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应急体育研究: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与管理的社会功能

青少年应急体育研究: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与管理的社会功能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应急管理部门发布的指挥调令、应急部署常常需要跨部门、跨辖区、跨层级落实。同时也能减轻或避免虚假信息及谣言对应急救援及社会稳定造成的冲击。此外,由于社会力量具有动员社会性的优势特征,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提振受灾群众的求生信心和参与灾后重建的坚定斗志,促使受灾群众把社会力量的救援精神转化为应急准备的强大动力,从而进一步动员和扩充参与应急管理的社会力量。

青少年应急体育研究: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与管理的社会功能

(一)组织形式灵活,优势互补突出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是我国应急救援工作的主力军。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应急管理部门发布的指挥调令、应急部署常常需要跨部门、跨辖区、跨层级落实。社会应急力量能更贴近、更快速地了解基层的应急状态,以其灵活、迅速的组织形式,便于展开及时的救援工作,使其在应急救援方面发挥着专业力量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是政府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我国应急管理部负责指挥与协调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在调动任务中始终强调就近就便,要求社会应急力量能越早越快地到达灾情现场。发挥好社会应急力量在水域、山岳、城市、空中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优势互补,就能更好地服务抢险救援。[7]当前,中国的城市社区正面临着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激烈和广泛的变革,并且这一变革因关涉到整个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的稳定而备受各界关注。[19]同时,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来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等事件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如“非典”“人禽流感疫情”“甲型H1N1流感”“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社区的危险系数,社区安全受到严峻挑战。

当灾害发生后,单一社区仅凭借自身的组织力量、专业能力、资源装备有时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在国家治理基层化的趋势下,社区作为应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社区应急管理治理效能,健全多元主体协作的应急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21]我国各地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参与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控的工作中,他们或具备扎实的医疗、心理和照护等方面的专业背景,或掌握、调度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源,或擅长在一定区域或特定场域内建立应急信息共享平台、社交网、交互圈的能力,及时凝聚起人心,减少了民众的恐慌。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统计数据,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2020年5月31日,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达到881万人,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9亿小时;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社会力量纷纷捐款捐物,捐赠资金约389.3亿元、物资约9.9亿件……[22]社会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应急能力的不足,并提升了应急管理的强度、广度和效率

(二)“平常”与“应急”两种状态下的功能

在“平常”与“应急”两种状态下社会力量的功能:(www.xing528.com)

第一是作用在防灾减灾应急科普上。在常态化的学习、工作时期,各个领域的社会团体、组织等对公众开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防灾减灾应急科普宣教。例如,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地震洪涝火灾、疫病、暴力冲突、建筑、信息、交通、食品药品、校园及家庭等灾害事故的成因、性质和特征。向公众讲解当面对已经发生的公共事件时,采用何种应急处置方式才是正确的、科学的。组织公众进行应急模拟演练,指导公众掌握应急求助、避险、自救、互救的技能。加强公众的灾害防御意识、救护能力。应急科普宣教也有助于公众克服突发事件引发的焦虑情绪,增强其心理抗压素质。同时也能减轻或避免虚假信息及谣言对应急救援及社会稳定造成的冲击。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充斥网络,继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急剧短缺和广大群众的心理恐慌,[23]社会力量则可以通过科普宣教的形式加以引导,能够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会稳定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二是在应急救援上,由于社会力量贴近基层、灵活机动,并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社会资源等天然优势,当发生公共安全灾害、事故时,社会各界力量能够及时到达灾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自身专业技术、应急知识、救援技能,协助政府组织进行先期应急处置,对受灾群众展开紧急疏散、转移救护、心理安抚;与应急、医疗、消防、通信、地震等部门取得联系,为他们收集并提供更为详细的现场信息,为政府后续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例如,在日本阪神地震中,有150万志愿者在志愿者组织的带领下参与地震的应急救援,行动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政府。[24]

第三是在灾后重建上,社会各界力量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在做好受灾群众灾后生计恢复、社会重建等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表现在人力资源供给的保障上,社会力量对受灾群众进行灾后应急安置,在应急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食物、住所、生活物资等。对年老、幼小、孤残、伤病等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线上、线下的医疗咨询、看护、帮扶和心理疏导等关怀服务,及时地进行交流沟通,明确需求,稳定受灾群众情绪,缓解应激症状。其次是信息和技术服务。掌握丰富社会资源和拥有相关专业特长的社会力量,能够协助政府重建学校、医院、互联网信息平台等公共设施或募集资金,或将应急救援、灾后帮扶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情报提供给有关部门,为科学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准确的信息,使政府在灾情评估、重建规划、经验总结等方面的工作顺利开展。此外,由于社会力量具有动员社会性的优势特征,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提振受灾群众的求生信心和参与灾后重建的坚定斗志,促使受灾群众把社会力量的救援精神转化为应急准备的强大动力,从而进一步动员和扩充参与应急管理的社会力量。[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