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村落空间与行为相似村落历史

传统村落空间与行为相似村落历史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1朱洼村和张店村演化历史阶段前村落阶段:两村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村落的最初阶段,自然条件对村落有显著的影响,这从两村以自然特征为命名方式就可以看出。自然条件的不同,无疑会对村落的后续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可见作为外来移民的朱姓、张姓移民经过努力,分别占据了村落的主导位置。表1.2朱洼村和张店村原有老寨寨墙情况表第四阶段,解放初期至新农村建设期,郏县于1948年解放。

传统村落空间与行为相似村落历史

朱洼村和张店村都经历了几百年的漫长发展期,但是归纳起来,村落形态的剧烈变化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前村落时期、明清移民兴村时期、建寨后由盛而衰时期、解放后村落扩张阶段和2010年以来的新农村建设这五个阶段(表1.1)。

表1.1 朱洼村和张店村演化历史阶段

前村落阶段:两村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村落的最初阶段,自然条件对村落有显著的影响,这从两村以自然特征为命名方式就可以看出。朱洼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水田村”,张店在元朝之前叫“沈圪垱”,附近还有一个小村司马庄。相比而言,两村的选址和自然条件有所不同,朱洼选在低洼近河流之地,而张店原本就靠山,属地势起伏之地。自然条件的不同,无疑会对村落的后续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

第二个阶段,由于宋代后期至元代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口剧减,明朝初年政府采取以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政策,这些移民来自太原府、平阳府和潞、泽、辽、沁、汾五洲(即以今太原、平阳、临汾、晋城、长治为移民的集散中心,被迁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当地以洪武朝迁来的最多,其次为永乐朝。

在此历史背景下,山西的移民对村落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原有村落的社会经济格局发生改变。张店村张姓始祖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来,开始以经商为业,隆庆年间(1567—1572)张氏后裔张乐舜成为九门提督,后来明清两朝陆续有张氏子弟在京做官,张姓因而较为发达。朱洼村原来是张姓较为煊赫,但朱姓祖先从山西迁来后以织竹篾为业,发达成为村里的富户。可见作为外来移民的朱姓、张姓移民经过努力,分别占据了村落的主导位置。但两村之间却略有差别,张店始祖较朱洼朱姓始祖早大约200年,张姓以在朝中做官而族兴,而且合并了周边的小村司马庄,规模和经济总量应该比朱洼村略大。

第三阶段,清代顺治年间至解放初期,由于受到捻军的惊扰,两村几乎同时建立起寨墙,采用同样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但张店村的寨门有5个,朱洼村只有3个,张店寨内的面积几乎是朱洼的3倍,显然张店的规模大于朱洼,其对外交流联系的程度也要大于朱洼(表1.2)。同时两村的产业也出现不同,朱洼村经营垄断盐业短期积累了大量财富,而张店村则以商业贸易为主。这一时期随着寨墙建立作为标志,两村均进入成熟期。直至民国时期,朱洼村的盐业垄断不再,张店村由于交通条件的变化不再作为商业要道,两村均陷入衰落,经济上都以农业为主。同时随着英美烟草公司在邻近的襄县收购烟叶,该地区开始种植烟叶,两村均以烟叶为主导产业,张店与朱洼一度成为该县较为贫穷的地区。由此可以看出,两村在成熟期虽然存在规模上的差异,但却同样经历了经济上由盛而衰的过程。(www.xing528.com)

表1.2 朱洼村和张店村原有老寨寨墙情况表

第四阶段,解放初期至新农村建设期,郏县于1948年解放。张店村的寨墙毁于1947年,而朱洼的寨墙由于偶然原因保存下来了;张店村经历水患后原有房屋倒塌很多,而朱洼村却侥幸保存下来大批古建筑的原貌。1970年代后随着人口的发展,两村的面积都面临扩张,这时,张店选择了原地集中扩张的方式,而朱洼却选择了分散新建的方式,这也许与寨墙的保存有关,但却成为两村目前重要的区别。进入2000年之后,临沣寨首先作为文物博物馆式保护起来,而由于周边矿业的发展经济较为发达,张店村的文化保护更多的是自然保护。这一阶段两村的整体形态发生重大变化,两村的总体布局形态区别加大,经济差距也拉大了。

第五阶段,2008年以来两村都在老寨外建设了新农村区域,区域内的住宅模式基本相同,但是这一区域与老村的关系却有所不同,这将更加巨大地影响着两村的未来发展。

由以上分析可知,朱洼村和张店村两村早期的发展历程十分相似,共同经历了移民兴村、建寨、由盛而衰的过程。特别是近代以来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再到1970年代,都曾经以烟叶为主导产业,当地都经历了兵灾水患,经济都曾十分凋敝,又处于同一政策区域,两村具有基本相同的地域文化、政策、历史经历和村寨形态,但解放后土改以来却逐渐出现了显著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