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博客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博客发展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意识觉醒的动力,也是学习、反思以及博客本身发展的源泉。

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博客发展

Weblog 是网络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博客”是其中文音译。一个博客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张贴(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

1.教育博客概述

博客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并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可以将日常教学中的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研究成果、课件等发表在博客上,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在行动研究、教学反思、思想碰撞、心得交流、教育科研、师生互动、知识管理、提升学习绩效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其重要的功能。

教育博客顾名思义就是博客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从博客的内容来看,它主要与“教育”相关,可以是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各种课件,可以是自己的教育教学随笔论文、教育教学中的困惑等;也可以是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载等;客圈或者博客群体的组成也应该主要以教育界的人士为主。从博客的撰写者和参与者来看,有一线的教师,有各级教研员、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各类教育专家,当然也可以有与教育相关或者关心教育的其他成员,如学生、学生家长,或者社区教育工作者等。教育博客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发展的网上家园,在教育中的应用一般包括个人博客、群组交流、课堂与课外教学等。教育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意识觉醒的动力,也是学习、反思以及博客本身发展的源泉。

2.教育博客的类型

按照教育博客参与者身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类,即以学生为主的博客、以教师为主的博客和以师生共同参与为主的博客。

(1)以学生为主的博客。这一类博客主要的参与者是学生,博客的内容大多为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对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的感悟,学生社会实践的报告。这一类博客对教育的影响是:对教师、家长来说,是一个有效跟踪与了解学生成长情况的场所。而对学生来说,一方面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共同分享了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这一类博客如果组织得好,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协作学习或者研究性学习的平台,但是目前并不多见。

(2)以教师为主的博客。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中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如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这一类博客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内容则涉及教学心得、教学问题的讨论、学校宏观管理等,主要与博主在教育系统中的工作有关。这种博客通过分享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以及对教育宏观管理问题的思考,将对教师本身的水平提高有莫大的帮助,可以作为一个教师培训、进修的平台。

(3)以师生共同参与为主的博客。这一类博客往往以课程的形式出现。教师在上面展示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或讲义、学习资源、习题与答案。而学生则在这里提出疑问,完成老师的习题,同时学生也可以把学习中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懊恼写下来供大家分享。该平台除了作为课堂管理平台外,还可以作为师生坦诚交流的地方,跨越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出贡献。

3.教育博客的教学应用

博客成为一种继课件、积件、资源库、教育主题网站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之后的一种新的网络应用模式。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博客的教育意义在于将互联网从过去的通信功能、资料功能、交流功能等进一步强化,使其更加个性化、开放化、实时化、全球化,把信息共享发展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北京师范大学的庄秀丽博士认为,用博客的方式学习,可以先从用博客电子化学习笔记开始,然后用博客拓展个人学习兴趣,再用博客进行学术课题研究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等。

(1)博客作为教学中的工具

博客可以作为个人电子文档系统,人们可以用它写日记,收集资料,写灵感录,写读书笔记,既可以作为学生的个人电子文件夹,又可以作为教师的电子备课本等。博客是教学反思工具:博客是教学活动中交流与协作的工具,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课后在网上交流的平台,也可以是教研室的虚拟教研平台,在网上探讨教学和研究、合作编写教材等;博客可以作为教师、学生的个人网站;博客可以作为学校的信息发布系统;博客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博客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评价的工具;博客可以作为课程信息的管理工具。博客是个性化的教学工具。我们不提倡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用博客进行教与学。因为博客是个性化的教学工具,如果教师和学生的使用习惯和思维习惯与博客的思维方式很相似,那么他也就会乐意去用博客进行教与学;反之,则会对博客产生抵触情绪,对他们来说,博客不一定合适。

(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www.xing528.com)

①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②丰富学习的体验。

③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④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

⑤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⑥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博客中开展具有先天的优势。这是因为博客这种工具在目前看来就像一个网上社区,这个社区只要引导得当,让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参与,或者更加开放,让之外的人也来参与,就会拓宽研究视角,开发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培养广泛合作与共享的心性。而且博客这种独特的表达个人思维的方法,对养成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的习惯也不无裨益。

(3)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的一种学习模式。

协作学习的主要思想就是以小组的形式去共同完成某一任务,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

(4)教育博客对教师的影响

教育博客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与能力。教育博客是一个书写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群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更是一个深化思考的过程,一个逐渐养成思考与研究习惯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适应外部环境,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利用校园博客群来搭建一个虚拟的学校教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书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心得体会、困惑与思考,同时博客的互动性使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切磋、研讨交流更为有效,更为经常,从而有效地促进学校教研的开展,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网络技术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界限,教师可以通过博客站点与国内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直接对话,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建议。通过与外界交往,教师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在探讨和鼓励中使自身价值得到认可,从而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博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但可能更适合课堂外的教学。在课堂中,博客可以作为学生信息收集和反馈的工具,并把这些信息展示出来大家共享。但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博客更适合作为课后教师与学生交流信息的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