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史-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古琴与钢琴的发展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史-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古琴与钢琴的发展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709年克里斯托福里制作的第一架钢琴到现在,钢琴的发展刚刚走完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钢琴并不是诞生在古钢琴势微之时,而是在古钢琴盛行的同时应运而生的。虽然只是次序的改变,却明显已感受到这两种琴在地位上的变化。从贝多芬的创作历程就可看到,钢琴的进步与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之间的关系紧密。

古琴与钢琴的发展史-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古琴与钢琴的发展

从1709年克里斯托福里制作的第一架钢琴到现在,钢琴的发展刚刚走完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钢琴并不是诞生在古钢琴势微之时,而是在古钢琴盛行的同时应运而生的。在最初的百年中它并没有取代古钢琴,而是同古钢琴共享音乐舞台近一个世纪。由于刚刚问世的钢琴性能还不完善,音质较粗糙,音量与音域也还未超过羽管键琴,所以它一开始并未取得键盘乐器中的主导地位,而是与羽管键琴和楔槌键琴并存了数十年。这一时期被誉为“音乐之父”的德国音乐家巴赫(1685-1750),为早期钢琴的改进也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即使到了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也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创作的初期阶段,此时的音乐大多是宫廷音乐、教会音乐等,对乐器音色和音量上的要求并不高,因而许多作曲家在其所写的键盘音乐中仍然并没有规定用哪种琴。不仅海顿的大量奏鸣曲以及莫扎特的早期奏鸣曲可以在羽管键琴上弹奏,就连贝多芬青年时代的钢琴奏鸣曲,也是如此。18世纪的键盘演奏家一般都同时会演奏楔槌键琴、羽管键琴、钢琴、管风琴等好几种乐器,大多能掌握各种乐器的特点。另外,当时的作曲家在创作时更注重乐思的展开和乐曲的结构,对声音色彩的要求不如后世音乐家那么精细,所以在乐器的使用上也不作严格限定。但贝多芬中后期,这种情况已悄悄发生改变,据记载,在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到第十首为止,在乐谱上都标着“为羽管键琴或钢琴而作”,但从第十一首到第十四首,乐谱上所标的已经是“为钢琴或羽管键琴而作”了,比如《月光》奏鸣曲(第14首)就标着“为钢琴或羽管键琴而作”的字样。虽然只是次序的改变,却明显已感受到这两种琴在地位上的变化。[13]

从莫扎特晚期到19世纪浪漫派时期,经过近百年的较量,钢琴终于迎来了它的盛世,古钢琴逐渐退居下风。钢琴之所以能够取代古钢琴,与当时钢琴制作业的繁荣发展是分不开的。制作师们不断地进行改革,使之不断完善,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从贝多芬的创作历程就可看到,钢琴的进步与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之间的关系紧密。据说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使用过五台以上的钢琴。最初所用的琴,无论在其音域、音色上都较欠缺,因而贝多芬创作初期的钢琴奏鸣曲在音乐的表现力上大大低于以后所做的奏鸣曲。到贝多芬的晚年,随着钢琴性能的越来越进步,音域更广、音量也更大了。他充分发挥钢琴的各种优越性能,谱写了大量既能表现演奏技巧又有思想内容的钢琴音乐。贝多芬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这一切与钢琴的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钢琴虽受到电子琴、自动钢琴等乐器的挑战,但都无一能撼动钢琴的“霸主”地位。到如今,钢琴已走向世界每一个角落,人们常将一个城市的钢琴数量与汽车数量相比,甚至以此来衡量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和文明程度。(www.xing528.com)

回顾西方键盘乐器与钢琴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音响审美上的追求:一是对声音色彩变化的追求,表现在对管风琴、羽管键琴和电子琴变音音栓的增加上;二是对音量的追求。同时,除了对音色音量的追求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在影响着键盘乐器的沿革,那就是乐器与演奏者之间的关系。凡是在加了音栓或变音器等机械操纵声音变化的乐器面前,演奏者显得比较被动;而在需依靠指触作声音变化的乐器上,演奏者的主动性比较强,也就是自我表现的余地较大。演奏者有一种强烈的要求,即对自身主体性的强调。也就是说,人生来具有内心表现的欲望。有一种进行创造内驱力,因为人在创造中看到了自我的本质力量。演奏者并不甘于受到乐器的现成制约,而是把乐器作为表现自我情感的媒介。爱因斯坦曾说过:“现实世界只有一个,想象力却可以创造千百个世界。”钢琴能够在钢琴家想象力的驾驭下,创造出变幻无穷的音色,创造千百种音响效果,这也是钢琴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