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改革推动教育:陈独秀思想研究

社会改革推动教育:陈独秀思想研究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世纪末,政治、文化等社会层面的改革是与教育层面的革新同步开展的。针对彼时的教育状况,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人士认为,革教育之“旧”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针对当时的教育状况,诸多维新人士强烈贬斥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旧教育”。综上所述,晚清时期动荡的社会现实,促使一批有识之士将目光转向并集中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层面的革新。此种社会现实对于陈独秀思想的冲击力不可小觑,为陈独秀思想的转变提供了大环境。

社会改革推动教育:陈独秀思想研究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对于西学的接受已然由被动变为主动。甲午战争之后的一批译著中,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当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1898年,《天演论》出版,成为中国第一本介绍西方进化论思想的书籍。《天演论》出版后,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一股思想革新的浪潮。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警句,成为社会上的流行话语。此时期的陈独秀亦没有错过这股从西方吹过来的新风,《天演论》的阅读,为后来陈独秀大摇教育革新之旗奠定了基础。“陈独秀早期的进化论思想,是从严复的文章和译著中吸取的,尤其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1]概言之,与政治层面的求“新”相一致,彼时的陈独秀被文化层面的更新之风气熏陶、感染。

19世纪末,政治、文化等社会层面的改革是与教育层面的革新同步开展的。晚清时期,一大批接受新思想的学者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教育在文化宣传、思想传播等方面的作用。康有为曾针对彼时的社会现实指出“天下治之不举,由教学之不修也”,认为社会不安和政权不稳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不当,认为彼时社会的不堪景象与不重视教育关系重大。梁启超“开民智、育人才”的观念所体现的亦是启蒙民众、培育人才的重要作用。借着对教育作用的体会与分析,康有为明确主张“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2],认为革新教育是开创新风气,进而救国救民的关键。与康有为一道,梁启超亦十分重视教育革新对于改变国势的重要作用。在梁启超看来,晚清中国的弱势地位正在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陈旧及落后。“中国之衰弱,由于教之未善。”[3]革新教育被梁启超视作改变国运的重要途径。

重视教育改革是晚清维新人士的共识。针对彼时的教育状况,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人士认为,革教育之“旧”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晚清时期的教育是对几千年来传统旧教育的继承,其中最为“陈旧”者当属以八股考试为取士标准的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制度自隋朝实施,至唐宋达至发展的鼎盛期,宋以后尤其明末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开始逐渐显露,至晚清时期,科举制度大势已去,有识之士废除科举制度的呼声此起彼伏。针对当时的教育状况,诸多维新人士强烈贬斥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旧教育”。康有为认为“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不考地球各国之事”[4],并将割地、赔款、国弱、民贫等都归罪于八股取士制度。梁启超的观点同于康有为,认为革新教育是振兴教育的前提条件,并主张革新教育的首要步骤是废科举。在《论科举》一文中,梁启超指出:“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唯变科举为第一义。”将科举废立视为国家兴衰的根本所在。可以说,废除科举在晚清时期是革新教育的主要体现,围绕着科举废除问题而展开的论证,体现出晚清革新教育的迫切性。(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晚清时期动荡的社会现实,促使一批有识之士将目光转向并集中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层面的革新。在戊戌人士的推动以及维新思想的影响下,晚清时期整个社会呈现出革旧、求新的大态势。此种社会现实对于陈独秀思想的冲击力不可小觑,为陈独秀思想的转变提供了大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