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师范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

我国师范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以学科教学为主,班主任培养教学以实习为辅,重视学科教学,忽视班主任教育实践。

我国师范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

1.有关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课程的匮乏

当前高师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导致缺乏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课程。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侧重于培养学科教师,而不是教育者。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结构偏向以专业知识、学科课堂教学为主,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教育实践训练比之专业课程,显得十分匮乏。据笔者了解,许多高师有关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学习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的公共教育学课程。一个学期每周3课时的教育学课程,也只能让学生浮光掠影地了解一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获得一点皮毛知识,这点些微的知识概念对于学生而言也只是背诵记忆以获得考试分数和学分的作用。教育学尚且如此,那么作为教育学课程的一个章节的班主任工作,其课时更是少之又少。师范生不可能从几节课里便能学到班级教育管理的理论知识,更不可能建构起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形成自己的教育行为模式。有部分高师认识到班主任培养的重要性,开设了一些学校管理或班级管理的选修课,以弥补公共教育学在班主任知识学习方面的不足,但是这些零星的课程并不能形成知识系统,对师范生班主任临床教育能力的形成帮助甚微。

2.班主任专业化的实践课程的不完善(www.xing528.com)

众所周知,教育实践是师范生获得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形成教育信念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成为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对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以美国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提升教师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成效,并通过推行“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PDS)、“城市教师驻校计划”(Urban Teacher Residencies)等教育实习改革项目,力求培养高效教师[1]。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以学科教学为主,班主任培养教学以实习为辅,重视学科教学,忽视班主任教育实践。学科教学实习或见习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比如听课、写备课教案、上课、评课等实习环节。但是,班主任教育实习缺乏规范,实习或见习的目标不明确,缺乏具体的实习内容和可操作性的实习环节,导致班主任实习被简单地理解为“看自习课”,实习结束以后,师范生对班级教育和管理缺乏亲身体验和感知,依然处于盲目无知的状态。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的随机和随意性,导致班主任实习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师范生在实习中遇到怎样的班主任指导老师是一种随机事件,如果遇到优秀的班主任指导教师,且教师又愿意将自己的临床教育经验分享给实习生,帮助实习生理性地看待遇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事件,则对师范生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反之,如果遇到充满负能量的指导教师,教师秉持不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问题和对待学生,却有所谓的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这样的错误示范,不仅让师范生不能学到班级教育管理的经验,甚至可能会让他们对曾经学到的教育信念产生置疑,从而对其教育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