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促进大学生人际吸引的因素有邻近性、相似或互补、外在形象、人格品质、才能等几项(一)邻近性邻近性,是指人与人在时间、空间上的临近性。图8-1促进大学生人际吸引的因素(二)相似或互补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促进大学生人际吸引的因素有邻近性、相似或互补、外在形象、人格品质、才能等几项(图8-1)

(一)邻近性

邻近性,是指人与人在时间、空间上的临近性。心理研究表明,空间距离和人们的交往频率呈正比,两者之间空间距离越近,交往频率就有可能越高,其心理距离也就越近。比如,同寝室的同学之间比不同寝室的同学之间更容易产生友谊

图8-1 促进大学生人际吸引的因素

(二)相似或互补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总是愿意和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如人格特点、价值观、能力、志趣相投或相似。因为有共同的语言,有相同或相似的情绪体验,使彼此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得到互动强化,从而产生共鸣,引发相互吸引。例如,对于大学生而言,共同的爱好让双方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交流起来就更加容易。

另外,当交往双方在某些方面形成互补时,也会增加彼此的人际吸引。作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补偿性因素主要涵盖了需要的互补、人格特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其中,需要的互补是将人际交往联系在一起的最强有力的纽带,由需要的互补而产生的人际吸引是现实社会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模式。

阅读卡片

关于人际吸引的相似与互补

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 信念和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

2. 兴趣和爱好等方面的相似。

3. 社会背景和地位的相似。

4. 年龄和经验的相似。(www.xing528.com)

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以下三种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

1. 需要的互补。

2. 社会角色和职业的互补。

3. 某些人格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

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和人格特征等都成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

(三)外在形象

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外在形象则是第一印象的窗口。外在形象包括一个人的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精神风貌等,他们在人际交往的初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男性的身高,女性的外貌等。因此好的外在形象容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开端。

不过,随着彼此交往的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也更多,外在形象的影响就会变得越来越弱,而人品、能力等内在因素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四)人格品质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倾向性、人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品质,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在大学里,豁达、热情、真诚、幽默、宽容的学生更容易赢得好感。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做了一项关于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调查。他首先选取大学生作为被试,其次选取500多个形容词作为测量工具,通过让大学生按照喜欢的程度将这些形容词进行排序。结果显示:诚实、真诚、忠诚、真实、理解、可信是影响人际吸引的最为关键的六种品质。

(五)才能

大学生往往乐意与能力强、有才能的人交朋友。比如大多数学生喜欢和品学兼优的学生交朋友,有某种特长的大学生也更具吸引力。

社会心理学家阿龙森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演讲会上,有4位选手,两位才能出众,而且几乎不相上下,另两位才能平庸。才能出众的选手中有一位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饮料,而才能平庸的选手中也有一位打翻了饮料。实验结果表明:才能出众而犯过小错误的人最受欢迎,才能平庸而犯同样错误的人最缺乏吸引力。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更真实,也使他的吸引力更增加一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