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教育技术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教育技术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化教育的出现和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立,这是我国最早的群众性电化教育学术团体。协会的成立对电影教育的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视听教育运动,而在我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电化教育的出现和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电化教育的出现

幻灯、电影、无线电等教育媒体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大约始于20世纪20年代,它揭开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序幕。192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办了一个电影公司——国光影片公司。该公司拍摄了一些无声电影,其中的教育片有《盲童教育》《幼儿园》《养蚕》等,配合讲演、报告放映,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

1922年,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举办农业专修科,从美国农业部购买了幻灯片、电影片,用唱片配音或播音员口头讲解,向各地宣传科学种棉的知识。

1923年,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在长沙烟台嘉兴等地举办大规模的千字课教学实验。在嘉兴实验时使用了幻灯进行教学。

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立,这是我国最早的群众性电化教育学术团体。协会的成立对电影教育的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35年,江苏镇江民众教育馆将该馆的大会堂改名为“电化教育讲映场”。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电化教育”这一名称。

1936年,南京教育部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这是我国最早的政府电化教育机构。同年,无锡市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开办了电影广播专修科,上海教育界创办了我国最早的电化教育刊物——《电化教育》周刊。

1940年,当时的教育部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

1945年,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建立电化教育系,这是我国开办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

1947年,北平师范学院(现北京师范大学)建立直观教育馆,在教育系设置选修课,这是我国大学教育系开设电化教育选修课的开端。

总之,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在国外视听教育的影响下,在20世纪20年代引入我国,由当时南京、上海、无锡、苏州等地的一些学者和学校倡导下逐步开展起来,并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应用。由于旧中国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加上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足,故电化教育始终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只是在南京、上海一带少数城市的学校和社会教育团体中有所开展,始终未能有大规模的推广。

2.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949年11月,在文化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负责全国电化教育工作。

(1)社会电化教育的发展。社会电化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地举办了俄语广播学校、广播函授大学、电视大学等。

1949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举办俄语讲座,后改为俄语广播学校。

1953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文化补习”节目,对象为小学毕业未能升入中学的学生。后又在“文化补习”节目基础上举办“自学辅导广播讲座”。1957年,改名为“上海市自学函授学校”。天津市广播函授学校于1958年7月创办。教学采用广播与函授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www.xing528.com)

1960年起,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地相继举办电视大学。

(2)学校电化教育的发展。1952年,北京师范大学开始在物理系开设“电化教育技术课”。1953年,西北师范学院也建立了电教室,购置了录音机、幻灯机、电影机,进行外语电化教学的实验。1953年起,北京、上海等地的外语院校相继建立了语言实验室。

1958年,北京、上海、南京、沈阳、哈尔滨相继成立电化教育馆,负责推动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开展。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到1965年,我国的电化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电化教育机构逐步建立起来,幻灯机、录音机、电影放映机等电教设备已可大批量生产,电教课程在许多师范学校陆续开设,电化教育手段和方法在许多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得到应用,广播电视大学等社会电化教育也已活跃地开展起来。但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电化教育也未能幸免。省、市电教馆被撤销,电教设备、资料散失殆尽,广播电视教学相继停办,电教工作人员改行。整个电化教育事业处于瘫痪、停滞状态。

3.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

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我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并在以后的二十多年中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1)建立健全了各级电化教育机构。1978年,教育部陆续成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电化教育局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随后,全国各省、地、市、县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各高等院校、中小学建立了电教中心或电教室。

(2)购置电教设备,建设电教设施。从1978年起,我国的高等院校、大部分中小学相继购置了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电教设备,还建起了多功能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室、闭路电视系统等。这些都为学校电化教育的蓬勃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编制、发行电教教材。电教教材是开展电化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电化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电教教材的编制质量,在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教馆和高等学校、各级电教馆在原电教司的组织协调下,成立了电教工作人员和各学科专家相结合的电教教材协作组,与文字教材编审委员会结合在一起,编制配套的音像教材,为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电化教育深入课堂教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在各级电教机构的组织推动下,与学科教师结合所编制的音像教材,在辅助课堂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和欢迎。同时,为了探索电化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高电化教育的质量,许多地方还在中小学有组织地开展了电教实验研究的活动。这些研究大体分为两类:媒体对比实验研究和专题电教研究。通过实验和研究,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电教经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开展电教积极性的发挥,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电化教育广泛深入的发展。

(5)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育。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下设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室,专门从事这一研究。随后,国内一些大专院校相继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1982年,我国各大城市的一些中学理科教师开始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随后,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不同的学科中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1986年,国家教委设立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具体负责指导全国中小学的计算机辅助教育,使中小学的计算机辅助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6)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于1978年,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中央电大、43所省(计划单列市)电大、575所地市级电大、1500多个县级电大组成的远程教育系统,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广播电视教育网络。1986年2月,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卫星电视工作会议,部署各地卫星电视收转网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利用卫星电视培训中小学师资,开展成人教育的计划和方案。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开通了教育卫星电视的专用频道,至今已有3个频道面向全国,建立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全国各地也陆续建立教育电视台和卫星地面接收站。在短短的几年里,全国收看电视课程的中小学教师已超过200万人。

(7)创办一批电化教育刊物。随着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我国电化教育界先后创办了《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中小学电教》《外语电化教学》等,这些刊物的出版为我国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提供了的阵地,对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8)开办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我国在1983年起,先后在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设立教育技术专业。

总之,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1966年以前是以电化教育的概念和形式出现,并得到初步的发展。1978年以后,在学校电化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由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