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剩余定理:解开同余式组

中国剩余定理:解开同余式组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剩余定理”不仅完美地解决了“孙子问题”,而且提供了解决像开头提到的“韩信点兵”之类“剩余”问题的一般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其中本质的算法结构,为一次同余式组求解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可谓数学的一大发现。此式称作同余式。

中国剩余定理:解开同余式组

中国古代有一位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的将领,名叫韩信。他辅佐刘邦,亡秦灭楚,完成西汉统一大业。有一道数学古题叫“韩信点兵”,便是借韩信的聪明才智出了一道难题。每当部队集合时,他只要求士兵1——3,1——5,1——7报数后,报告一下各次最后一个士兵的号数,便可知道部队出操人数和缺额。韩信点兵的奥秘在哪里?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什么?

孙子问题的由来

类似“韩信点兵”这样的问题,在中国古代数学书中屡见不鲜。最早的记载是我国古代“算经十书”之一的《孙子算经》。

孙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之一,他姓孙,大家都尊称他为孙子,其生平事迹不详,但他与《孙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末期的军事家孙武不是一人。

《孙子算经》一书,大约成书于公元1至3世纪。书中有不少有趣的题目,其第26题是: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这便是世界闻名的“孙子问题”。用现在的话说,这一问题就是: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适合这些条件的最小数。

如果用现代代数方法来解,可设物品总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其中h、m、n均为非负整数。

求适合条件的最小自然数x。

孙子问题颇有猜谜的趣味,解法也很巧妙,古代还有不少有趣的别名,如“鬼谷算”、“秦王暗点兵”、“隔墙算”等。

孙子问题的解法

孙子在他的《孙子算经》中给出这一问题的解法。由于当时代数学还未产生,没有用字母来代替数,其解法让人难以弄懂。到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在其名著《算法统宗》一书中用一首诗歌概括了这种解法:(www.xing528.com)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种解法的大意是说,拿用3除所得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上21,再加上用7除所得余数乘上15,结果如果比105多,便减去105的倍数,所得到的就是所求的数。列成算式就是:70×2+21×3+15×2-2×105=23。

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原来,70是5和7的公倍数,而且被3除余1,所以2×70被3除就余2,并且能被5和7整除;21是3和7的公倍数,被5除余1,所以3×21被5除就余3,且能被3和7整除;15是3和5的公倍数,被7除余1,所以2×15被7除就余2,且能被3和5整除。因此,2×70+3×21+2×15=233满足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而3×5×7=105,即105是3、5、7的最小公倍数,从233中减去105的倍数,自然不会影响所求数被3、5、7除所得的余数了。

南宋时期,出生于四川安岳的大数学家秦九韶,深入研究了“孙子问题”及其解法后,才从理论上给出了说明,定名为“大衍求一术”。在“大衍求一术”中,秦九韶给出了解类似“孙子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完善了孙子开创的一次同余式组求解的方法和理论。“大衍求一术”写进了他的巨著《数书九章》之中。这部著作成书于1247年,内容丰富,精湛绝伦,特别是“大衍求一术”和高次方程的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欧洲人命名的“中国剩余定理”

与“孙子问题”及“大衍求一术”相类似的问题在世界许多国家都陆续出现过,例如印度出现过“粉碎法”;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讨论一次同余问题,但没能给出一般解法。瑞士数学家欧拉和德国数学家高斯分别在1743年和1801年研究求解一次同余式,才获得与我国“大衍求一术”相同的结果。

1852年“大衍求一术”传入欧洲,人们发现“大衍求一术”和高斯的定理是一致的,而中国人的研究早了1000多年,于是欧洲人就将求解一次同余式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或“孙子定理”。德国数学家康托称:发现大衍求一术的人是“最幸运的天才”。美国科学史家萨顿称赞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中国剩余定理”不仅完美地解决了“孙子问题”,而且提供了解决像开头提到的“韩信点兵”之类“剩余”问题的一般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其中本质的算法结构,为一次同余式组求解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可谓数学的一大发现。

所谓同余,是这样一个数学概念:若整数a、b同除以自然数m,所得的余数相同,就称a与b对于模m同余,记作a≡b(mod m)。此式称作同余式。同余式有许多性质,它是研究整除性等数论问题的重要工具。而一次同余式组又是现代数论的一个分支——不定分析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按照孙子发现的这套算法模式,任何一次同余式组问题都可以按步就班地获得解答,由此可见这一发现的重大意义。

“中国剩余定理”不仅在古代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解法的数学原理在近代数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设计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