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需要思考的问题。李子运等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科的根本性诘问:“教育技术学向何处去?”许多学者也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产生迷惘,并在迷惘中积极寻求发展之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教育革新密切相关。技术革新,往往意味着体系的改变。在教育领域,技术绝不是仅仅用于完成现有的模式和方法,而是要推动技术时代的教育革新。因此,教育技术是一项艰苦的工程,需要与新技术同步、适配。

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011年,南国农先生提出了发人深省的南国农之问:“为什么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而教育技术学科却逐渐衰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需要思考的问题。李子运等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科的根本性诘问:“教育技术学向何处去?”许多学者也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产生迷惘,并在迷惘中积极寻求发展之路。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教育革新密切相关。

技术革新,往往意味着体系的改变。技术的社会性可投射出技术的个性化特征。社会是由作为个体的人组成的,而个体存在差异性。技术是人类生存必备的基本要素之一,几乎所有个体都或多或少地掌握着技术,只是不同的个体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掌握的技术种类也不同。进入技术时代以后,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当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时,在旧有思维方式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必将发生根本的改变,无论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还是教学组织形态、教学方法等均会发生意义深远的改变。

在教育领域,技术绝不是仅仅用于完成现有的模式和方法,而是要推动技术时代的教育革新。技术的革新必然要对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组织体系等产生意义深远的颠覆性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教育全面的发展。教育只有成为技术时代变革的践行者,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具有现代认知特点的新型人才。

新技术扩展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降低了教与学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得学生学习的需求效用拉长,最后倒逼教育革新。从一般意义上讲,知识的获取应遵循一般的经济规律,即以最短的路线、最经济的方法去选择。新技术是对原有教育模式的颠覆,是对教育思维方式的彻底转变。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来实现的。

教育技术是特定的社会性实践领域创造出来并加以使用的,关涉个体与世界,具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多重秉性。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是给各应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而参考使用的,基础学科的责任不是直接解决问题,而是指导各应用学科去进一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众所周知,教育技术研究绝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研究。作为一个应用学科,教育技术学要扎实地、充分地消化各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不是机械地应用,所借鉴到的经验必须经过本学科的消化理解、综合研究,并在本学科的领域内实现突破。如果在综合研究的过程中遇到无法逾越的思维障碍,那么还要从本学科的角度来重新整合、理解基础学科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教育技术是一项艰苦的工程,需要与新技术同步、适配。

世界正处在快速变化和变革中,在这个时代,人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具有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有适应这个时代要求的基本知识。这些基本的要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提出,要生存于21世纪,人们不仅需要有基础性的学科知识,还要培养缜密的思考并做出决定的能力,解决复杂的、多学科的开放性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地利用知识、信息和机会的能力,个人经济、健康的管理和公民责任意识。学生除了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一些核心课程之外,还要以此作为基础,发展学生的生活和职业技能,学习和创新技能以及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的程度将日益提高,并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乃至整个教学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www.xing528.com)

[1]THE DEFINITION AND TERMINOLOGY COMMITTEE.The definition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B/OL].[2017-12-09].

[2]李海峰,王炜,吴曦.AECT2017定义与评析——兼论AECT教育技术定义的历史演进[J].电化教育研究,2018(08):22.

[3]李海峰,王炜,吴曦.AECT2017定义与评析——兼论AECT教育技术定义的历史演进[J].电化教育研究,2018(08):24.

[4]钟柏昌.教育技术定义:争论与解读[J].开放教育研究,2012(03):39.

[5]沙景荣,周跃良.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09) :20.

[6]李卢一,郑燕林.美国新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及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2(04):67—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