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道至上,鬼神无伤-齐善鸿讲道德经摘要

大道至上,鬼神无伤-齐善鸿讲道德经摘要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之道也不会伤害人。至于在后面所讲到的鬼神和圣人的问题,实际上是说了两个不同的维度:客观大道和个人意念。皈依了大道,鬼神不伤人。老子说的这个问题就是,以道治天下,就是鬼神之上的功夫。可现实中的人,要么觉得自己很厉害,要么自己不行了再去求鬼神或者圣人,就是不愿意或者不明白要去学道修道悟道,这才是鬼神之上的功夫。

大道至上,鬼神无伤-齐善鸿讲道德经摘要

现实中的人们,贫穷的时候要奋斗,富裕了又开始瞎折腾,搞来搞去,喜忧参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谁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呢?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对人生的变化无常也会生出很多困惑。于是,或多或少都有点敬神怕鬼的感觉,可这鬼神又在何处呢?

人们感觉中那种莫名其妙的力量到底是鬼神呢,还是什么别的力量?

【经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释意】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

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是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之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就可以让人民享受道德恩泽了。

【核心要义】

鬼神之上。

在这一章中,老子使用了与上一章相似的表述方式,也就是先提出一个总的主题,然后以道为始,解释了“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两不相伤”的道理,最终就会是“德交归焉”。

本章开始,老子提出了千古流传的一个名句:“治大国,若烹小鲜。”用烹小鲜来形容治大国的原则,其比喻可谓巧妙。“治”与“烹”相对,“大国”与“小鲜”相对。实际上,治国就是治人心,但人心又是变化不定的,既容易被激发,也容易被挫伤。当然,老子所强调的重点,是警告治国的人,不要总是使用个人的意志,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有个想法就折腾一通,知民心,顺民意,少干预,人们就会自动形成一种秩序。这就是以道治理天下的准则与模式。

至于在后面所讲到的鬼神和圣人的问题,实际上是说了两个不同的维度:客观大道和个人意念。相对于大道而言,个人的意念就是鬼念头。对于众多人来说,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个人自我的鬼念头与外部客观大道和规律连续不断地对抗。悟道的人,就是消除了自己的鬼念头、与客观大道不再对抗的人。顺应了大道,既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圣人就是悟了道的人,自然不会伤害人。当然,没有悟道的人,用无道的思维去理解圣人的思想,就会把圣人的思想教条化或者片面化地理解,就会打着圣人的旗号去伤害别人和自己。

在本章中,老子阐释了人生中的一些敏感话题

第一,心中有鬼,必然闹鬼。生命如同一间屋子,离开了正道,脱离了本源,就会被兽性魔性居住。若是坚守正道,正道在身,正道在心,正道在命,正道即是人的本性。(www.xing528.com)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疑神疑鬼”,历史上还有个典故叫“疑邻盗斧”。所以,平时我们所说的鬼,实际上都是自己的心念,众念也不过是个“大鬼”而已。一般情况下,鬼都是疑心所生,心念作祟。人心的三个基本规律是:第一个规律,这个世界是客观的,但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的主观所决定的;第二个规律,不同的人心状态会有不同的世界;第三个规律,这个世界上的人,心理的状态都是不同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些就是人和人之间出现很多麻烦的根本原因,也是理解人、懂得人、体谅人、宽容人等品质显得很珍贵的原因。

第二,人大鬼也大,大鬼最可怕。能干的人,往往主观上就很强大。当官当大了的人,官气往往也会很重。老子专门警告治国理政的人,手中握有重权更要像烹小鲜那样小心翼翼,不要肆意妄为,不要瞎折腾,否则就会给国家带来混乱。在现实社会中,有这样几种类型的人往往主观性比较强:一是人生经历多的人,二是经验丰富的人,三是知识多的人,四是做事成功的人,五是位高权重的人,六是财大气粗的人,七是个性比较固执的人。这七类人往往主观性比较强,也就是与客观大道的对抗性比较强,心中的“鬼”比较大。掌握权力的人要注意的是,领导力不在于表现个人的优秀,而是如何选拔优秀、造就优秀的问题。一个领导者若是总在表现自己的优秀,就说明他还没有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化与升级。

所以,领导者要做修道的领头人,要把不断增加和不断膨胀的自我主观性消除,如此才能接近大道。人间这方面的高人,往往就是经验越多,越知道约束自己,越懂得去听取别人的意见;地位越高,对下面的人越是亲和;越是富有,个人生活越是低调和节俭;别人越是尊敬和赞美,他就越是谦卑和谦虚。这些就是一个人战胜自我、让主观接近客观大道的行为。

第三,人是道化,鬼是人造。皈依了大道,鬼神不伤人。人是天地大道之子,生命中就自带着高贵的道性。只有忘记了生命这个道性本质的人,才会去装神弄鬼。

在现实中,能干的人会自我膨胀,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又会疑神疑鬼,或者求神驱鬼或者相信那些装神弄鬼的人,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并不复杂,也是明摆着的,这就是: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又有几个人是把学道修道作为自己的身份的呢?有几个人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与无限的客观真理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呢?有多少人在人生中遇到挫折之后会想着回来反思自己的主观模式、改变或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呢?即使是想到了这一点,又有几个人真正愿意弱化自我,将自己的心智修成空灵的状态来对接客观规律呢?当然,真正的修行者就能够做到。我们现实中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借鉴了西方的所谓科学教育模式,而中国文化历史上最悠久的教育模式——修行模式、师徒模式、哲学模式、智慧模式等,却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反思和改变的。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教育模式的特色与优越性所在。

学了《道德经》我们就知道,人和万物都是大道造化的产物,大道没有造化鬼神,鬼神都是人心造出来的,都是因为人心离开了大道,所以才会疑神疑鬼。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让自己的心皈依正道,正道才是人心的居所,正道才是人心的主人。正道就是纯心的利他。忘记了这一点,私念一动,人心就生鬼,就会变得六神无主,就会神不守舍。若是不知道在此时要皈依大道,不知道要把自己的心领回到大道之家中,反而去求神驱鬼,那就是糊涂了。

总结起来,本章中的老子思想可以用下面这个问题来表述。

老子说的这个问题就是,以道治天下,就是鬼神之上的功夫。可现实中的人,要么觉得自己很厉害,要么自己不行了再去求鬼神或者圣人,就是不愿意或者不明白要去学道修道悟道,这才是鬼神之上的功夫。世间厉害的人,一定是很有信心地向着让自己露出原形的方向和高度前进!那么不学道悟道不修行的人,去求鬼神也只是自我戏弄的老把戏!唯有早点想明白,皈依大道,好好修行,才能修成神一样的功夫!

【悟道箴言】

人间一切,以道为本。

悟道之要,节制自我。

自我迷失,必生心鬼。

回归道性,莫求鬼神。

主观归道,天人合一

与道同在,如神在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