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病理学:教学系统中疾病的分析及成果展示

教学病理学:教学系统中疾病的分析及成果展示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几年过去后,他对发生于教学这一系统中的各种疾病的分析研究,就构成了教学病理学这门学问。目前,他负责主持的课题组已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成果的集中体现《教学病理学》专著也即将正式出版。但教学病理学和其他教育科学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教学论是专门研究教学本身的理想的结构系统及理想的功能作用的学问或学科,而教学病理学则是专门研究实际中教学本身对理想结构系统的偏离及对理想功能作用的偏离的学问或学科。

教学病理学:教学系统中疾病的分析及成果展示

石鸥教授曾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这位主要从事教学理论研究的专家,一直想把更多的心思用到构建教学病理学上。

他曾在一篇题为《教学未必都神圣》的论文中这样写道——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是教学。教学传递与保存人类文明;教学向学生传授并使之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学发展与培养学生的智能与体能;教学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使年轻一代社会化;教学使人类的未来有了依托,有了希望。教学确实很神圣。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某些教学实际成了学生智力的屠宰场,某些教学已异变为一种分数的教学。它用分数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它用分数来遮蔽活生生的人——学生的个性、兴趣、志向、能力等等。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损害儿童智力与个性的方法。在这种教学的重压下,学生作为人,已失去了他的中心地位。我们的一些教学已扭曲为一种促使儿童死记硬背的教学。背了,记住了,那就是学懂了;背不得,记不住,那就是没有学懂。学生的脑子习惯了只是在别人的脑子走过的路上活动。所以当前苏联话剧《聪明误》的一句道白“学习——这是瘟疫”借演员之口讲出来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人们痛恨这种背记式的教学。

有人愤怒地喊出“学校死亡”、“取消学校”、“非学校”口号(以美国学者伊利奇为代表)。我们虽不认同这些观点,但我们不得不说:教学未必都神圣。

教学未必都神圣,是因为教学虽有传授知识、发展心智能力、培养良好品德的理想,也有妨碍心智、不利品德培养的现实。

教学未必都神圣,是因为它的每一个进步,往往又是以一种退步为代价的。应试成绩高了,个性更受压抑了;培养的学生多了,却是按同一尺度剪裁出来的。(www.xing528.com)

教学未必都神圣,是因为健康的教学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而有些教学压根儿就达不到预期目标,它们压根儿就是不健康的,它们出了问题,它们有病。

石鸥教授正因为认定教学“有病”,而且病得不轻,所以,他决定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病理学的研究当中去。几年过去后,他对发生于教学这一系统中的各种疾病的分析研究,就构成了教学病理学这门学问。目前,他负责主持的课题组已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成果的集中体现《教学病理学》专著也即将正式出版。他们的研究已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也得到省内外教育专家的肯定。90年代初,该课题被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八五”青年基金课题,现又立为“九五”全国重点课题的子课题,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师大博士生导师裴娣娜教授对他们的研究颇感兴趣,并将它纳入她自己主持的一项国家重点课题;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天津教育科学院院长张武升研究员认为他们的研究及其取得的成果,“给人深刻的震动和启发”,“成为奠基性文献资料”。

“教学病理学是借用医学病理学和社会病理学发展起来的,所以你得先弄清楚疾病、病理学和社会疾病、社会病理学这几个概念。弄清了这些概念,再来认识教学疾病和教学病理学,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石鸥教授告诉记者:“在终极意义上,我们以学生身心和谐、充分发展为标准,凡有益于学生身心和谐、充分发展的教学都是正常的、健康的,反之则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

在谈到什么叫教学病理学时,石鸥教授说:“教学病理学是研究教学疾病,也即研究教学的不正常状态的一门教育科学的新的分支学科。教学病理学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教学疾病的原因,它们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教学机体在发病过程中的功能、结构的变化,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教学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它旨在发现教学所存在的各种不正常状态,并提供教学病理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手段与对策。具体来说,教学病理学必须研究教学疾病的类型,要对教学疾病进行分类,要研究不同类型的教学疾病的性质、特点等。教学病理学还必须研究教学疾病的致病原因,即致病因素或因子。教学显然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其病症一般来说应该是多种复杂的致病因子和发病条件共同作用所致,原因尚未弄清楚的病症还很多。教学疾病究竟有哪些一般性致病因素?不同的教学疾病又有哪些特异性致病因素?为什么在同一因子作用下,有的教学系统发生病变,有的不发病?这一切都还需要认真研究。教学病理学还必须研究教学疾病的发展过程。从发病学的角度看,一旦致病因子侵入机体,而机体的抵抗力量不强时,机体就会生病。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一定的过程和阶段。教学疾病的发生发展阶段如何?各阶段有否特殊的标志?有哪些部分最容易被影响被感染?对此我们知之甚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病理学必须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各种教学疾病。总的来看,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两大类方法:一是通过自身抵抗力的增强,即通过系统本身来与致病因子作斗争;二是通过外力,借助于外力来控制并消灭致病因子,或用外力阻挡致病因子入侵系统。我们需要了解教学系统自身与致病因子斗争的具体方式有哪些?通过哪些外力来帮助自身?斗争的结局预计有哪几种?预防的原则有哪些?治疗的策略又有哪些?”

石鸥教授说,教学病理学和其他教育科学的共同目的和任务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去研究正常的和不正常的教学系统及其运作,为保障教学的健康发展服务。但教学病理学和其他教育科学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教学论是专门研究教学本身的理想的结构系统及理想的功能作用的学问或学科,而教学病理学则是专门研究实际中教学本身对理想结构系统的偏离及对理想功能作用的偏离的学问或学科。换言之,教学论回答“教学有哪些功能?为什么会有如此功能”之类的问题,而教学病理学则回答“为什么实际教学并未充分实现如此功能”之类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