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视角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视角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古》是上海音乐学院著名教授林华先生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创作的一首钢琴曲,是他钢琴套曲《二十四诗品曲解集注》中的第五首。林华受这部诗论的启发创作了钢琴套曲《二十四诗品曲解集注》,将二十四首古诗与二十四首钢琴作品一一对应,用复调织体的形式来表达传统的诗歌语言,用不同的音乐语言展现每一种诗的不同风格,不仅使这部作品具有浓郁的古琴韵味,也将文学性、审美性和哲学性等方面达到高度的统一。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视角

《高古》是上海音乐学院著名教授林华先生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创作的一首钢琴曲,是他钢琴套曲《二十四诗品曲解集注》中的第五首。其时正是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文化也被全面推向市场,中国钢琴音乐也在追求更为新鲜刺激的音响效果,因而创作出来的现代钢琴音乐带有离调、复杂多变的和声等,作曲家们都融入现代音乐创作技巧,促进钢琴音乐与民族音乐进一步地融合发展。

《二十四诗品》本是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一说李嗣真)的一部关于探讨诗歌创作与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不朽之作。作者将诗歌归类为二十四种风格,并用二十首四言十二句诗歌对每种不同的风格进行评述,不仅形象地概括和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林华受这部诗论的启发创作了钢琴套曲《二十四诗品曲解集注》,将二十四首古诗与二十四首钢琴作品一一对应,用复调织体的形式来表达传统的诗歌语言,用不同的音乐语言展现每一种诗的不同风格,不仅使这部作品具有浓郁的古琴韵味,也将文学性、审美性和哲学性等方面达到高度的统一。(www.xing528.com)

《高古》采用西方固定低音变奏的帕萨卡利亚体裁形式写成,其曲式结构包括主题和六次固定低音的变奏,每一个变奏将原诗歌的每一句作为为标题,并根据诗意赋予每一个变奏不同的主题思想,即:畸人乘真,手把芙蓉(变奏一);泛彼浩劫,然空踪(变奏二);月出东斗,好风相送(变奏三);太华夜碧,人闻清钟(变奏四);虚伫神素,脱然畦封(变奏五);最后一个变奏作曲家作了一个总结,整首作品音响效果别具一格,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司空图超然脱俗的高雅品行。全曲采用十二音列现代作曲技法写成,以五个不同宫音的五声音阶交错进行,这个原形中产生了五声音列,而全曲的六个变奏皆是围绕五声音列,根据调性、旋律的变化而展开。[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