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石矶:江淮热土的民俗与旅游

采石矶:江淮热土的民俗与旅游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石矶在马鞍山市甫5公里的长江东岸。“采石矶”之名始见六朝《异苑》“温娇燃犀”的故事。在三矶中,采石矶以其山水之险、风物之秀独领风骚。采石矶又是大江南北重要的古渡口。由于海岸线的变化,采石矶又有了“潮到燃犀亭下回”、“牛渚春涛”等胜景奇观。蛾眉亭在采石矶绝壁上,唐时即有此亭。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一个云游僧路过采石矶,看中此洞,遂在此供起了天、地、水三元神位,“三元洞”由此得名。

采石矶:江淮热土的民俗与旅游

采石矶在马鞍山市甫5公里的长江东岸。“采石矶”之名始见六朝《异苑》“温娇燃犀”的故事。自古以来,以其巍峨雄峙大江之流,与城陵矾、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在三矶中,采石矶以其山水之险、风物之秀独领风骚。

采石矾壁立江流,以险被称为江中“巨鳌”,其南面与东、西梁山鼎足,北与金陵三山矾一水相牵,西与和州横江古渡隔江相对,人称“左天门,右牛诸,铁瓮直其东,石头枕其北”,处于长江水道的咽喉之地。采石矶又是大江南北重要的古渡口。与武昌、宣化、爪洲同称锁钥东南、江山易主的军事要地。自东汉以来,孙策破刘繇、司马氏灭吴、苏峻叛乱取建康、韩擒虎伐陈、黄巢义军北渡、赵匡胤攻南唐、虞允文战金兵朱元璋占太平、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无不在采石展开惊心动魄的渡江战事。然而,采石山水又非常的秀丽,山被称为碧山,水为“碧水”,自古以来又是寻幽探胜、领略江山美景的地方。特别是李白“长来采石江边眠”之后,历代文人均在此留下了妙语华章。每年清明,采石绿荫覆盖,四面环水如带,故采石又称“翠螺山”。由于海岸线的变化,采石矶又有了“潮到燃犀亭下回”、“牛渚春涛”等胜景奇观。

一位名人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国中园林甚多,而借青山,借绝壁,借大江,借文化造园者,独采石矶矣!”彩石矶的景点有太白楼、李白衣冠冢、燃犀亭、三元洞、赤乌井、广济寺、横江馆、翠螺轩、醉月斋等。

蛾眉亭在采石矶绝壁上,唐时即有此亭。北宋科学家沈括在他的诗中对这里的景色描写道:“双峰秀出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终日合颦绿底事?只因长对望夫山。”说的是东西梁山像终日微笑的淑女,遥望采石北边的望夫山。也有人在蛾眉亭山得到的是另一番感受:“女蜗炼石乾坤宝,为镇长江立两鳌。”一是“两眉”,一是“两鳌”,千百年来,蛾眉亭集秀美与壮观于一身。(www.xing528.com)

江天一览”燃犀亭,此亭得名大有来历。东晋时,江州刺史温峤受命为骠骑将军,赶往建康讨伐苏竣叛乱。平叛后温返回牛诸矶渡江,夜里听到矶岩下有音乐声从水中传出。温峤大惊,命人点燃犀牛角照寻,顿时江水清澈见底,风停浪息,但见水中人奇形异态,或乘车马或穿红衣。这天晚上温峤梦中有人恶声责问:“你我幽明相隔,路途不通,为何燃犀相副?”北宋真宗听了这个神话,在矾下三元洞设下“中元水府”以供奉江神。燃犀亭在临江绝壁之上,遥对在门山,俯视大江,到此一观,顿生江天无垠之慨。“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这首诗的意境即取于此。

三元洞是一天然石洞,古代神话中说:长江水府有三个,马当为上水府,金山为下水府,采石是中水府。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一个云游僧路过采石矶,看中此洞,遂在此供起了天、地、水三元神位,“三元洞”由此得名。三元洞民间又叫三官洞,说有一年湖南三秀才赴京会考,经采石遇狂风暴雨,被神仙搭救,后来都金榜题名当了官。三元洞嵌于崖壁之间,下落无地,如莲花自水而出,水拍洞边悬崖,雪浪滔滔,不尽长江就在游人脚下。三元洞妙分两层,洞内有洞。下层有神龛,供平江王神像。临江有窗,隔窗可望天水一色。石壁东有一小洞,题额“龙宫”,下通长江。上层洞明亮宽敞,是游人品茗咀嚼采石茶干的地方。居此凭眺江山,烟波浩渺,白帆点点,江风敞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