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06年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主要做法与体会

2006年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主要做法与体会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发展正式党员一名,确立入党积极分子一名。形成了信息中心10人集体中有6名正式党员,两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良好格局,使信息中心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制定了《河南省水利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以规范上网行为。

2006年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主要做法与体会

1.思想教育是信息化业务发展的动力

把加强思想学习教育一直当作促进河南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除积极参加相关政治学习外,经常组织有针对性的各类学习活动。2006年,发展正式党员一名,确立入党积极分子一名。形成了信息中心10人集体中有6名正式党员,两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良好格局,使信息中心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

2.防微杜渐,确保汛期信息畅通

为加强网络管理,强调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了值班制度和机房管理制度,重新明确分工职责。制定了全省防汛计算机网络故障应急预案并上报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汛期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工作的文件。制定了《河南省水利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以规范上网行为。(www.xing528.com)

汛前派技术骨干对全省重点防汛单位的网络机房、设备和网络管理情况逐一进行了巡检,对可能发生的隐患及时进行了处理,从而保证了防汛信息传输通道的畅通。及时解决了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故障,修复了周口大闸、白沙水库、尖岗水库等视频监控系统,对白龟山水库网络进行改造,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3.做好技术支持,服务水利中心工作

河南省水利网站、内部办公业务网和水利电子邮件系统是水利系统电子政务信息发布和交换的主要平台。在做好系统升级与修复、数据备份、病毒查杀、系统补丁等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的同时,加强分管栏目的信息采编,进行用户开户和密码管理。为各厅属单位和市水利局提供内部办公网系统和防汛查询系统的管理维护、技术支持和系统修复。在人员有限的情况,抽调专人对防汛调度中心大楼内各处室的计算机设备进行维护,做到随叫随到,及时解决问题。促进了厅机关计算机和网络的利用率。利用技术优势为各市水利部门提供信息化技术指导,成为各个水利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依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