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主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的感动

班主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的感动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主任已经很辛苦了,为什么还会有诸多的不满呢?于是,我整理出一些手头资料,尝试着从学生和家长对班主任的“不满”谈班主任意识的培养。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更是参与者,是班级的重要一员。小李幸好没有出现人身安全问题,要是出了,学校的责任可大了。

班主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的感动

席长华

很期待一年一度德育研讨会的到来,60多篇文章,就是60多个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金点子。清楚地记得,陈建武老师对高中男生情绪调节的三境界,肖毅老师的班会课也精彩,胡静老师对迟到生的教育,黄榕联老师如何治“黄”,邹煜程老师的“无为”治班,这些都是经典案例,不可否认,他们都是优秀的班主任,他们的做法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这两年,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大到学生人格发展、学业成绩好坏,小到校服、头发、指甲都要我们过问。班主任已经很辛苦了,为什么还会有诸多的不满呢?为什么有的人做得驾轻就熟,有的人又举步维艰呢?问题在哪?是不是可以从班主任意识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于是,我整理出一些手头资料,尝试着从学生和家长对班主任的“不满”谈班主任意识的培养。

不满之一:

某班主任早上说“你们训练不好,罚你们跑,我也陪你们跑,跑到6点!”下午6点放学时说:“我不管你们啦,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6点钟要带儿子去补习!”

以下是某班学生的日记:

2008年10月10日

下午第三节自习课,我们班按原定计划是去操场练习广播操的,可是班主任去了另一个班听写,差不多4:40分才回来。

她回来后,把我们喊下去练习广播操了。正好那时是初一年级全级的人在操场彩排。我们的体育委员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刚开始排队。她就下来了。看到我们排的队伍散得像盘沙,她马上很生气。对着体育委员发脾气,然后罚我们去跑步

有同学后来说:“用罚跑可以管好我们吗?”在赶时间的情况下还罚我们去跑,不分主次。她口口声声对着我们讲:“他们跑不好,我陪他们跑,跑到6点!”

不久就自打嘴巴:“我不管你们啦,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6点钟要带儿子去补习!”

分析之一:班主任要具备垂范意识和参与意识

咱们暂且不讨论体罚妥不妥,该班主任在组织训练过程中有两点是不妥的,一是对班级的训练缺乏实效性的指导或引导,体育委员集队不好,光责骂体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当教育全班同学,帮助体委树立威信,帮助班干解决问题。二是失信于学生,早上信誓旦旦说要与学生同甘共苦,表达一种与班级同呼吸共命运的姿态,下午就甩手不干。失信于学生,失去的当然是班主任的尊严和威信。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更是参与者,是班级的重要一员。有学生在的地方就要有班主任在,尤其是一些集体活动,学生需要得到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需要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诚然,班主任的认真务实、严谨治学、身先士卒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会教育感染学生。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看到,同样一个学生在不同的班集体变化很大,究其原因,我认为班主任对待班集体的认真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班主任的垂范意识不仅在于影响和教育学生,还在于为班集体的工作消除后患,降低不良事故的发生率,以利于正气的形成。苏霍姆林斯基用他从教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不满之二:“为什么我们班的事总是连绵不断,防不胜防?”

刚来参加工作的第一个三年,在初中部做了三年班主任,这个班真是多事。

早上值日的同学迟到,中午午休有些同学又不遵守纪律,下午的班会课学生又跟我顶撞,昨天学生刚丢了钱,今天又有学生在黄华楼乱涂乱画。一天下来,教育了这个学生又接待那个家长。难怪我的班长会说:“为什么我们班的事总是连绵不断,防不胜防。”级长教育我,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教育要有长远目光,要有主题针对性教育。也许是我悟性不高,对级长的忠告当时没理解,三年下来都是被学生的事情牵着鼻子走。(www.xing528.com)

分析之二:班主任要具备超前意识

班主任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就有可变性,所以要求班主任要有超前意识,超前意识又表现在目标超前、问题超前、任务超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设定目标,既要有长期目标,也要有短期目标,团结调动全班同学为班级目标努力奋斗,同时还分阶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问题超前是指要善于发现问题,捕捉学生中的问题,分析情况,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也把问题超前意识叫做敏感意识。任务超前是指教育要根据每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主题。起始年级有适应新环境,中间年级有心理上的“断乳期”,毕业年级有升学心理压力。阶段特点不同教育的主题也应当不同。这几年,我先后开展过考试焦虑、考试策略、情绪调节、责任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主题教育。

只有心中有超前意识,我们工作才不会滞后,才不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被个别学生的现象蒙住了教育的双眼,出现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工作局面。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胸有成竹的、有条不紊的教育工作者。

不满之三:“要是班主任早上告诉我们小孩没来上学就好了。”

小李是初中的一个女生,属于那种不爱学习,表现一般,又很有主见的那类。一天早上,她像往常一样,在家吃过早饭背起书包出了家门,可是到了下午,接到班主任电话说小李没上学。据同学说,上午小李也没上学。到了晚上,小李也没出现在家门口。家长急了,老师也急了,广州市大街小巷全找遍,小李同学家也全问过了,结果是没人。两天后,小李从外地打电话回家,说自己在外地,没钱了,书包也被人抢了,要家长去接她回家。事后,小李家长就说:“要是班主任早上通知我们说小李没去上学就好了,我们可能会在车站截住她。”小李幸好没有出现人身安全问题,要是出了,学校的责任可大了。

分析之三:班主任要具备细节意识与规范意识

该案例中小李要离家出走,是没人能估计到的,家长都没察觉,何况老师。

但正像家长说的,要是上午班主任能通知我们就好了。该案例中,我认为如果这个班主任再做细一点就好了,学校规定班主任早读前是要到班上的,班主任到了班上干什么?就三件事,点齐人、看卫生、处理特殊情况,这就是细节意识。细节管理与班级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一个班集体就好比一个小的社会,它构成了一个小型社会属性,在这个团体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矛盾体现在班级管理的各个角落,它构成了班级管理的矛盾总体。作为班主任,合理地处理好班级细节问题是班主任常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善于培养细节意识并注重细节管理,合理地处理细节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个班级整体而言,显得十分重要。

要培养细节意识,我又觉得与规范意识分不开,班主任工作是有规范的。如刚才讲到的班主任早上到班的工作规范,如学生在校园发生伤害事故怎样处理?学生早恋怎样处理?学生在校内打架和在校外被打怎样处理?都是有规范的。按规范程序走,你就是合理合法,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不满之四:“这个班的课简直上不下去,那几个学生总是捣乱,班主任是怎样教育的?”

这是一个科任老师对班主任的牢骚。虽然学校提倡全员教育,所有老师均是德育者。但对学生的教育尤其是课堂上的教育怎样界定?其实这是一个合作问题。班主任要善于合作,主动合作。

分析之四:班主任要具备合作意识

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新课改需要合作,班主任要善于合作。与任课老师合作能更全面地了解班级,与学生合作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家长合作能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德育处合作可以得到学校的支持,让班级教育有坚强的后盾。不知从何时起,学校对学生的头发全权负起了责任,学生形成的一个思维定势就是只要学校不要求我剪头发,我绝不剪头发。于是形成每个月德育处都会大张旗鼓下年级逐一检查头发。在这一过程中,个别班主任对学生说:“我建议你去剪头发,不然被德育处主任们检查到了你就倒霉了。”学生听了后,不会怨班主任,而会感激班主任。难怪曾有同学将德育处看成是“集中营”“渣滓洞”,也有同学把班主任严抓学生头发看成是班主任讨好领导的表现。这都是不正常的现象,缺乏合作意识,缺乏教育共识。

关于班主任意识,见仁见智。垂范意识、参与意识、超前意识、细节意识、规范意识、合作意识,是我这几年德育工作中的思考。班主任工作很累人,很磨人,也很幸福人,当我对班主任工作渐渐了解的时候,我渐渐成熟,也渐渐明白,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行动者,更是一个思考者;不仅仅是一个活动者,更是一个设计者;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更是一个艺术工作者。我的班主任意识渐渐觉醒,而时间,也悄悄流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