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教师课堂言语技能,让教育更有深度

提升教师课堂言语技能,让教育更有深度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以课堂言语作为主要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加强言语修养,重视教学言语的教育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发挥教学言语的教育性作用。课堂言语的具体要求包括:一是洪亮有力,圆润自然。所以,教师的有声语言应该是声情并茂的。

提升教师课堂言语技能,让教育更有深度

教师以课堂言语作为主要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语言的准确、清晰、生动、幽默和富有感染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1.科学

科学性指的是教学言语要准确、规范、精练,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语言表达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学言语要符合语法逻辑及修辞的规范,不带语病,不含歧义;第二,教学言语要干净利索,不说废话,杜绝套话、半截子话和空话,杜绝赘语;第三,教学言语要求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第四,教学言语要求推理要富于逻辑性,论述问题要有系统性。

2.教育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质的活动,因此,教学言语当然要具有教育性。教学言语应该深思熟虑,能够给学生的心灵以震撼和启迪的教育性语言,它具有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教师要避免讲粗话、脏话和假话,更不能恶语伤人,不能以讽刺和挖苦性的语言批评学生,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加强言语修养,重视教学言语的教育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发挥教学言语的教育性作用。

3.启发性

教师用语言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跟随教师言语叙述的思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教师一面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一面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寻求答案,获得真知。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不仅仅在于课堂中多提问,它更注重教师语言内在的启发因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生动性(www.xing528.com)

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课时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能维持15~2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以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艺术把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听课上。教学言语的生动性,是指教师以生动的表述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开启智慧,强化记忆。教师的教学言语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生动性,讲课的声调应既平稳又有合乎情理的抑扬顿挫;用词造句既有科学的严肃性,又有优美的文学性;讲课既富有哲理,又有幽默感,富于情趣。为此,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涉猎,还应是一个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的人。

讲课是当着众多学生讲授知识的语言活动。有声语言是讲课必不可少的表达手段,有声语言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讲课的质量。讲课一定要注意声音的质量。课堂言语的具体要求包括:

一是洪亮有力,圆润自然。圆润悦耳的声音能愉悦学生,喑哑、刺耳的声音会刺激学生,教师的嗓音质量会影响讲课的质量。但讲课毕竟不是表演,它应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接近生活。

二是吐字清晰,连贯流畅。讲课不宜有太多的重复,在一般情况下,讲课声音一过即逝,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听明白,容易接受,其有声语言就不但要洪亮,而且还要清晰、自然流畅。因此,讲课强调语流的自然、连贯、流畅,要符合人们的听话习惯。

三是节奏适度,变化有序。讲课有声语言的节奏即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应该是有起伏的。随着讲课者的感情及讲课内容的变化,讲课也有高潮的涨落,节奏起伏也会有所不同。但讲课中的这种节奏对比和表演中的节奏对比有所不同,它较为接近片段状态的口语节奏。

四是感情充沛,身心投入。讲课的有声语言应该包含激情。无论是讲课内容有无感情色彩,教师都应全身心投入,才能去感染学生。所以,教师的有声语言应该是声情并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