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中西文化差异视角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中西文化差异视角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面第五章所述,中国传统音乐的织体、结构、调式、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而古琴音乐是符合并能够满足中国人这一审美需求的。[5]例如,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简单、清淡、从容的音乐基调就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的演绎,既得到中国人的喜欢,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中西文化差异视角

如前面第五章所述,中国传统音乐的织体、结构、调式、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而古琴音乐是符合并能够满足中国人这一审美需求的。尽管在传承下来的琴曲中,由于受古代古琴美学思想的束缚,大多显得静、淡、虚,音乐形式比较单一。但若在不改变其基本品格的前提下,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也是能够创作出优美流畅、形式更加丰富的古琴音乐,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更何况“清、微、淡、远”的审美情调,本身就具备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华丽宏大、变化太多的音响虽也能取悦于人,但这种眩人耳听的音乐往往只能造成浅表层次的美感,难以感动人的内在心灵,无法使敏感精巧的灵魂产生回应。而琴乐艺术追求的是简易传神,以清静平和的至简音响表达一种至大含蕴的深层次美感,是一种更高生命体验的审美境界。从音乐心理学原理中,也可进一步证明这种审美观科学性:按人的通常听觉经验,过于雕缋复杂的音乐,使人在忙于感官捕捉时,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用心领悟和联想主体性。反之,较为简易单纯的乐响,却往往因给人留下更大的体悟空间,触动人最深沉的心灵,使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4]

当然,时代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亦变。特别是在当今这日新月异、多元开放的年代,传统审美心理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民族审美心理中,“审美意识作为‘高高悬浮在空中’的上层建筑,它并不随着经济基础变革而马上变更,以致泯灭,而是活跃于意识的表层,又沉降在集体无意识的深处,作为一种‘遗传密码’和‘文化基因’储存在民族的记忆之中,于历史长河的悠悠岁月中以稳态的方式世代相传,绵延不断。”[5]例如,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简单、清淡、从容的音乐基调就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的演绎,既得到中国人的喜欢,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可见,“激活”人们的传统音乐审美心理,将传统音乐审美心理适当加以扬弃,将古琴音乐与时代相融,与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相融,那么人们是很有可能会重新喜欢古琴音乐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