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调控的特点及影响《做有根的教育》传统与新课程的区别

课堂调控的特点及影响《做有根的教育》传统与新课程的区别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传统的课堂管理中,教师的授权是根据“师道尊严”“知识所有权”“话语垄断”等获取的,表现在调控方面,主要是权力专擅的禁止、处罚型。新课程调控的平等要求是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策划者。学生自由地提出对教育内容的想法和主张,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建议,配合教师的管理,共同完成课堂调控的任务。对这些明显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过去有些教师往往采取训斥、罚款甚至体罚的消极调控的方式处理。

课堂调控的特点及影响《做有根的教育》传统与新课程的区别

1.调控标的双重性

新课程教学强调的是师生的交往、互动,不仅是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课堂教学目标呈现为双重性:一为课程目标,即教学目标;二为成长性目标,即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和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及发散性等。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也就是说,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成长过程。虽然说成长性的目标难以度量,但仍应在教师的有效调控之中。

2.调控地位的平等性

平等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新课程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都具有平等的人格。这种师生的平等既体现在教学中,也体现在课堂调控中。在传统的课堂管理中,教师的授权是根据“师道尊严”“知识所有权”“话语垄断”等获取的,表现在调控方面,主要是权力专擅的禁止、处罚型。新课程调控的平等要求是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策划者。在调控活动中,把学生当成朋友时,与学生一起学习、对话、交流,教师尊重每位学生的思想、观点和建议,并不断予以启发和指导。学生自由地提出对教育内容的想法和主张,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建议,配合教师的管理,共同完成课堂调控的任务。

3.调控手段的多样性(www.xing528.com)

新课程强调创建一个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课堂,让学生在忘我地投入课堂活动时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要让课堂活起来,就不能囿于教师满堂灌的单向教学活动形式,就是运用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同时,也要采用多种多样的调控手段,以支持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4.调控过程的反复性

课堂调控是一个信息指令发出和执行情况反馈的过程,教师要管理学生课堂行为,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自身的课堂行为。学生接受教师的管理指令进行自我行为调整,并将调整结果的信息反馈给教师,以促使教师做出课堂行为的再调整。但中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行为具有反复性。对同一个课堂行为,很少是一次调控成功,或者是在不同的课时中反复出现,或者是在同一课时中反复出现的情况都是有的,特别是趋于习惯化的负性行为,如上课做小动作、说话等。对这些明显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过去有些教师往往采取训斥、罚款甚至体罚的消极调控的方式处理。新课程是民主、平等的人性化教育,绝对禁止体罚。对这些反复出现的负性行为,教师要注意调控的长期性。在课堂一旦发现学生又出现违纪行为,要耐心地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给他们以暗示,逐渐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