退休人员人数迅速增加,很多高校退休人数超过了1 000人,这种情况下,离退休部门就无法再实行直接管理,必须借助院系实行二级管理。(www.xing528.com)

高校离退休群体分级分类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建立分级分类管理的立体网络,才能形成管理的合力,有效整合学校的老年服务资源,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党的离退休干部政策得到有效执行,使每一位离退休老同志都能感受到党和学校的关心与温暖。在校级层面,应设立由校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作为高校离退休工作的指导机构。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应包括党办、校办、离退休工作处、人力资源处、工会、校医院、财务处、后勤集团、心理健康中心等与离退休干部服务有关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整合全校离退休工作资源,共同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离退休工作处作为执行机构,负责离退休政策的执行与落实,以及对各二级单位的指导、协调与监督。高校各院系等二级单位也要建立院系一级的离退休工作小组,负责本院系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

各高校党委在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同时,应注意将离退休党组织建设与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互为补充。对于离休干部,应建立老干部党委;对于退休人数在1 000人以下的高校,可考虑建立退休干部党委。根据离退休干部的居住情况,按照就近、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在老干部党委或退休干部党委下设各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对退休人数超过1 000人的高校,因人数太多不适合成立专门的退休干部党委,应因地制宜,在各院系党委下面成立退休人员党支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是高校开展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重要力量。离退休干部党委、党支部作为对广大离退休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党的各项政策、维护离退休人员权益的组织,应密切配合离退休工作处、各院系二级离退休工作组织,互为表里,形成合力,共同把离退休工作做好,保证中央关于离退休干部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体系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离退休干部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离休协会和退休协会。离休协会和退休协会虽然是非官方组织,但与离退休干部的生活息息相关,开展工作的灵活性也更大,对于维护离退休干部的权益、丰富离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是对官方的离退休工作组织的有益补充,各高校应从资金、用房、活动场地等方面支持离休协会和退休协会的发展。

高校的各级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离退休干部的各级党组织,以及民间的离休协会和退休协会,互为补充,组成了一套立体完整的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体系,各高校应充分重视这一体系的建设,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管理体系的作用,以保障离退休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工作不留死角。

(三)以“五心”原则为基础、个性化服务为手段,深入做好“双高期”离退休干部工作

“五心”原则,即爱心、耐心、细心、热心、孝心,是以人为本及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精神的体现,也是我们做好一切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基础。针对“双高期”离退休干部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上门服务。离退休管理部门要经常和他们联系、定期上门巡诊、看望,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与健康动态,及时为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四)开拓思维,群策群力,做好“空巢”离退休干部家庭养老工作

“空巢”离退休干部养老问题是当前高校离退休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党委应该按照习近平同志讲话的要求,集思广益,迎难而上,为“空巢”离退休干部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在本着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对经济条件较好的离退休干部可安排到社会养老机构(老年公寓)养老。但社会养老机构以盈利为目的,普遍收费较高,因此主要适合经济实力较强的离退休干部。对于大部分空巢离退休干部,采用居家养老的方式比住老年公寓经济负担轻得多,是比较现实可行的。高校党委和离退休干部管理部门应为离退休干部居家养老主动创造条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推进社区老年服务中心的建设,并以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为依托,解决离退休干部居家养老问题。有条件的高校,可整合学校现有宿舍等资源,建设本校的老年公寓,安排本校“空巢”离退休干部入住,既方便空巢离退休干部养老,又为他们降低了养老成本。对于居家养老的空巢离退休干部,高校离退休干部管理部门应多加人文关怀,定期上门巡诊、慰问,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五)加强离退休文化阵地建设,满足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需求

高校离退休干部主体是高知和精英化的群体,因而对离退休之后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更为迫切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指出“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高校党委必须站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的高度,大力开展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满足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

首先,以老年大学建设为契机,打造离退休干部精神家园。有条件的高校应建立老年大学,作为实施“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重要平台,开设电脑、书法、绘画、剪纸、声乐、钢琴、舞蹈太极拳摄影国学养生保健等离退休干部喜闻乐见、有助于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味的课程。并以此为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传播高雅文化,提高离退休干部个人修养艺术修养,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亮色。

其次,要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团体建设,使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乐。对老年合-团、老年体协等老年文化社团,学校要给予扶持,并为这些社团的活动配备指导教师、解决活动场地,支持它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与老年大学的文体类课程相结合,使离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更有乐趣。

(六)重视离退休干部心理健康,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

高校离退休工作部门在落实离退休干部各项政治和生活待遇的前提下,也要认真对待离退休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离退休工作处、离退休干部党委、各院系二级离退休工作小组要在心理健康中心或校医院配合下积极做好离退休干部心理健康摸底调查工作,对心理有问题的离退休干部要建立档案,及时安排专人进行心理疏导或送医治疗;离退休工作者要积极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心理健康讲座,在家访、巡诊、慰问、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文体或党务活动时,也要注意观察、了解离退休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空巢家庭离退休干部要予以重点关注和人文关怀。及时消除离退休干部的心理健康隐患,对提高离退休干部晚年生活品质,促进家庭和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七)搭建老有所为平台,为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开辟广阔天地

高校离退休干部是一个高知、精英化的群体,是巨大的人才宝库,他们也有较强烈的奉献社会、发挥余热的愿望。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离退休干部是大有可为的。高校应为身体健康、希望继续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的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创造条件。对于离退休干部中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和高级管理人才,可采取延聘、返聘的方式,让他们继续在教学、科研、管理岗位发挥才能。宣传、动员、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特别是新退休的离退休干部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特殊优势,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帮困助学、教师培养、心理辅导和调查研究及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建立老年大学的高校,还可聘请离退休干部担任老年大学教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离退休干部工作还将继续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者只要秉承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让党放心、广大离退休干部满意为工作标准,想离退休干部之所想,急离退休干部之所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动员各方面资源为离退休工作服务,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离退休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对做好老干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J].山西老年,2004(12):4.

[2]程莉.高校离退休知识分子发挥余热问题新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6.

[3]刘桂荣.高校离退休干部心理健康的问题与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4(6):118.

[4]吴文炎.“空巢”老干部家庭现状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2):50.

[5]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J].党建研究,2011(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