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引学生走出课堂:爱心与育心的教育探索

如何引学生走出课堂:爱心与育心的教育探索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在学案教学中落实会用语文这一实效,就要求教师学会穿针引线,当好课堂内外的“红娘”,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物质储备”。又如《赤壁之战》,历史年代久远,与学生生活时代的时空跨度很大。在这“琳琅满目”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引学生走出课堂学语文的好处。因此,教师在学案教学中要依据教材,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扮演好课堂内外的“红娘”,穿针引钱地组织开展好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提升素养。

如何引学生走出课堂:爱心与育心的教育探索

如何在学案教学中落实会用语文这一实效,就要求教师学会穿针引线,当好课堂内外的“红娘”,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物质储备”。因此,在学案设计中我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搜集一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提供一些学生难以获取的学习资料,并在学案设计中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搜集整理,将自己的学习资料记录于尝试预习案中,有效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学案中,我给学生提供了阅读材料,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主人公的认识、扩充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有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加之充足的时间保证,因此在谈话交流中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在能力提高案中的写话练习更是激情飞扬、句句感人。在一系列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又如《赤壁之战》,历史年代久远,与学生生活时代的时空跨度很大。学生虽在学文前看过关于《三国演义》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书,但为了更深入地学习课文,了解交战双方胜败的原因,在学习此篇课文的前2周,我就帮学生在校图书馆借来《三国演义》系列丛书,让学生相互传阅,并要求学生在学校印发的“成长记录袋”中的“百宝箱”做好学习记录。

之后的日子,每到课余时间,在班里就会看到这些场景:爱看书的学生一个个捧着借来的书,如饥似渴地咀嚼着这些千古名篇;那些平时不爱看书的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也硬着头皮翻那么一两页。(www.xing528.com)

我们师生共同期盼的日子终于到了,今天要学习《赤壁之战》。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们一个个酷似整装待发的将士等待着我的命令,课桌上已整齐地摆放着他们的读书成果——成长记录袋。嗯,里面肯定装满了丰富多彩的“三国套餐”。看到这一幕,我决定临时调整学习程序,将交流读书收获安排在第一步,想来个“开门红”。

当我宣布先由四人小组交流成长记录袋,交流读书感受,再评选出最佳小组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们立马开启了“作品交流会”模式,进入热烈的讨论中。我也随机加入他们的交流中,嘿,还真不错,研究的课题还真丰富:有《我眼中的……》《我喜欢的……》《我敬佩的……》《三国精彩小故事》《为什么三国魅力无穷》等等,而且有的学生还相应地配上了插图。在这“琳琅满目”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引学生走出课堂学语文的好处。

由这些教例而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以书本为主永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学案教学中要依据教材,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扮演好课堂内外的“红娘”,穿针引钱地组织开展好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提升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