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非子》:舆论对君主的巨大影响

《韩非子》:舆论对君主的巨大影响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选自《韩非子》第三十三篇《外储说左下》,题目为编者所加。“誉毁”通过西门豹两次治邺的不同遭遇,反映了赞誉和诋毁两种舆论对于君主产生的巨大影响。重敛,加重搜刮聚敛财物。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誉毁”属于社会舆论的范畴,“誉”和“毁”具有明显对立的色彩。而韩非子的观点,则是对舆论持怀疑态度。

《韩非子》:舆论对君主的巨大影响

【题解】

本文选自《韩非子》第三十三篇《外储说左下》,题目为编者所加。“誉毁”通过西门豹两次治邺的不同遭遇,反映了赞誉和诋毁两种舆论对于君主产生的巨大影响。韩非子由此提出其理论主张——为了明察事实真相,君主可以参考舆论,但绝对不能被舆论所左右。

【原文】

西门豹为邺令,清克洁悫,秋毫之端无私利也,而甚简左右,左右因相与比周而恶之。居期年,上计,君收其玺。豹自请曰:“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邺,今臣得矣,愿请玺复以治邺。不当,请伏斧锧之罪。”文侯不忍而复与之

豹因重敛百姓,急事左右。期年,上计,文侯迎而拜之。豹对曰:“往年臣为君治邺,而君夺臣玺;今臣为左右治邺,而君拜臣。臣不能治矣。”遂纳玺而去。文侯不受,曰:“寡人曩不知子,今知矣。愿子勉为寡人治之。”遂不受。(选自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卷第十二《外储说左下》)

【注释】

①西门豹,战国时代魏国人,政治家及水利专家。邺(Yè),古地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一带。令,县令。②清克洁悫(què),清廉、诚笃而能克制自己。③毫,汗毛。端,尖端。④简,轻慢。左右,君主的近侍。⑤相与,相互。比周,结党营私。恶,说坏话,中伤。⑥居期(jī)年,过了一年。期,一年。⑦上计,向君主上缴所收的赋税。⑧收,没收。玺,官印。⑨请,请罪。⑩昔者,过去。所以,……的方法。治,治理。⑪得,懂得。⑫复,再次。⑬当,妥当。⑭伏斧锧(zhì),这里指处以死刑。锧,铁砧。⑮文侯,魏文侯。忍,忍心。与,给予。⑯因,因而。重敛,加重搜刮聚敛财物。敛,聚敛。⑰迎,迎接。拜,拜谢。⑱遂,于是。纳,上交。去,离开。⑲受,接受。⑳寡人,君主表示谦虚的一种自称。曩(nǎng),从前。子,古代对男子的一种敬称。勉,勉力。

【品读】

古代官印

“誉”,是赞誉;“毁”,是诋毁。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誉毁”属于社会舆论范畴,“誉”和“毁”具有明显对立的色彩。

对于舆论,先秦诸子往往有所认识,其中尤以儒、法两家谈论得比较多。儒家较早地认识到了舆论在客观方面的影响,并建议统治者从主观上加以利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孟子。他主张君主治国一定要慎重。如果君主的近侍说一个人有才能,君主先不要听从;如果大夫们也说这个人有才能,还是不要听从;等到臣民们都说这个人有才能的时候,再去考察,如果发现此人真有才能,才可以放心大胆地任用。这说的是赞誉的舆论,而对于诋毁的舆论,君主应该以同样慎重的态度去对待。孟子在这里肯定了利用社会舆论,广泛采纳意见的做法,很明显带有“民为贵”的思想。

法家也谈到了君主对于舆论的认识,其中以韩非子的思想最有代表性。让我们以《韩非子》中“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西门豹做邺地县令的时候,为人清廉正直,丝毫不为自己谋取私利,但是对于君主的近侍们却表现得比较轻慢。近侍们因此相互勾结,在君主面前造谣中伤他。过了一年,西门豹按照国家规定去都城上缴赋税、汇报政绩,魏文侯竟然出人意料地收回了他的官印,收回官印也就意味着罢免了官职。遭遇如此结局,德才兼备的西门豹自然深知其中的原委。于是,他向魏文侯提出请求,说自己过去不知道治理邺地的正确方法,现在知道了,希望再给他一次机会去重新治理邺地,而且还为此立下军令状——如果治理不好,甘愿遭受死刑。面对西门豹的请求,文侯不忍心拒绝,答应了他。

重回邺地的西门豹,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加重搜刮百姓钱财,极力侍奉君主近侍。一年之后,西门豹又去都城上缴赋税、汇报政绩。这一次的待遇,与上次有着天壤之别:魏文侯竟然亲自来迎接,并行礼拜谢。面对此情此景,西门豹颇有感慨,他告诉魏文侯,自己往年替君主治理邺地,而君主要收回官印,如今替君主的近侍治理邺地,君主反而还来以礼拜谢,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看清官场世态的西门豹交还了官印,转身离去。这下魏文侯无论如何也不答应,他当即表态:过去不了解西门豹,现在经过这件事才算是真正了解了,正因为真正了解,才懂得西门豹的可贵,因此他极力劝勉西门豹留下来,让西门豹按照自己的方式,继续为魏国治理邺地。

孟子主张君主对舆论要“察”,但这是建立在对左右、诸大夫和国人的信任之上。而韩非子的观点,则是对舆论持怀疑态度。他通过“西门豹治邺”的历史故事,强调君主在治理国家时不要受到臣下意图的干扰,以确保政从己出、大权独揽。(www.xing528.com)

其实,孟子和韩非子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他们思想关注、服务的对象不同。孟子的思想是为实行“仁政”的君主量身打造的,但同时也考虑到了民众的作用和利益。韩非子思想的设计方案则是以君主为核心的独裁专制体制,君主与民众并立的天平,完全是倒向君主一边的。

经过对比孟子和韩非子对于舆论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前者思想的理想化和后者思想的现实性。孟子的主张看上去很美好,然而,如果君主按照孟子提出的原则来提拔、斥退官员,那种烦扰纷乱的局面将会让君主无所适从,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韩非子的治国策略是主张以刑罚和奖赏相结合作为具体手段来治国,他虽然相信强权,相信人的本性是趋利畏罚,相信君主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和足够的财富就可以有效地治理国家,但是他也发现即使是下层的民众,也有起码的善恶与是非观念,如果能够将其合理利用,肯定会比只靠赏罚更为有效,更为保险。沿着这一思路,韩非子明确认识到当舆论的褒贬与赏罚相一致时,可以加强赏罚的功效;当舆论的褒贬与君主的利益不一致时,就会影响国家秩序的正常运行。在一个孕育着大一统帝国形成的时代,韩非子与时俱进,有意识地将誉毁与赏罚结合起来,成功运用于“法术”理论之中,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历史选择了法家,选择了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韩非子,绝非偶然。

【扩展阅读】

导言:社会舆论的作用,有时候是非常巨大的,在权力越是集中的时代越是如此。在君主掌握绝对权力的国家里,因为受到不同舆论导向的影响,往往会瞬间改变一个人的政治前途,甚至人生命运。“三人成虎”的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

“二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选自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二十二《魏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