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决策与评价的成果:课堂教学评价修养

教学决策与评价的成果:课堂教学评价修养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达到接触的教学目标领域被课堂评价所代表,而课堂评价又被教师用来确定学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状况。

教学决策与评价的成果:课堂教学评价修养

通常,教师评价学生是为了了解学生达到教育标的程度。换言之,教师想知道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否获得教师预期的学习结果。一般来说,这些结果是认知方面的,如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但是,预期的结果还包括情感方面的,例如,教师试图培养学生特定的态度和兴趣。当然,在诸如艺术体育领域中,教师关注的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因此,无论教师预期的教育结果是认知方面的,还是情感技能方面的,教师都需要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预期得到的教育结果,我们就称之为教学目标。

一、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对设计一份全面的教学目标清单来说,《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一个有益的指导。它是一份关于教学目标的详细分类,在形式上类似于动植物的分类系统。这一系统试图对所有可能的教学成果做出识别并加以划分。该系统首先将目标归入以下三大范畴

1.认知范畴。知识成果、智能与认知技巧。

2.情感范畴。态度、兴趣、审美和适应模式。

3.运动技能范畴。知觉和运动技能。

以上每个范畴都被进一步划分为类及亚类。比如,在认知范畴内的主要类别是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这些类别从相对简单的知识成果开始,所需智能的复杂水平逐渐上升。其他两个范畴也采用同样的分类方法。

这一分类系统主要用于识别学习成果的类型,以便为课堂教学提供教学目标清单。虽然在描述学习成果时,我们无须使用分类系统中的术语,但全面考查分类系统中的各个类别将有助于列出更全面的目标清单。分类系统中将大量的学习成果一一列出,这就确保了重要的学习类型不会被忽略。

简言之,几乎任何一个真正重要的教学目标领域都是相当丰富的,以至于在实践中教师很难通过评价这些领域的所有内容来确定学生的状况,因为那将费时太长。学生也不可能真的要接受所有教学目标领域中各要素的评价,因此,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老师从所有这些目标领域中抽样选取有代表性的教学目标,以此作为课堂评价真正应该实施的内容。并达到接触的教学目标领域被课堂评价所代表,而课堂评价又被教师用来确定学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状况。

此外,在教育评价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目标,因为评价需要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二、教育目标与教育活动及教育评价的关系

目标、活动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美国学者泰勒用一个三角形简单而形象地表现了三者的关系:

具体地说,目标既是教育活动的指南、出发点,又是评价的主要依据;教育活动既为评价提供了内容样本,又丰富和充实了目标;评价既可以判断目标的正确性、可行性以及实现的程度,也能对教育活动提供反馈,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进。

三、教学决策需要评价信息(www.xing528.com)

教师要做出大量的决策,因而就需要更系统地测量学生的态度、成绩和个性的发展,以补充对学生的非正式观察。虽然我们不可能将教师所要做出的全部决策毫无遗漏地罗列出来,但是我们可以确定那些较为一般的决策。下表列举了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教学决策,同时括号中还列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方法。

1.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以往成绩的记录)

2.怎样对学生分组才能促进更有效的学习?(教师自编的测验、以往成绩的记录)

3.学生是否做好了接受下一阶段学习任务的准备?(对所需技能的预测、以往成绩的记录)

4.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师自编的测验、课堂作业、提问、观察)

5.在满足基本要求后,学生的进步达到何种程度?(教师自编的测验、综合成就测验、课堂作业、提问、观察)

6.什么时候(对哪个知识点)进行复习最为有效?(阶段考试、提问、观察)

7.学生有哪类学习困难?(诊断测验、观察、提问、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咨询)

8.应当建议哪些学生参加咨询、特殊班级或治疗项目?(学习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诊断测验、观察)

9.哪些学生缺乏自我了解?(自我评定、学生会议

10.怎样给学生评定适当的分数?(综合所有的评价信息)

11.学生的哪些进步是应该告知父母的?(回顾所有的评价信息)

12.我的教学效率如何?(成就测验、学生的评定、上级的评价)

这些问题都表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种类型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回答大量的问题,而且在不同决策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对于一个特定的评价情景,我们可能会用到多种多样的评价信息。教与学的过程中包含一连串互相关联的、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决策。我们的观点是,在很大程度上,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那些作为决策基础的信息的性质和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